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
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封面图

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

江帆,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将生态人类学的理论引入民俗文化研究, 以生态学的视角,从民族生境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访谈,掌握了大量的民俗素材,对满族共同体与族群生态文化、满族民俗建构的生态性本原、满族的认识与象征等作了全面的研究。

作者介绍:

江帆,1952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现任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教授,民俗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满族说部研究”课题负责人。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民俗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东北区域民族与文化、民俗生态与生态民

书籍目录:

绪论 生态人类学的视野与民族生境的概念第一章 满族共同体与族群原生文化 一、满族共同体的孕育与形成 二、满族生境与族群原生文化第二章 满族民俗建构的生态性本原 一、满族民俗建构的生态定位 二、满族民俗建构的生态特征 三、满族民俗建构的生态理性第三章 满族的认知与象征系统 一、满族认知系统的生态维度 二、满族符号系统的生态意蕴 三、从生态指符到象征意符的意义转换第四章 满族的民间信仰与精神世界构筑 一、萨满教信仰的生态维度 二、满族民间信仰的野性思维与生命张力

绪论 生态人类学的视野与民族生境的概念第一章 满族共同体与族群原生文化 一、满族共同体的孕育与形成 二、满族生境与族群原生文化第二章 满族民俗建构的生态性本原 一、满族民俗建构的生态定位 二、满族民俗建构的生态特征 三、满族民俗建构的生态理性第三章 满族的认知与象征系统 一、满族认知系统的生态维度 二、满族符号系统的生态意蕴 三、从生态指符到象征意符的意义转换第四章 满族的民间信仰与精神世界构筑 一、萨满教信仰的生态维度 二、满族民间信仰的野性思维与生命张力 三、满族的精神世界构筑第五章 满族的口承叙事与社会记忆 一、生境“语义场”与满族口承叙事 二、满族说部:族群兴误史的民间书写 三、社会记忆:族群认同的凝聚质素第六章 满族民俗功能系统的多维审视 一、作为生活知识的民俗  二、作为日用技术的民俗 三、作为生存智慧的民俗第七章 满族的文化适应与文化变迁 一、自然生境的改变与生计方式的调整 二、社会生境的变迁与族群文化的整合 三、现代化的冲击与传统的延续和再造结语 现代化进程中的满族民俗价值观重构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打破了学科疆界,整合了民俗学、人类学、生态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相关论与方法,对满族民俗文化及民族生态进行参审视与深入研究。以一种不同以往的学术视:对满族民俗的建构与族群所处生境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剖析与反思,赋予了满族文化研寅块学术“热土”以新的耕耘意义。  由于所处生境的差异与资源利用的不叵式,东北满族聚焦于不同的发展重点,在其支建构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式与发展道路。些文化形式与发展道路,都曾被历史证明是“合宜”和有效的。满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存策略,是满族民众立足于特定的族群生境而创造的支财富,积淀着历代满族民众的知识经验与生存慧。在迈向现代化的今天。有必要充分发掘其蕴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因子。使之成为满族民在新时代进行文化创造的源泉,以寻求民族文在现代化背景下的延续和发展。  本书的显著特征在于以一种面向未来的襟,从满族的特定生境出发,对满族民俗文化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与评估。揭示了满族社“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意义,并将这一思考拓深对满族根性文化的理解以及民众的生存关怀这根本性主题。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教育部“十五”“211”工程辽宁大学“东北边疆与民族”子项目丛书
9787500457251
《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6.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82.1 的主题关于 满族-民族文化-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