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对于社会顶层的皇帝来说,最重大的哲学问题是统治的合法性问题:为什么只有他能当皇帝而别人不能?如何控制人们的思想,让他们适应统治的需要?进入汉代后,董仲舒的儒教哲学帮助皇帝解决了合法性问题,但又因为这种哲学的僵化,在魏晋时期产生了反叛。反叛的结果却是玄学与佛学的结合,佛教进入中国哲学体系。三教竞争产生的离心力,让唐宋知识分子抛弃了神学,走向了实学。但实学在北宋的失败,让人们再次从神学哲学中寻找安慰。而明代心学和清代考据学等实证哲学的兴起和发展,则代表着封建哲学的没落……中国哲学并非枯燥无味的思想集合,而是在历史跌宕起伏进程中的曲折发展,其间也充满了斗争、合纵连横和妥协。中国的封建哲学从汉代的董仲舒正式发端,到1840年中西方思想碰撞而结,其间经历神学谶纬期、玄学自然期、三教开放期、经世致用期、道学封闭期、实学兴起期等阶段,出现了诸多优秀的哲人和理论。他们既造就了中国哲学的性格,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