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皇权
最后的皇权封面图

最后的皇权

李涛, 著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叙述了晚清民国时期(从1894到1924年)皇权在中国终结的历史。通过描写历史上真实人物在大变革中的艰难、无奈、执著、抉择,反映君主专制在中国的衰亡过程。作品将人物与历史事件贯穿一起,用事件反映人物的心境,用人物穿起事件的轮廓。

书籍目录:

导言:30年的帝国挽歌

第一章1894:甲午年的耻辱

一不合时宜的寿宴

二旅顺失守与北京城的锣鼓喧天

三以和为贵,以和为贵

四发誓“终生不履日地”

第二章慈禧拒绝再战逸仙起而革命

一丢了工作的“裱糊匠”

二无权皇帝的无奈

三非革命不足以中兴

四小试牛刀,失败了

五逃亡在伦敦的秋天

第三章老太后恋权恋位维新百日短命

一皇上在狂生那里看到希望

二男人终究没斗过女人

三无奈,展不开的宏图大志

四偏偏来的是袁世凯

五载湉无湉日,君子无善终

第四章保皇党回国勤王义和团扶清灭洋

一话不投机半句多

二光绪在瀛台的日子

三南自立北义和,救皇上行天道

四义和团不知道中国回不去了

第五章1900:老慈禧扮村姑西逃

一以一敌八的疯狂决定

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三落进天津城的毒气弹

四慈禧跑了,北京被屠了

第六章慈禧吃糠咽菜大臣舍身殉国

一不是逃跑,是“巡幸”

二张之洞撒网擒唐

三李鸿章的病体,晚清的国柱

四覆国之下,安有完臣

第七章奇耻大辱: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一大臣们收到“死亡通知书”

二又要赔钱了

三七零八落的江山

四张之洞的变法

第八章国贫如洗奢华依旧

一回鸾:慈禧之幸,小民之哀

二李鸿章在条约上吐了口血

三人非物是,奢华依旧

第九章1908:前仆后继黄泉路

一还算满意的七十大寿

二立宪也许是个好办法

三袁世凯也喜欢立宪

四死者长已矣,存者且偷生

第十章1911:喋血黄花岗

一一再失败,一再冒险

二摄政王遇刺事件

三“红龙计划”和“革命公司”

四最艰巨的工作筹钱

五愁看春云湿黄花

第十一章武昌:辛亥年的枪声

一收路,大清的自杀之举

二大乱者,救中国之药也

三总督是个泥菩萨

四“黎菩萨”说:“坚决去干”

第十二章革命之时:袁世凯的东山再起

一枭雄的本事

二袁世凯的重新崛起

三革命乎,报君乎,变局中的两难选择

第十三章平庸的英雄和英雄的英雄

一平庸者和失败者的联手

二袁世凯与革命军的微妙关系

三汉阳,弄权的砝码

第十四章袁世凯整军再战大总统宣誓就职

一中国没有华盛顿

二隆裕哭了

三半路冲出个孙中山

四大总统宣誓就职

第十五章1924:最后的皇权

一又败在了缺钱上

二袁氏逼宫

三强人宿命

四“辫帅”不帅

五从此后,中国再无皇帝

附:18941924年中国大事索引

前言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1924年宣统皇帝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其间的30年对满清皇室而言如白驹过隙。就在冯玉祥的革命军逼宫之前,溥仪还在过着“不知东方之既白”的日子。但这30年于中国,却是苦难的30年,也是大变革的30年。尽管在很长时间里,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都排斥变革,认为完美无缺的自己并不需要做什么变化。甲午战争彻底击碎了中国人的上国梦,让中国人痛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逊色于外国的并不仅仅是长枪和大炮。紫禁城内外都响起了“求变革”的声音。那些“西体不如中体”的自我安慰已经经不起现实的考证。几千年来,中国一直奉行着君主专制的皇权政治,甚至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中国这样强大的皇权。从公元前221年开始,皇帝就是中国的最高权威。但是起初,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中国的积弱就起于那个只手遮天的皇权。背负着封建色彩的知识分子们也顺其自然地将强国振邦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于是,1898年康有为等知识分子上书光绪,要求立宪制,设议院,废科举,译新书,还要求兴工商,建军队,育新人。让康有为等失望的是,羸弱的光绪终究不是日本的明治天皇,中国的封建体制也比日本的强大和顽固得太多。戊戌变法在戊戌政变中匆匆收场,维新志士逃的逃,死的死,光绪本人也被幽禁在了瀛台。那个被世人称作慈禧的老太太在事实上坐主着中国江山,成为皇权的真正持有者。1900年,一个新世纪的开始,义和团以风卷残云之势横扫中国南北。他们高喊扶清灭洋,以为只要将那些和“洋”字沾边的东西从中国的土地上铲除殆尽,中国就能重回到往昔的安宁之中。可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仍以悲剧收场,他们誓死要“扶”的清政府,已油尽灯枯。那个以强硬著称的慈禧在洋人们的威逼下,一面出逃紫禁城,一面下令剿杀义和团,直到《辛丑条约》签订后,才战战兢兢地重回京城。慈禧违心地说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她感觉到民心的离散,皇权的不稳,她试图用主动改良,来挽救大清江山,她颁布了变法上谕,派大臣巡游各国考察宪政。她也发现,英国之强不在于维多利亚女王有多聪明,而在于它有个才人云集的议会。可是,这作为自救的新政,于巩固大清衰微的皇权而言,已经太晚了。已经有中国人醒悟到,皇是皇,国是国。皇权无以挽救中国,皇权是中国的病根。革命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1908年光绪、慈禧先后驾崩,年幼的溥仪登上皇位。强主去世幼主新立,清王朝的统治阶层已分崩离析,这正是革命的大好时机。“反帝必先反清”的理念宣扬起来,茁壮成长。长沙发生了暴力抢米事件,莱阳出现了抗捐起义……革命浪潮滚滚袭来,武昌起义爆发了,绵延2000多年的皇权政治在转瞬间灰飞烟灭。1912年2月,宣统逊位。中国人丢开了皇帝立起了总统。三权分立、契约政府、民主选举、议会共和……一系列新鲜的政治名词纷纷登场。大清帝国变成了中华民国,革命者孙中山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但是,那些取自西方的共和思想、政治制度,真的能在中国扎下根么?立新并不比革旧容易,新成立的政府使尽浑身解数为中国更换新貌。它废除主奴身份,取消原清朝法律中所有关于“贱民”的条令,却除不尽中国人忠君效主的情愫。它剪了国人的辫子,却剪不断国人的传统情结。它鼓励工商,振兴农业,可在列强横行,战乱频发的动荡时局下,中国的国力仍疲弱不堪。临时政府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也让民主思想在中国得到更广泛地传播。但这些还不足以让中国真正地脱胎换骨,涅槃重生。大清的皇帝妃子们还好端端地住在紫禁城里,他们似乎并不相信“大清王朝已成历史”,每天还会有臣子去给溥仪请安。而革命家孙中山还未来得及奠定好共和的基础,就被野心家袁世凯顶替了职务。袁世凯一点点地侵吞着革命果实,试图将民国政府改造成绕着他袁世凯起舞的小朝廷。孙中山联络革命党掀起了讨袁之战,结果讨袁不成,反倒为袁世凯所讨。在镇压完那些不驯服的声音后,袁世凯开始大摇大摆地复辟帝制,在1915年12月宣布建立中华帝国,定元洪宪。他搬到了紫禁城里,和逊帝溥仪开始了“同一屋檐下”的生活。但是,袁世凯并未察觉,中国已经回不到往日的皇权岁月里去了。在他称帝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浙江、陕西都宣布独立,并组织人马一股脑地向他冲来。练兵起家的袁世凯,被这排山倒海的反帝制队伍吓坏了,在1916年3月22日,被迫取消帝制。他被赶下了执政台,并为千夫所指,他在落寞中一病不起,终是一命呜呼。袁世凯的失败并不能震慑住那些揣着皇帝梦的野心家。黎元洪在袁世凯下台后当起总统,和总理段祺瑞展开恶斗,不想惹来了一心复辟帝制的张勋。张勋拖着辫子,率数千人马开进北京。他匍匐在溥仪脚下,发誓帮溥仪夺回江山。紫禁城在这时也似乎现出几番兴隆的迹象,还是个孩子的溥仪把恢复大清当成己任,在帝王教育的熏陶和一帮老臣地教导下,他坚信“帝制并非不可为,百姓要的却是旧主”。不过,张勋明显辜负了溥仪的希望,他的“辫子军”在反复辟力量的打击下,迅速崩溃。张勋本人也跑到外国使馆逃命去了。绵延2000多年的皇权政治并不会在一朝一夕间消失,辛亥革命后有袁世凯的“洪宪帝制”,“洪宪帝制”后又出现了“辫子军”。只是,它们一个比一个不成气候。历史的变迁轨迹逐渐分明起来。张勋复辟失败后,紫禁城依然没有放弃恢复皇权的努力。它不断在那些曾声称要效忠大清的民国要人身上找寻希望,从康有为到徐世昌,从徐世昌到吴佩孚,但这些人或无力,或无心,都没能给它实质性的帮助。大清的王公贵族们组织起了宗社党,也想用起义的方式重建皇权,到头来,依然一无所获。民国政府内的权力斗争让人们暂时忽略了紫禁城的“小动作”。可好运并不会一直伴随着紫禁城。一个叫冯玉祥的军阀发现了溥仪的“雄心壮志”,他先是带兵冲进北京,赶走了靠贿选当上大总统的曹锟,然后又着手修订清室优待条件,命令手下鹿钟麟“请”溥仪出宫。在鹿钟麟“炮轰紫禁城”的威胁下,溥仪极不情愿地离开了自己生活了10多年的家--中国封建时代的最高权力象征--紫禁城。从此后,紫禁城里没有了皇帝,中国也再无皇帝。从1894到1924,在复辟与反复辟中,英雄与国贼并起,先驱者和保守者迭出,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浸染着悲剧色彩,可将他们的悲剧穿在一起当作一整幕戏,又会发现,这幕戏却并不是悲剧。历史可以很残酷,历史又前向而行,个人的悲剧后面是时代进步的希望,溥仪离开紫禁城时,并没有谁喊着“扶清”口号前来相助。那时,并非所有中国人都能理解孙中山等革命者的苦心,可这些人毕竟开了中国现代化之先,让后来的人可以顺着这“现代化”的命题,将历史演绎下去。就是在他们一次次失败的起义、革命、运动中,皇权政治风光不在。从1894到1924,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的大变革时代。

内容摘要: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1924年宣统皇帝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其间的30年对满清皇室而言如白驹过隙。就在冯玉祥的革命军逼宫之前,溥仪还在过着“不知东方之既白”的日子。但这30年于中国,却是苦难的30年,也是大变革的30年。尽管在很长时间里,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都排斥变革,认为完美无缺的自己并不需要做什么变化。甲午战争彻底击碎了中国人的上国梦,让中国人痛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逊色于外国的并不仅仅是长枪和大炮。  从1894到1924,在复辟与反复辟中,英雄与国贼并起,先驱者和保守者迭出,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浸染着悲剧色彩,可将他们的悲剧穿在一起当作一整幕戏,又会发现,这幕戏却并不是悲剧。历史可以很残酷,历史又前向而行,个人的悲剧后面是时代进步的希望,溥仪离开紫禁城时,并没有谁喊着“扶清”口号前来相助。那时,并非所有中国人都能理解孙中山等革命者的苦心,可这些人毕竟开了中国现代化之先,让后来的人可以顺着这“现代化”的命题,将历史演绎下去。就是在他们一次次失败的起义、革命、运动中,皇权政治风光不在。从1894到1924,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的大变革时代。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最后的皇权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33651305
《最后的皇权》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合肥出版单位安徽教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最后的皇权是安徽教育出版社于2008.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91.2 的主题关于 君主制-研究-中国-1894~1924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