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2.0
本书是《都市的角落》的续编。涉及到社会各个层次人物的生活,特别是边缘人群的生存状态,是社会学研究的珍贵一手资料。又因这些报告都遵循学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查撰写,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学研究的范本。
编一市场万象
导言:磁场市场,电流物流
西苑早市
古典家具店老板的口述史
北京同里市集一瞥
一家物流公司
岳各庄调料批发商的生存状态
京马茶城的批发商
一家旧书店
编二生民百业
导言:热带雨林中的生灵
小区环卫工的生活
学院女工调查
魏公村的修鞋夫妻
中关村建筑工地上的小摊贩
黑车司机
两个低保户
昆玉河畔破屋中的住户
编三大国小鲜
导言:一个都不能少
一家豆汁店
傣族风味餐馆调查
饭馆服务员个案调查
麻辣串从业者生存状况
必胜客兼职调查
编四粉丝迷乐
导言:进入游戏,寻找同好
两个流浪歌手
SilentG(寂)乐队
魏晨歌迷会
摇滚节
迪厅夜店助场
天津茶馆相声生态
火车迷群体调查
两位豆瓣网友
都市拼车客
编五学子外传
导言:有教无类,校内校外
“取缔风波”下的打工子弟学校
地下室里的打工子弟
小学生托管班
美术考生的历程
北大旁听生
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
上海大学生炒股个案
新报童文化
前言
这本文集是选修我的《城市社会学》课程的学生们的调查报告汇编。这不是第一本,可以称续编。
《城市社会学》这门课我先后讲过七轮。这在我来说是创纪录的。我讲授其他的课程没有超过五轮的。原因是讲多了热情递减,不如寻找新的挑战。那么这门课为什么成了保留曲目?不是因为自我感觉讲得好,而是企图通过这门课敦促和指导同学们从事城市调查。我们的城市变得太快了。同学们的调查帮助我跟上了城市的脚步,虽然那脚步远非都令我满意。
讲授这门课的轨迹如下:
199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开研究生选修课,约40人选修。
200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开研究生选修课,约40人选修。
200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开研究生选修课,约60人选修。
三轮讲授下来,我完成了自己的《城市社会学》的写作,同时将选修这门课的同学们的优秀作业编辑成册,取名《都市的角落》。两书于2002年6月一同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我在《都市的角落》的前言中说:
课程的风格有些怪异,就是从始至终交织着两个旋律:我授课的内容偏重理论,这是我的癖好所致;而我要求和指导学生们做的是一篇经验性文章。指导学生们写作占了课程三分之一的时间。首先是选题。必须经我批准后,才可以开始调查和写作。要求同学们在第五周时在全体同学面前汇报自己的选题。我对每一选题作出分析,判定通过与否,对通过者提出建议,未通过者重新考虑题目。我屡屡告诫同学们,选题是一种智慧,要通过我们的讨论提高选题的能力。在第十一、十二周时每个同学向大家汇报自己的调查,我提出需要补充调查的建议。以后是写作,批评,修改。
每每帮助同学们定下题目后,我都有播下了种子的感觉。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我们不能无中生有。”我对先哲的回应是:“唯有农人和教师是幸运的。”我常常有打开作业后惊讶和欣喜的感受。我是一个老北京人,我对这个城市已经丧失了敏锐的感受,更有很多新鲜的事物是我所发现不到。同学们敏感的触角、辛勤的探访,使我了解到许多一直包围着我们而我却所知甚少的东西。特别是当这些文章凑在一起,便有了规模的力量,或者说,小有了一点气候。
《都市的角落》的问世令我倍感欣慰。它带着学生作业“短、平、快”的痕迹,稍嫌肤浅,但却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关注。清华大学法学教授王亚新初次见面便直言:“斗胆和您说,这本书比您的著作更让我感兴趣。我和我的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过这本书里的很多内容。”我是个半生嗜好理论别无他长的人,但在观察城市、阅读城市研究的各类著作、教授《城市社会学》多年后,越来越感到:城市社会学不是诸家理论的汇集,而是不断更新的经验认识。这是似乎喜欢理论的同学不好理解的,也是我一再向同学们强调的。城市社会学热衷的是生命之树。一个才具较大的同学应该能够兼爱理论思考与经验发现这两个异质的东西。我希望这样引领他们,一同观察和记录“新而又新的水不断涌来”,继续呈现“都市角落”的方方面面。
这期间个人教书的轨迹小有变化,2004年我调到北大。北大和人大有很大的差异。这里选课的同学总是很少。我企图继续推动的城市生活调查不能规模太小,那样是难以覆盖较宽阔的城市景象,难以产生批量的优秀调查报告的。初到北大时开过两轮《消费社会学》,每次选修分别是8人、13人。但加上之前选修这门课的人大同学和之后深圳分院的同学,最终结集成《消费的秘密》(郑也夫编,世纪出版集团,2007)。
2007年春季为北大研究生开选修课《城市社会学》,13人选修。
我感到推动规模调查的愿望难以实现,思前想后,决定扩大战场。
2008年秋季,同时在北大、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讲授《城市社会学》。北大是研究生选修课,其他两校是本科生选修课。北大十人选修。后两校共一百余人选修。
这本文集中的36篇文章便是从2007~2008年四次授课的130名同学的调查报告中挑选出来的。
我的青年时代是在东北农场中度过的(1968年8月~1977年1月)。我不是领袖号召的积极响应者,是不得已下乡的。一直觉得农场生活压抑,向往北京。但我体验到和同情着底层的苦难,自身不乏吃苦精神。当时向往城市的动机中舒适真的不是要紧的,至少最强烈追求的不是舒适,而是幻想着那里的自由。在一个小小的生产队和十人一间的知青宿舍中,我看了什么书,发了什么牢骚,都会迅速传到领导耳朵中。在一个都市中,干完活下了班我会迅速消失在汪洋大海中,找我愿找的叛逆,读我愿读的异类,发我愿发的当时曝光就足以判刑的牢骚。其实那时的北京也是个高度同质化的社会,但毕竟大隐隐于市。而改革开放以后,都市的“异质性”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发育。乃至我们所不知道的风景、现象、角色,远远多于我们所知。我们生逢一段神奇的时空,虽然远非美好可爱。说时间,是和改革开放前大大地不同了;说空间,和我所熟悉的农场做过了对比。虽然今天的农场宽容多了,毕竟不可能有都市的“马赛克化”特征。并且不仅如此,国内外的都市对比,依然呈现出处子般安静的国外城市,古井般十年不变;中国喧嚣的闹市,则似雨后的菌类一般疯狂地生长。
观察和记录这些东西,是认知者的乐趣,是社会学家的责任。但我远远做不来这些,因为我没有三头六目,我看到的远远少于我看不到的。于是我再次感到做个教师的幸运。于是有了这部文集,冠名日《众生的京城》。
打开这本书,说明您看得起我们,关心这个都市。其实前言可以不读,径直读您感兴趣的内容就是了。
郑也夫
2009年6月15日
今天的世界上发育最迅猛的当属中国的都市,它大肆扩张,闹腾喧嚣,推陈出新。变异万端。观察和记录它是认知者的乐趣,社会学家的责任。一个常人无从尽悉它的变数,一个专业研究者亦无法完成这一调研。本书是众多调查者联手的产物。其敏感的触角,辛勤的探访,使我们了解到许多一直包围着我们却知之甚少的东西。 郑也夫教授在人大、北大开设《城市社会学》课程,指导选修该课的学生,撰写城市调查报告,以使城市社会学的理论思考和经验性发现相互印证。《众生的京城》一书,是选其中优秀者编辑而成。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变化太快了,要使城市社会学跟上城市的脚步,需不断更新经验认识。学生们以自己敏感的触角将探访伸向城市的方方面面,这些经验性文章,视角颇具时代气息,对认识城市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极有价值。【作者简介】 祖籍不可考。1950年生于北京。初中即将毕业时遭遇“文革”。1968年赴北大荒。其后的三十九年中先后工作、学习过十个单位:八五二农场四分场六队,该农场水利工程队,该农场工程大队学校,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美国丹佛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平均每个单位不足四年。很高兴一直在流动,始终是边缘人,得以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市交通问题顾问。曾任央视《实话实说》总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