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0.0
本书旨在概括近10年来,在国际国内上棉花生物技术和杂种优势利用方面做出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总结前人在生物技术领域和杂种优势品种选育取得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为今后棉花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我国深入开展棉花生物技术应用开发和杂种优势的利用的研究。
第一章 棉花生产概况
第一节 棉花栽培简史
第二节 棉花生产的布局与发展
第二章 棉属的分类及起源
第一节 棉属分类简史
第二节 棉花栽培种的分类
第三节 棉属的起源与进化
第三章 棉花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第一节 棉花杂种优势的遗传
第二节 棉花核雄性不育系遗传基础研究
第三节 棉花细胞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第四节 棉花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第五节 生物技术、外源基因、光能利用与生物学产量
第六节 棉属种和野生种杂交
第七节 棉花杂种优势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
第四章 棉花雄性不育的细胞学和生理生化基础
第一节 棉花雄性不育的细胞学基础
第二节 棉花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基础
第五章 棉花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分子机制
第一节 棉花核雄性不育基因分子遗传定位及相关基因的克隆
第二节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分子机制的研究
第三节 棉花BAC文库的研究进展
第四节 棉花雄性不育研究展望
第六章 棉花生物技术育种
第一节 棉花细胞工程
第二节 棉花基因工程
第三节 棉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第七章 棉花杂种优势生产利用
第一节 棉花核雄性不育系杂交种
第二节 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交种
第八章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经验和展望
第一节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经验
第二节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展望
生物技术是20世纪末人类科技史中最令人瞩目的高新技术,为人类解决疾病防治、人口膨胀、食物短缺、能源匮乏以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带来了希望。国际上科学家和企业家公认,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是21世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关键技术和创新产业的经济发展增长点。
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建立的创建新的生物类型或新生物机能的实用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广义的新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但新技术的核心是基因工程技术,它能带动其他生物技术的发展,最具有革命性。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成功,生物信息学及新一代测序技术(即第三代高通量测序新技术)的发展,积极的推动了作物重要性状新基因的发掘和生物技术在农作物上的应用。尤其是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和黄瓜(Cucumis sativus)等基因组计划的相继完成,更是极大的推动了作物基因发掘的速度。自“九五”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和支撑计划等相关项目的资助下,中国作物新基因发掘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新基因发掘材料的创制和研究方法的改进,在新基因标记和定位以及基因克隆和功能验证方面取得可喜成就。中国作物基因发掘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水稻基因发掘为代表的作物基因规模化、高效化发掘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引领其他作物进行新基因的发掘研究。
《棉花生物技术与杂种优势》旨在概括近10年来,世界和中国在棉花生物技术与杂种优势利用方面做出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总结前人在生物技术领域和杂种优势品种选育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为今后棉花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深入开展棉花生物技术应用开发和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棉花生物技术与杂种优势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1605009 如需购买下载《棉花生物技术与杂种优势》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棉花生物技术与杂种优势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1.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S562 的主题关于 棉花-生物工程 ,棉花-杂交育种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