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曼作品集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巴赫曼作品集

(奥) 巴赫曼,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26.0

书籍简介:

本书收入奥地利二十世纪著名作家英格博格·巴赫曼的代表作,包括其诗歌、中短篇小说、广播剧和杂文等。

书籍目录:

>>> 《今日美国》2006年度好书 :不存在的女儿"诗歌

欧凡译

在墙后

对夜晚的倾诉

凋落吧,我心

黯淡的言辞

沉重的运载

被缓期的日子

信息

赞美诗

游戏已终局

大熊星的召唤

我的乌儿

新地

雾的土地

告诉我,爱情!

广告一则

话和话后话

初生之地

罗马之夜

留下吧

给太阳

逃亡中的歌

流亡

这次大洪水后

洪流

启程吧,思想

咏叹调第1号

真正的

――赠安娜.阿赫玛托娃

波希米亚滨海而立

――为谱写咏叙调日子里的汉斯.维尔纳.亨策而作

不是美食

中短篇小说

渡船

梦的交易

三十岁

一切

在杀人犯与疯子之中

海妖温蒂娜走了

同声

狗叫声

三条通向湖滨的路

广播剧

曼哈顿的好上帝

杂文

写作的我

文学是幻想

走进千年帝国可言说的与不可言说的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文学是一种人们为自己修正的理想图像。在这个图像里,你会让一些事态存在,而使另一些事态消亡。文学不需要万神庙,它并不擅长于死亡、营造天堂和拯救,而擅长于最强烈的意图,那就是在任何现实中产生影响,在这一个或者下一个之中。文学是幻想――作家是幻想的生存――,作品的幻想前提……――巴赫曼《法兰克福诗学讲座》英格博格.巴赫曼(IngeborgBachmann,1926―1973)被奉为奥地利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和许多著名作家一样,她经历过走红的辉煌,也遭遇过背运的低谷,褒扬与贬抑一直伴随着她。自从巴赫曼走上文坛,她始终是当代德语文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更为批评家们热衷讨论的对象,并获过多项文学大奖,如“四七社”文学奖(1953)、不来梅文学奖(1957)、战争盲人广播剧奖(1959)、文学批评奖(1960/61)、毕希纳奖(1964)、奥地利国家大奖(1968)等。巴赫曼的作品已经被译介到世界许多国家,为当代德语文学赢来了举世瞩目的声望。毋庸置疑,巴赫曼属于战后德语文学的精英。一九二六年六月二十五日,巴赫曼出生在奥地利克拉根福特一个教师家庭。一九三八年,她上中学时,德国法西斯吞并了奥地利。她亲身经历了这段令她终生难忘的国耻与恐怖。这也为她后来的文学创作在题材上奠定了深厚基础。一九四五年到一九五。年,巴赫曼先后在因斯布鲁克、格拉茨和维也纳学习哲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在批判地研究和认识海德格尔存在哲学(博士论文研究的主题)的基础上,从五十年代初起,巴赫曼逐渐对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哲学和穆齐尔的美学思想产生兴趣。一九五三年,她发表了两篇著名文章《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当代哲学史的一章》和《走近千年帝国》。这两篇文章印证着巴赫曼的文学创作与奥地利的哲学和文学传统存在着必然联系,同时也是诗人对自我最初的构想。在校学习期间,巴赫曼就开始在奥地利的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和小说。一九五二年,她作为首批维也纳诗人之一,应邀参加“四七社”聚会,并朗诵了自己的诗,引起很大轰动。同时,她说服“四七社”主要发起人里希特邀请诗人保尔.策兰一并参加。策兰的诗对巴赫曼的诗歌创作具有重要意义。他们一九四八年五月在维也纳相识。策兰的早期诗作中,有许多就是以“你”的形式写给巴赫曼的。伴随着这些诗,开始了德语文坛上两个伟大诗人的对话。正是在这富有裨益的文学对话中,巴赫曼进一步走进诗的殿堂,找到了作为诗人的语言。一九五三年,巴赫曼获得了当时享有很高声誉的“四七社”文学奖。同年,她的第一本诗集《被缓期的日子》问世,她随之一举成名。评论家布洛克因此而充满激情地预言说:“1953/54年是诗歌之年,它将完全有可能载入文学史……在德语诗人的星空上,它赐给我们一颗光彩夺目的新星。”《被缓期的日子》以新的诗风突出表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德语文学的主题,告诫人们不要忘记惨痛的历史,错过打开新的历史篇章的良机,因为“更艰难的日子正在到来”。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七年,巴赫曼生活在意大利。在那里,她结识了奥地利著名作曲家亨策,并与之建立了深厚友谊。通过亨策,巴赫曼开始接触到意大利和欧洲的音乐剧,并视“音乐为人类所发明的最优美的表达”,从而也使她的文学创作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此间,她最成功的作品,诗集《大熊星的召唤》在德国出版。在这本诗集中,巴赫曼诗歌创作中的根本矛盾,即不可磨灭的创伤经历与乌托邦构想之间的对立得到了更强烈的表现。五十年代后期,巴赫曼转辗于意大利和德国,力图寻找一个安身之处,后来到慕尼黑当了巴伐利亚电视台的戏剧编导。在此期间,巴赫曼完成了她最有影响的广播剧《曼哈顿的好上帝》(1958)。剧中故事发生在一个非现实的、近乎神秘的世界里,但其背景却暗示着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它的情节在两个相互交织的层面上展开。一方面是扬和珍妮弗的爱情故事,另一方面是法官对谋杀珍妮弗的凶手,那个“好上帝”的审讯。在这里,“好上帝”代表的是“一个伟大的传统及其强大的力量”,他要置一切对手于死地。而两个相爱的人则被看作进入了那个乌托邦式的“反时间”里。这个反时间怀疑现存的一切,并因此对这个现存世界构成最大的危险,因为“好上帝”相信,“爱情属于世界夜晚的那一面,它比任何一种罪行、任何一种异端邪说都更有害”(卷一,第317页)。在这里,作者把对现实的感受凝聚在这个颇有讽刺意味的“好上帝”身上,而这个“好上帝”“所实施的一切,就是这个社会所实施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在经过几年漂泊后,巴赫曼应法兰克福大学之邀作了一学期诗学讲座,就“当代文学创作的问题”较系统地阐释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其中《文学是幻想》、《写作的我》等篇章成为其美学思想的宣言。巴赫曼认为,“文学是幻想,作家是幻想的生存”(卷四,第257页),而这种幻想就是能够“在任何现实中产生影响”的“最强烈的意图”(卷四,第260页)。这其中当然包含着作家自觉的社会意识和道德观念。在她看来,作家无论以何种方式写作,都要“代表他那个时代,表现某些对其来说时机尚未到来的东西”(卷四,第196页)。生存的经历,尤其是痛苦的历史经历永远是写作的必要前提。无论现代文学对“自我”的理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巴赫曼始终坚持,如果说“自我不再停留在历史中”,那么“自我中的历史”则是文学表现不可或缺的(卷四,第230页)。与此同时,她把“语言乌托邦”视为自己文学创作的一个基点。在“语言与乌托邦的对立中”,语言梦想中的“每个字眼,每种句法,每个多元组合句、标点、隐喻和每个象征都包含着我们表现梦想中的某些东西”(卷四,第268页)。巴赫曼特别强调,“要通过文学构想中的思维去唤起读者或听众的共同经历和思考”。……巴赫曼是奥地利作家。她文学创作的根深深地扎在奥地利文学传统的沃土之中。在思想上,她受到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哲学的影响;在文学上,她把穆齐尔奉为创造文学幻想的楷模。十九世纪末以来,奥地利文学经历了十分辉煌的发展,造就了一批卓有建树的文学大师(施尼茨勒、霍夫曼斯塔尔、卡夫卡、里尔克、穆齐尔、布洛赫、茨威格、汉特克、贝恩哈德、耶莉内克等),对德语乃至世界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巴赫曼无疑是这个文学发展过程中一颗闪耀的明星。像许多奥地利作家一样,她以独具风格的创作在德语文坛上引起了持久的争论,也确立了令人仰慕的地位。特别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她越来越得到世界文坛的关注。二00四年,奥地利女作家耶莉内克获诺贝尔文学奖,人们在把惊赞的目光投向奥地利当代文学的同时,也更加对巴赫曼的作品产生了兴趣,因为她属于这个文学的杰出代表。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这本《巴赫曼作品集》,意在让我国读者来共同了解这位颇具魅力的德语女性作家,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奥地利文学。但愿这本集子能够给读者真正带来另一番阅读的感受和愉悦,并从中有所受益。由于我们水平有限,选编和翻译疏漏难免,敬请批评指正。在此谨向参与翻译的两位老前辈,欧凡教授和张佳珏教授表示衷心感谢。韩瑞祥二00六年八月于德国基森大学"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巴赫曼作品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7020058574
如需购买下载《巴赫曼作品集》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巴赫曼作品集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21.15 的主题关于 文学-作品综合集-奥地利-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