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摩的侄儿
拉摩的侄儿封面图

拉摩的侄儿

(法) 狄德罗, 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10.0

书籍简介:

本书对当时社会众生的刻画和辛辣的评论不仅反映了封建制度下人与人的真实关系,而且揭示了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心理特征。作品通过拉摩的侄儿复杂和矛盾的性格,反映了作者的一些想法。

书籍目录:

前言

《拉摩的侄儿》是同类作品中独一无二的杰作,但并无神秘性。几乎它的方方面面,包括时间、目的和含义,都可以拿来公开讨论,而当我们试探性地为各个层面下结论的时候,却发现这些结论之间充满矛盾,相互否定。

这篇文章的脉络其实很容易理清。伟大的作曲家让-菲利普。拉摩的侄儿,像他的叔叔一样,从第戎来到了巴黎。他性格古怪或者说即使并不古怪,但是在狄德罗的对话中,却被刻画得相当古怪,在巴黎教唱歌与键盘,生活并不稳定,寄生于大户人家和时尚咖啡馆。故事中,某日,他于法国皇宫的花园中遇到了狄德罗,二人开始了上流社会和半上流社会流行的兜风,之后开始对谈。拉摩很沮丧,因为在被称为富裕的财富聚会的家中,他直言不讳,得罪了这家主人当时的情妇。这位情妇就是《法兰西喜剧》中的女演员,一个谄媚者和乖顺的弄臣。之后,拉摩的侄儿失去了在这个家里的舒适地位。这场谈话涉及热门与冷门话题,包括社会、音乐、文学、教育、政治、道德、哲学等,中间不时被拉摩有趣的哑剧模拟所打断,后来因为拉摩必须要去歌剧院,二人就此告别。

这篇极具可读性的对话,流淌着一个思维极为活跃的人物时而欢欣时而怒狂的思想,他好似一个拉伯雷式的充满喜剧色彩的创造,而其中,包含了一系列相当复杂而艰深的问题,一代代的研究者和评论家们,至今依然仍无法给出清晰的答案。其实,每个人的猜测都是有意思的,各说各有理,几乎不相上下。这篇序言的以下部分,并不是对一些既定事实的阐述,而是人们的一些猜测或者观点,读者对此也可以提出异议,就如大多数文学经典尤其是那些深刻探讨人性的作品一样,在时间的光年中,它们被反复思考、解读。

问题是:这本书是什么时候写的呢?我们手中的这个版本是最佳版本吗?狄德罗称其为讽刺作品又为何意呢?讽刺的又是什么呢?作者期望读者站在“他”那一面还是“我”那一面呢?如果“我”代表狄德罗的话,那么,为什么最重要最有趣的部分给了“他”呢?那是否可以说“我”只是一个陪衬,“我”的存在只是为了激出他有趣的回答呢?倘若这篇文章真正的有趣点在于“他”的性格与观点的话,那我们是否可以假定,狄德罗本人是赞同这位“他”的无政府主义和愤世嫉俗呢?若真是这样,那么这一切与狄德罗这位公众眼中的《百科全书》的作者和编者的大多数官方观点完全背道而驰。若真如此,那么是否可以说,这部作品所体现的,才是真实的狄德罗呢?而它只是为他自己和少数几个朋友所写的呢?那么是否可以说,这不过是对我们骨子里的伪善和愤世嫉俗的一种剥离呢这种心态,我们每个人不也都时常有之吗?当我们故意而为之,讥诮我们平时所声称所昭示尊崇的一切,当我们某一刻面对真实,却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所作所为所呈现的一切,其实什么也不是,只不过是一枚保护我们的烟雾弹,当我们为了生存,裹着一层面具,顺应着官方的言论等等这些时刻,暴露的不都是我们的这种心态吗?

上述的最后一组猜想,又引发了一个最令人疑惑的问题:

话说回来,这篇文章,是一篇详述的辩论,还是一篇讨伐《百科全书》大争论中那些敌人们的檄文?或者,这是对他的那个时代的肮脏与堕落的残酷揭露?甚至可以说,这只是一场关于《乡村占卜者》这部歌剧的掐架?当时,这场争论遍及歌剧院,大家争执着究竟是意大利式音乐优美还是法式音乐优美,此书是不是亨德尔与博农奇尼那场在伦敦的小题大做的伯仲之争的法国版呢?

若说它只是一篇关于音乐的小册子,也不尽然,因为后来人们很快将它视为严肃作品,因为音乐那部分所占比例很小,而暗含的一些关乎道德、社会、哲学的命题却占据首要地位。

如果这是狄德罗对他的文学和思想敌人的一篇檄文,如果这是对某些堕落的人们的讥讽,如果它只是一场关于意大利与法国音乐之争,那么为什么狄德罗没有发表它呢?这种解释很容易行得通,狄德罗不声张地发表这部作品,因为当中暗含着很多危险的言论,尤其是狄德罗的《布干维尔游记补遗》和《达朗贝尔的梦》中那些骇人的关于性的文字,但我们不能立刻就认为,狄德罗从不打算出版它就是因为文中那些危险的道德言论;而同时,它又对文中那些被点名的人也就是真实存在的敌人们进行了攻击。倘若他从不想出版这部作品,那为什么,他对那些圈定的敌手进行苛刻无情的人身攻击呢?借此似乎可以衍生出这样一个观点:狄德罗写出这样一篇言辞激烈的檄文,是为了发泄私欲,因为他知道,这部作品在他和他的大多数敌人死后,很有可能公布于众。

……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场争论可以最终得到一个真正清晰而毋庸置疑的答案,尤其是面对这样一个涉及方方面面多种多样的话题的大讨论。因为最深刻的哲学原因,对这部作品是不可能最终下出一个清晰的结论的,但又必须得如此,因为人类本身的行为和艺术上的真理,要求它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结局。在酒吧中的两个人,或者是在花园的长椅上的二人其实我们并不很清楚他们究竟在哪儿这二人,发现没时间后,就匆忙地告别了,就像现实中的人们被问道是否还会回来一样,回答是:“我不知道”。

莱昂纳多.坦考克(LeonardTancock)

王凌云译

内容摘要:

  《拉摩的侄儿》法国作家,哲学家狄德罗创作于1762年,至1799年定稿。但在作者生前并未发表。该书是一部对话体的哲理小说,是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它通过一个放荡无耻的人物“拉摩的侄儿”的言语,揭露了上流社会的腐朽,并就道德、艺术等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马克思称这部小说为“无与伦比的作品”,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法的杰作”。他在戏剧理论上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严肃戏剧”的概念。这种戏剧突破了传统悲剧、喜剧的严格界限,是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即后世的正剧。他也是资产阶级现实主义美学的先驱者之一。  《拉摩的侄儿》是法国百科全书作家狄德罗的长篇小说。拉摩的侄儿在书中是个流浪汉,统治阶级的帮闲,因此他低三下四,任人作践;但他又坦率耿直,无情地唾骂、鄙视醉生梦死的上层社会。在他身上,才智与愚蠢,高雅与庸俗,疯狂与沉静,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卑鄙低劣与光明磊落奇怪地融为一体。作者对当时法国社会众生的刻画和辛辣的评论不仅反映了封建制度下人与人的真实关系,而且揭示了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心理特征。【作者简介】  陆元昶,1962年生于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主要译作有《修女》、《拉摩的侄儿》、《和尚与哲学家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对话》、《解放的速度》、《生活在古埃及》、《蒙娜丽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佛罗伦萨妇女》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拉摩的侄儿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企鹅经典
9787536690387
《拉摩的侄儿》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重庆出版单位重庆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拉摩的侄儿是重庆出版社于2007.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65.44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法国-近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