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7
定价:49.8
本书包括五个板块,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阶师生之道阐述学者为师与为生之道。作为学生,自己曾经或现在令教授头痛不已吗?如何获得教授的帮助?第二阶学术之径回答学者如何开始做研究。研究选题会从何而来?应该选用何种研究范式?如何立足于已有研究结果做出新的贡献?第三阶学术之果表达学者如何呈现研究结论。大头脑中曼妙的想法,需要将其结晶为论文,才能与同行展开高效的交流。大抵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学者们也会身处万事开头难的境况,很难写下第一笔,或是总算写出来了,回头一读,发现用晦涩的语言表达了一个简单的想法;还有可能是把论文送给他人校读,令他人读了几遍,还是一头雾水,不知作者所云;又或是在学术会议上宣讲,借用太多专业名词去表达研究结果,使得观众昏昏欲睡;再或是自认为很是得意的大作,却得不到同行的认可,而无缘发表在相应级别的学术期刊上。第四阶学者之性揭示学者的学术精神。即便学术工作再忙,学者也需坚持锻炼身体,具备一些体育精神,方可心随身变有助于自我成长;即便身处斗室,学者也能具备好奇心,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即便需要在学术峰会上舌战群儒,学者也常在独处中苦心孤诣,享受与自我的对话;即便总是需要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工作,学者也需持着质疑的眼光审视自己与他人的研究工作;即便学术的征途再漫长,学者也需要具备定力,能够形成自我研究特色。第五阶学术之涯刻画学者的日常活动。学术界是围城,围城里的学者希望享受朝九晚五的生活模式,而围城外的工业界人士或又羡慕学者的思想与行动的自由。是否要进入学术界呢?若进入了学术界,除了教课、写文章,所参加的学术会议是一种什么样的浮世绘的感觉?如何在日复一日的学术活动中自我管理?为何抄袭行为是学术之涯中不可承受之错?又要如何去适应现有的学术界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