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28.0
本书的作者在报告文学的采访写作中感受到的不同阶层人们中间弥漫的不快乐情绪,而决心写作本书。本书从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中探寻快乐的源头,从历史人物身上梳理快乐的因素,从西方哲学里中破解郁闷的根源,对于财富和权利、性爱与美酒、闲逸与格调能否给人们带来快乐,追求理想与美德能否实现快乐的价值,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快乐需要全社会每个人从自己做起,找到每个人自己内心的快乐,汇成社会的大快乐,“快乐学”是人生最需要的学问。世上本没有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快乐需要我们向内心探寻。
引子 快乐之“飘瞥难留”
第一章 神是否能够抚慰我们的心
——对宗教及其传说的另一种解读
1 人神共居的快乐时光
2 “日光下所行之事,我都以为烦恼”
3 印度王子的哀愁
第二摩 天人合一,占代中国人的快乐玄想
——对传统快乐观的裹层观察
1 孔子之“乐以忘忧,庄子之”蓬头跣足。
2 厕中之鼠,仓中之鼠
3 我癫狂,所以我存在
第三章 “生命之夏”的阳光与阴影
——西方哲学家的郁闷之叹
1 爱智慧与爱智慧
2 傻子对烤熟斑鸠的思考
3 西绪福斯的闲境与“正午思想”
第四章 权力与财富,引人沉迷的喜剧或悲歌
——身处社会秩序中的快乐追求
1 点石成金与英雄末路
2 三个想做皇帝的人
3 在“弯曲的楼梯”尽头
第五章 民以食为天,吃喝的庄严、疯狂与闲情
——一个饥饿民族的口腹之乐
1 吃,就是国计民生
2 酒徒与月亮的友情
3 苏东坡的豆粥之乐
4 后革命时代的口腹之乐
第六章 三千年的灵肉纠结
——历史与现实双重制约下的男欢女爱
1 远古年代的云情雨意
2 欲仙欲死的道家体验
3 两个中国人的纠纷及两位外国人的争论
4 畸变的情色
5 压抑的闺房
6 李清照们的露浓花瘦
7 肉身解放之后
第七章 瘾品刺激,非常态的快乐幻觉
——需要麻醉的人类生活
1 浸泡在酒精中的生命观
2 被鸦片侵蚀的国民精神
3 宁愿让生命化做一缕烟
第八章 中国士人的理想与困境
——从民族精英的命运看人文精神的沦落
1 士,一个精英群体的起源与流变
2 最后的贵族
3 独立品格的丧失
4 野蛮的“礼仪”
第九章 权力阴影下的攀升与内斗
——作为受害者、帮凶和同谋的士人群体
1 圣人远去,唯佘策士谋臣
2 焚书坑儒,集权专制的第一滴血
3 忠奸之辨,士人的内讧厂
4 文字狱的腥风血雨
第十章 四民之末,徘徊于社会体系边缘的商贾阶层
——一个可毁可誉的另类人群
1 先秦名商,“分庭抗礼”的尝试与失败
2 暴发户的变态人格
3 官商勾结的盐贩子
4 实业救国,短暂的黄金时代
5 一代商人群体的覆亡
6 从消灭资产阶级到富豪情结
第十一章 被动地长大成人
——中国人的生长环境与快乐的社会性
1 少年孔子,一个文化导师的青春期
2 缺乏父爱的新文化先驱们
3 “快乐学”:最需要的人生学问
快乐学,人生最需要的知识 快乐族,中国最稀缺的人群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有“饭疏食饮水”之乐,颜回有“箪食瓢饮”之乐,他们所乐的究竟是什么呢,以至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颜回“不改其乐”?孔颜所乐的不是疏食瓢饮本身,而是一种超越于具体物质享受之上的精神,一种因悟道成仁而发自内心的生命的欣喜。落到实处,便是看似简单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君子之乐。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貌似终于搭上全球化的末班车、一脚迈入市场经济社会的中国人却发现,无论拥有怎样的物质满足,都无法给自己带来真实、持久、发自內心的快乐。这就是弗洛姆所说,一个吃饱喝足的人,一个生理上和生物学上的要求都得到满足的人,竟然仍旧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这岂非咄咄怪事。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没有“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因而也就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和动能。 有感于此,作者走入历史与哲学的浩茫烟海,穿梭子过去与现实之间,历时三载,完成此书,企图找出今日中国人不快乐的历史根源,希冀国人重拾快乐的能力。【作者简介】杨黎光,高级记者,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晚报协会副会长、深圳市记者协会主席、深圳晚报总编辑。 曾获得第一、二、三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第一、二、三届“中国报告文学‘正泰杯’大奖”,第一、五届“徐迟报告文学奖”,首届“冰心散文奖”,“建国六十周年优秀中短篇报告文学奖”,“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报告文学奖”等。 出版有《杨黎光文集》(十三卷)。代表作有长篇报告文学《没有家园的灵魂》《打捞失落的岁月》《惊天铁案》《瘟疫,人类的影子》《生死一线》《中山路》,散文集《日记上的时代印痕》等。另著有长篇小说《走出迷津》《大混沌》《欲壑.天网》等。长篇小说《园青坊老宅》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