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6.0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研究历史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作者在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以时间为经,分为八个阶段,从列宁创建共产国际直至戈尔巴乔夫导致苏共灭亡、苏联解体;以事态为纬、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对外战略等三个方面入手,研究中苏关系由朋友到对立面,从结盟到对抗的历史演变过程。据此,分析导致发生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总结其中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
序
前言
一 列宁亲手创建的共产国际
(一)共产国际(第三国际)成立的一般概况
(二)共产国际的反倾向斗争
二 共产国际初期(1919—1927)
甲 帮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一)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维经斯基、马林等先后来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二)“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及其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三)建立民族革命统一战线,促进国共合作,是共产国际在中国的一项战略决策和重大贡献
乙 推动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功过
(一)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及失误
(二)陈独秀和共产国际
(三)共产国际初期,国际的集中制和中共要求独立自主的矛盾就已有显露
三 共产国际中期(1927.7—1935.7)
(一)从“八七”会议到中共“六大”
(二)共产国际“六大”和李立三的“左”倾冒险错误
(三)王明路线实质上就是国际路线
(四)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
(五)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国内临时中央的关系
(六)共产国际“七大”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七)共产国际中期,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失败的教训后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附:左尔格与中国革命——一个传奇人物
四 共产国际后期f1935—1943)
(一)第二次王明路线和共产国际
(二)苏德战争爆发前后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基本政策
(三)共产国际、苏联帮助新疆盛世才建立统治权的实质
(四)共产国际(第三国际)的解散
(五)共产国际(第三国际)后期,中共既肯定国际的领导,又正确处理国际的错误指导和干涉,奉行独立自主路线
附:彼得·弗拉基米洛夫(孙平)及其《延安日记》
五 斯大林晚年时期(1943—1953)
(一)雅尔塔会议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二)拆运中国东北工业的战略意图
(三)斯大林派米高扬密访西柏坡
(四)刘少奇访苏和斯大林会谈,斯大林做自我批评
(五)毛泽东首晤斯大林
(六)斯大林与“抗美援朝”
六 赫鲁晓夫时期(1953.3—1964.10)
(一)赫鲁晓夫上台初期,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示好(1953—1955)
(二)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震惊世界——两国两党分歧渐次加深
(三)波匈事件——苏共二十大后的震荡
(四)1957年莫斯科会议
(五)“长波电台”、“共同舰队”风波——中苏关系由好变坏的转折点
(六)赫鲁晓夫对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说三道四
(七)苏联单方面撕毁国防新技术协定
(八)中苏分歧蔓延到对外战略方针上
(九)从战略利益冲突到意识形态论争的四次交锋
(十)空前激烈的两党公开论战,赫鲁晓夫下台
七 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0—1982.11)
(一)勃列日涅夫上台,贯彻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主义”
(二)《评莫斯科三月会议》,中共拒绝出席苏共二十三大
(三)苏方公然煽动颠覆毛泽东对中共的领导
(四)中国反对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五)珍宝岛军事冲突
(六)苏联企图战略包围中国
(七)中国开始构思对苏反包围新战略
(八)漫长而曲折的中苏谈判
八 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3—1991)
(一)从中苏关系有所改善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恢复正常化
(二)戈尔巴乔夫变改革为改向——苏联解体
九 苏联共产党痛失执政地位的教训与启示
(一)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三)必须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四)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
(五)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六)苏共执政失败的教训还警示我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必须加强全党的团结,倍加珍视团结
(七)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史镜: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1919-1991)》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遵循实事求是研究国际共运史基本原则。《史镜: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1919-1991)》纵览世界风云变幻,根据长达近一个世纪的相关历史发展脉络,以时间为经,以事态为纬,从纵横捭阖、大破大立的大国战略、意识形态、国家利益三大方面入手,描述包括苏中两国在内的20世纪世界大国关系历史演化过程。这对于我们今天以史为镜、以人为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稳住阵脚、冷静观察,正确看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曲折发展过程,沉着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具有一定参考借鉴意义。
《史镜: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1919-1991)》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以时间为经,以事实为纬,分为“列宁亲手创建的共产国际”、“共产国际初期”、“共产国际中期”、“共产国际后期”、“斯大林晚年时期”、“赫鲁晓夫时期”、“勃列日涅夫时期”、“戈尔巴乔夫时期”等8个阶段,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对外战略等三个方面入手,研究中苏关系从结盟到对抗的历史演变过程,据此分析导致发生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总结其中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史镜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0498292 如需购买下载《史镜》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6.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史镜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1.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829.512 的主题关于 中苏关系-国际关系史-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