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
诉讼封面图

诉讼

(奥) 卡夫卡 (Kafka,F.) , 著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12.0

书籍简介:

《诉讼》为奥地利著名作家卡夫卡的名著,一个正直的银行襄理在与腐败势力斗争中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揭示了当时社会司法制度本身的腐败。

书籍目录:

第一章被捕先同格鲁巴赫太太、后与比尔斯纳小姐的谈话

第二章初审…

第三章在空荡荡的审讯室里大学生办公室…

第四章比尔斯纳小姐的女朋友…

第五章鞭笞手…

第六章K的叔叔莱妮

第七章律师工厂主画家

第八章商人布洛克解聘律师

第九章在大教堂里

第十章结局

附录马克斯.布洛德为《诉讼》第一、二、三版写的“后记”

前言

《诉讼》(一译《审判》)成稿于一九一四年八月至一九一五年一月,卡夫卡去世后由好友布洛德在一九二五年整理出版,是卡夫卡三部长篇小说中最早为人所知的一部。

《诉讼》的语言质朴简练,以合理的句子精确地描写细节,所有细节真实可信,读来扑朔迷离。读《诉讼》的人,大都避不开这样一些问题:约瑟夫.K到底有罪还是无罪?如果有罪,犯的到底是什么罪,怎么无缘无故就被逮捕,无缘无故就被处死了呢?法庭虽然有普通法庭的表面形式,但它的的确确并非普通法庭,而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法庭,连院子里玩耍的孩子都是法庭的人,它高高在上,却设在破旧房子的阁楼上,它到底代表什么?在法庭走廊上等待着的被告以及到辩护律师家里的商人布罗克是那么卑躬屈膝,而辩护律师却告诉约瑟夫.K,“被告是最美丽的人”,这意味着什么?在约瑟夫-K卷入审判的一年里,他似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一步步走向泥沼,越陷越深,最终整个人被淹没。这是谁的手呢?约瑟夫.K不确知法庭的地点和开庭的时间,却鬼使神差地几乎按时找到开庭的地方,为自己申辩,他和法庭是否有内在联系?神甫为什么对约瑟夫.K讲守门人的故事?是想教育他?帮助他?如果是,那么约瑟夫.K是否受到启发?他们长篇大论讨论守门人的故事,“使得本来极为简单的故事变得不同了”,而约瑟夫.K也变得精疲力竭,无力思考了。整个故事见不到前因后果,矛盾和不确定的地方多不胜数,一种思路常被接着而来的另一种思路打断,推翻。小说的许多情节似真非真,似假非假,K在银行杂物贮藏间见到守卫被打的那一幕就是极突出的例子。文本结构和叙述手段使得读者疑问重重,却得不到确切的答案。越是如此,就越想追问个究竟。

真的有个“究竟”可追吗?

我们的生活经历、我们的历史体验、我们所受的教育、我们的世界观、我们所处时代的思潮以及我们自己的价值取向都会影响我们对作品意义作出判断,因此不同的人对作品的着眼点不同,对问题也有不同的答案。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当《诉讼》在前苏联还只能以打字本流传于知识分子之间时,人们以为那是一位苏联人的作品,因为大家发现书中所写的,正是发生在自己以及亲戚朋友身上的事。当之后的八十年代初中国读者也能读到《诉讼》中译本时,人们立刻联想起“文革”的现实,觉得“文革”的荒谬残酷同《诉讼》中发生的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对这本小说产生了认同感。这种感性的认识和第二次大战后的卡夫卡接受有异曲同工之处;当纳粹的罪行公诸于世后,人们震惊了,于是卡夫卡就被认为是预言的天才,因为他在《诉讼》中描写的,正是后来纳粹的极权统治机制以及人在这种统治下的悲惨命运。我们可以看出,有切身之痛的经历和体验的人,总是倾向于以现实主义方式阅读《诉讼》,这样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常不自觉地在卡夫卡极端夸张、充满象征的描写背后发现自己现实的存在形式。这种与个人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相结合的读法不被卡夫卡的研究者认可,他们认为这显然不符合文本的原意,至少限制了文本的意义。不过,这又确实可以说是最为广泛的读法,否则,“卡夫卡式”这个词就不至于那么流行了。

其他读法还有:结合作者的生平解读《诉讼》者认为,由于和费莉丝解除了婚约,卡夫卡有负罪感,审判是卡夫卡的自我审判,法庭是自我设置的法庭,正因为法庭设于自我之中,所以它无所不在,不容逃脱。联系到宗教意识者认为,人有原罪,渴望救赎,于是寻找上帝,法庭代表上帝,约瑟夫.K渴望灵魂的平安,但是他认识不到自己的罪,因而得不到救赎。有人把约瑟夫.K比作精神病患者,认为他患有妄症,以为自己被跟踪而惶惶不可终日,是失去安全感的现代人的代表,他做着白日梦,小说的情境是他极端矛盾的内心的投影。曾经非常流行的一种看法是:存在的困惑。这种看法认为约瑟夫.K所处的境况就是现代人的存在境况,甚至是人类整体的生存状态,人受一种不可知力量任意摆布,任他如何挣扎都是徒劳。卡夫卡的比喻手法把这种荒谬和矛盾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些人有另一种读法,认为整本小说所描写的根本不是人和物,不是真正发生的事件,而是语言文本阐释的困难状况,那个不可知的法庭代表着文本最终的不可解释性,卡夫卡为他的读者设置了层层障碍,使他进不了门,读者就像法门之前的乡下人,他来到为他而设的门前,想进入其中,门前却有守门人挡住,使他永远无法到达目的地。

以上种种见解各有根据,都能够在小说中找到支持自己看法的部分,论述起来皆能自圆其说。问题在于,大家都只能部分地阐释作品,又不能够把不同的意见揉成一个和谐体,因为他们本身是相互矛盾的。于是,《诉讼》这部小说就像神父讲述的寓言中那“法”,当你在门前等待得够久之后,法门之内有可能射出一道不灭之光。我想,整部小说中最致命的一点是乡下人临终前模糊看到的那道不灭之光,我们不知道他是因为周围真的暗了还是他眼力不济看不清了,但是,他肯定是见到了光。正是因为隐约知道有这么一道光的存在,他才会到法门之前请求进入,终其一生在门前等待。人生的道路,人类的道路,似也受着这么一道光的诱惑,小至个人,大至人类的总体,也和乡下人一样,因着一道可能有或想象中的光而义无反顾地挣扎、追求,不清楚最终会有什么结果。

作为读者,我们大概也是受到这道我们尚见不着却也隐约感觉到的光的诱惑而到来到《诉讼》之前,千方百计想进入其内,探个究竟。既然来了,就让我们来做这徒劳的努力吧!

谢莹莹

后记

在对手稿进行再次通读的时候,我发现,卡夫卡曾打算把现在标明“第五章”的那一段作为第二章,这不是不可能的。卡夫卡虽然把各章都标上了标题,但是没有标出各章的号码。我按照上下文的情节进行了整理,此外,根据特殊的线索,例如,在同一页上重复一章的结束语,在这一页上就是新的一章的开始。这必定是这个作品的原来的形式。后来,卡夫卡又把这个作品的各章拆散了,并且在每章末尾都附上了上面所提到的结束语,他用的是手写体,有许多缩略语,往往用只有他自己才能认识的速记法。如此说来,这种重抄的地方至少证明了,有这种标记的各章本来是前后承接的。作者的意图究竟是想保持还是取消各章之间的这种承接关系,只好永远存疑了。

马克斯.布洛德

内容摘要:

  银行职员约瑟夫.K在一个普通日子里的早晨被突然闯入的便衣警察逮捕。接下来被迫面对一场莫名其妙的诉讼案。他不知道自己身犯何罪。他定期接受“审讯”;他的自由不受限制,却又感到法院的人无处不在;他想澄清自己,却又无从着手。一切都荒谬绝伦,法律无法捉摸,审讯如同儿戏,法官委琐卑劣,律师只会空谈……然而,案子却像网一般罩住了他。最终,他只能像条狗似的被人杀死。  《诉讼》是最早被人们认识的小说,它披露了黑暗社会的司法内幕和腐败的官僚机构:银行襄理K为人正直,勤奋能干,可在三十岁生日那天突遭逮捕,他觉得此事荒唐而又滑稽,后经多方打听才得知,原来有一个秘密法庭在对他进行调查。在一次审讯中,他当众揭露司法机构草营人命、诬陷好人的官僚作风和腐败现象。他试图寻求周围人的帮助,可无人理会;他想求见法官为自己申辩,可也是枉然。他很无奈,最终却在三十一岁生日前夕被两个神秘的黑衣人杀死在采石场。小说故事情节扑朔迷离,发人深思。【作者简介】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时期的布拉格,父亲是一个成功的犹太商人。卡夫卡曾攻读文学,后改学法律。先后供职于一家保险公司和工人保险所,因肺病辞职。后埋头写作。曾两度订婚,却因健康关系一直未婚。1924年死于肺病。卡夫卡最杰出的作品当数长篇小说《审判》、《城堡》和短篇小说《变形记》,这些作品的主题、风格对后来的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凭借这些作品,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先驱。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诉讼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译文名著文库
9787532744763
如需购买下载《诉讼》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译文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 192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诉讼是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08.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21.4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奥地利-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