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45.0
本书简要和系统地介绍从旧石器时期至现在德人类经济发展史,分析了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德内在机制,揭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形成今日之不平衡经济发展格局的内在原因。
前言/001
第一章导言:经济史与经济发展/001
发达与不发达/002
增长、发展与进步/005
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007
生产与生产率/010
经济结构与结构变化/011
经济增长的对数曲线/013
第二章古代经济发展/017
经济学和文明的出现/020
帝国的经济基石/027
地中海世界的贸易和发展/030
古代文明的经济成就和局限性/035
第三章中世纪欧洲的经济发展/042
土地基础/042
农业社会/046
稳定的模式/047
变革的力量/049
欧洲的扩张/053
城市生活的复兴/057
商业潮流和技术/060
工业技术和机械动力的起源/067
中世纪经济的危机/071
第四章西方扩张前夜的非西方经济体/076
伊斯兰教国家/076
奥斯曼帝国/079
东亚/081
南亚/085
非洲/089
美洲/091
第五章欧洲的第二次S曲线增长/094
人口与生活水平/096
探险与发现/098
欧洲的海外扩张与回报/104
价格革命/106
农业技术与生产率/107
工业技术与生产率/114
贸易、贸易路线、商业组织/120
第六章国家主义经济与帝国主义经济/129
重商主义:一个误用的名称/130
共同要素/132
西班牙和西属美洲/134
葡萄牙/140
中欧、东欧和北欧/143
法国的柯尔贝尔主义/149
荷兰的伟大崛起/152
英国的“议会柯尔贝尔主义”/156
第七章近代工业的黎明/162
近代工业的特征/163
工业革命一个措辞不当的名称/165
工业化的先决条件及其影响/166
工业技术与创新/174
地区性差异/184
工业化早期的社会各层面/187
第八章19世纪的经济发展:基本要素/191
人口/191
资源/196
技术发展与扩散/197
制度框架/212
第九章早期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模式/225
英国/226
美国/230
比利时/234
法国/239
德国/245
第十章发展模式:后发工业国与未工业化国家/252
瑞士/253
荷兰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257
奥匈帝国/261
南欧与东欧/266
沙皇俄国/273
日本/276
第十一章战略部门/280
农业/280
金融和银行业/287
政府的作用/298
第十二章世界经济的增长/303
英国选择自由贸易/304
自由贸易时代/306
“大萧条”与回到保护主义/309
国际金本位制/313
国际移民与投资/315
西方帝国主义的复兴/321
第十三章20世纪世界经济概况/332
人口/332
资源/340
技术/341
制度/347
第十四章世界经济的瓦解/355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后果/355
和平的经济后果/358
大萧条,1929年1933年/364
对立的重建尝试/369
俄国革命和苏联/37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表现/377
第十五章世界经济的重建(1945年1973年)/380
对战后经济的规划/381
马歇尔计划与经济“奇迹”/383
高增长时代/387
苏联集团的出现/390
非殖民化的经济/396
第三世界的阵痛/401
欧盟的历史/402
第十六章21世纪初的世界经济/407
苏联集团的瓦解/411
欧盟的发展/418
增长的极限/420
参考书目/425
研究经济史除了可帮助解决当代的现实问题外,还有许多正当理由;而要充分理解经济发展问题,也必须采用其他一些研究与观察方法。 本书简要而系统地介绍了从旧石器时代至20世纪末的人类经济发展历史,分析了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揭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形成今日之不平衡经济发展格局的内在原因,并探讨了有关21世纪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比如经济增长的极限等。 本书由美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供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阅读的关于世界经济史和经济发展的教科书,由埃默里大学的龙多.卡梅伦和伊利诺伊大学的拉里.尼尔两位资深经济学教授合著。本书简要而系统地介绍了从旧石器时代至20世纪末的人类经济发展历史,分析了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揭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形成今日之不平衡经济发展格局的内在原因,并探讨了有关21世纪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比如经济增长的极限等。 本书自1989年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好评,并反复修订和增补,保持了资料的新颖性和完整性,至今已出到第四版(2003年),被译成13种文字,畅销全球,是一本权威的经济史教材,也非常适合国内大学经济学本科和研究生作为参考读物。【作者简介】 龙多.卡梅伦(RondoCameron)是美国埃默里大学的资深经济学教授,曾担任国际经济史协会副会长,本事他身前最后一部重要著作。伊利诺伊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拉里.尼尔(LarryNeal)参与了本书第四版的修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