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4.0
2007年11月2日~15日,中国作家李锐应邀参加“第17届开高健纪念亚洲作家讲演会”,在日本大阪、东京、仙台、函馆四地作讲演。本书辑录讲演“中国与我的文学道路──双向的痛苦煎熬”,作家与毛丹青的数次对话,以及二人旅日期间的多篇随笔、杂感,展现了作家一以贯之的对本土中国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辨,对当代汉语写作的自觉思考与探索。
卷首语日常,那一些细节
序言日本的隐私
随笔一
李锐东京讲演会现场记录
随笔二
李锐毛丹青对话(一)传统是活的
李锐毛丹青对话(二)鲁迅:中国文化向死而生的里程碑
附录一幻灭之痛
随笔三烧梦
李锐.毛丹青对话(三)我所有的故事就像升起来的白雾群
随笔四海浪让我想起了两个传奇
李锐.毛丹青对话(四)口语是汪洋大海:叙述就是一切
附录二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自己
外一篇一位日本汉学家与我的交往
后记时空置换文学远行
前言
从太原坐五十分钟飞机到北京。从北京坐将近三小时的飞机到关西机场。然后,再坐一个小时的机场大巴进城。汽车开上高速路的时候已经到了下午。初秋的大阪比太原暖和得多,西斜的阳光烤热了脸边的车窗,有些疲惫的眼睛渐渐淹没在大阪望不到边的楼群里。汽车,飞机。飞机,汽车。一路所见,无非都是柏油路,航空港,和没完没了的高楼大厦。然后,就是如我一样挤在汽车和飞机里来去匆匆的人群。再然后,就是那个在无数次旅行中被无数次证明过的经验:现代化的大都市都是相同的,渴望看见不同,那不过是眼睛的幻想。
在酒店似曾相识的“标准间”里放下行李,领路的毛丹青先生问我,怎么样,想去吃点什么?我说,第一次到日本,当然要吃日本菜。他笑笑,那好,一会儿有个大阪本地的朋友要过来,他是“大阪通”,咱们问问他大阪什么地方的饭馆最地道。于是,跟着那位“大阪通”先生在楼群和车流中七拐八拐,我们走进一条窄窄的小巷。巷口的墙壁上钉了一块街牌,红底白字写着:法善寺横丁。丹青告诉我,日语的“横丁”就是小巷、小胡同。法善寺小巷两边都是精心打理的小店铺,干净、别致、精巧,每间店铺的门前都挂着鲜亮的招牌和各种形状的灯笼,密密麻麻的,给整条小巷镶满了精致的日本风情。丹青开始兴奋起来,看见了吧?看见了吧?这都是最地道的日本味儿。我笑而不答,跟着他们慢慢走。有过那些被无数次证明的经验,我知道什么叫现代大都市吸引观光客的旅游产业。说到底,全世界的柏油马路、高楼大厦和全世界的旅游产业都是一种东西,它们都有点类似酒店里的那个“标准间”。希望在全球化的“标准间”里得到意外和惊喜,根本就是痴人说梦。用北京话说,那叫“你有病”。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百多年的“脱亚入欧”,早已经进入发达国家的标准,或者说早已经“进步”到彻底完成了全球化。大阪的工业规模仅次于东京,是整个日本西部的经济中心。一个在水泥楼房里过了大半辈子的城里人,当然懂得什么叫“经济中心”;作为一个在世界各地旅游过的人,我早已经懂得怎么做才能愉快舒适,早已经懂得打破标准就等于自找苦吃。我的旅游常识告诉我,要想看日本真正的古典和传统,你得去奈良和京都。反正吃晚饭的时间还早,我们不慌不忙地溜达,不打算观光,也不打算购物,东问问,西看看,说好了,要找一家地道的日本火锅店。
浑然的散漫之中,只是觉得小巷很窄,窄到汽车开不进来。小巷很深,深到远远隔开了城市的喧嚣。在又窄又深的小巷里信步而行,不经意间,四周升起了暮色,接着,在小巷越来越浓的暮色里亮起了灯盏。因为还有落日最后的余辉,那些灯光不但没有照亮黑暗。反倒把沉沉暮色弄得模糊而又迷离。在深长迷离的暮色中,我不知道自己正在走近一场意外。
几经选择,我们终于看好一家叫做“角力茶家”的火锅店,老板娘介绍说,这是相扑的大力士们专门要吃的那种火锅。从火锅店出来没走几步,“大阪通”先生随手一指说,看,这就是法善寺。石头铺成的路面湿漉漉的,在稍微拓宽的石头路旁有一片小小的空场,空场的后面静静地矗立着一座庙宇,凝重的暮色给庙宇平添了几分古旧和巍峨。庙门前的街沿上。垂首合十站立着一位化缘的和尚。接着。视线一转,我猛然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场景:
隔着窄窄的街巷,在法善寺大门对面的街角里有一座石柱瓦顶的亭子,亭子里供奉了一尊手托宝塔的神像。亭子的瓦檐下悬挂了一圈纸灯笼,昏黄的灯光映衬出灯笼上漆黑的墨字:“不勤明王”。丹青告诉我,这是“地藏尊”,类似中国的土地神。在日本,神佛不分家。所以也可以说这是一尊石佛。可是不知为什么,这石头的神像周身上下长满了碧绿的苔藓,不但如此。连同神像的石座和他面前的两个童子也都被青苔包裹得严严实实,一眼看上去,简直就是三尊绿蓬蓬的草佛。走遍世界,进过无数的庙宇、教堂、石窟,看过无数的佛像、神像:木头的,石头的,金属的,泥塑的,画布上的,甚至包括用丝绸刺绣出来的,但是我真的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神像。一时惊讶得不知所以。石头上边怎么可能长得出草来呢?而且又怎么可能长得如此饱满蓬勃呢?记得小时候看过的童话故事里,漂亮如天仙的姑娘在拒绝不中意的求婚者时,常常会说出一句斩钉截铁的誓言:“要想让我嫁给你,除非江河倒流,石头开花!”可是,眼前的石头们真的开花了!纤细的草叶们簇拥着,交错着,绿盈盈的,在灯光下晶莹剔透,如花似锦。
很快我就有了答案。
神像前陆陆续续聚集起了人群,白发苍苍的老人,互相依偎的年轻人,领着孩子的妈妈,其间还夹杂着不少打了领带拎着提包的上班族,大家很自然地排好队,耐心等着前面的人。我看见,每个人在祭拜之前,都先用一只水瓢在神像前的水桶里舀水,把清水一瓢一瓢泼洒到神像身上,然后再双手合十,低下头来虔诚地敬拜祈祷。静静的暗影中,每个人都重复着同样的动作。看得出来,正是下班回家的时候,巷子里没有成群结队的观光客,来佛前祭拜的都是住在这个城市里的普通人。一天的忙碌结束了,在卸下身上的疲惫之前,先来拜拜佛,把自己的希望和烦恼寄托在清水泼洒后的默念之中。这样的祭拜,就和吃饭穿衣一样,普通到不能再普通,只不过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些石头上的青苔,就是被这一瓢又一瓢的清水滋养出来的。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干百万次泼洒,干百万个祈祷。在永不停歇的凡俗的祈祷中聚沙成塔,古老的传统就是这样生长在今天的,瞬间的泼洒就是这样变成永恒的,不可能就是这样变成可能的,“无”就是这样变成“有”的,石头就是这样开花的。
昏暗中那支静静移动的队伍,给人的感动深长而又迷离。
我也随着走上去,把自己的清水和祈祷泼洒在蓬勃的青苔上。
我一向不大相信所谓“缘分”,不相信也并没有特殊的理由,只是觉得它已经成了一种太轻易的借口,任何巧合都可以被拿来说成是缘分。在我看来,缘分不仅仅是一种意外的相遇和获得,更是一种意外的心领神会。那一刻,沉浸在暮色中,我忽然意会到,自己平生第一次到日本,第一次在日本的街头漫步,就来到大阪的法善寺,就走进了法善寺门前这条又深又长的小巷。在暮色沉入黑夜的片刻之间,我无意中看见了日本的隐私,看见了日本拒绝被标准化的民间信仰,看见了日本一种生生不息的传统,看见了日本人并不拿出来给别人“观光”的自己的生活。
我忽然意会到,在这个傍晚即将被黑夜淹没的片刻里,自己在偶然间得到了一次真正的意外。
西元2007年12月2日傍晚写
12月16日,改定于草莽屋
后记
时空置换文学远行
对当代中国文学的观察,我有两副眼镜,一个是自己本来就戴着的,有空儿读小说,跟作家聊天儿,天南地北,属于非常直觉的,都算;还有一个就是日本的文艺时评,通过邻邦的报道评论,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领悟一些意外的道理。其实,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儿。用学者的话说,这叫“异文化之间的交往”。比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先生2002年私访莫言家乡,在从青岛返回北京的飞机上,我看他不停地写着什么,于是就问他:“是随感么?”
“不是的。”他摘下眼镜回答我说,“我在写信,写给美国的一位知名学者,我们正在报纸上写一封公开书信,反对美国打伊拉克。”
“在中国写是不是很有意义呢?”我带了一些猜测问他。大江先生点点头,连说:“是的,是的,没错儿。”
回到日本以后,过了一个多月,我在《朝日新闻》上读到了大江先生的公开书信,他一开头是这样写的:“萨义德先生,我访问了中国山东省的农村,访问了在那里出生成长的作家莫言。”(《朝日新闻》2002年3月12日第17版)接下来,他把当时在中国农村过春节的感受也写到了。据我的头一副镜子的观察,大江先生想说自己在亚洲,而且是非说不可的那么迫切地说。
萨义德(EdwardW.Said)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之一。1935年出生于耶路撒冷,后来移民美国,1963年起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03年因患白血病在纽约去世,这一年是大江先生在报上发表公开书信的第二年。
自从这以后,我逐渐发觉时空的置换对于一个文学家来说也许是重要的,因为由此产生的所想所思未必是文学家本人预先设想好的,往往是一个触景生情的过程。换句话说,打破本土与异域的界限,应该通过文学呈现出来。
于是,得此启发,我在2004年底策划了《莫言.北海道走笔》,第二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制作出版了一本大型图文书。
2007年的春天,我从日本经由北京转机飞往太原,目的是拜访作家李锐。记得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供职的时候,有一次跟当时的文学所所长刘再复先生请教当代中国文学的问题,记得非常清楚的是他劝我读李锐的短篇小说集《厚土》。后来,我读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后来我移居了日本,很长一段时间疏远了中国文学。
不过,时运回转,一双看不见的手把我一下子扭了过来。八年以前开始弃商从文,而且作为用日语写作的中国人,出版的第一本日文书不是小说,而是一部游记:一个随时都在进行时空置换的细腻过程。在太原,我跟李锐谈了这些。谈了这次出版的策划,很快得到了他的赞同与支持。跟莫言、苏童这些作家一样,他们对我策划的支持其实已经成为我追赶中国当代文学的一大动力。
李锐访问日本是在2007年的秋天,但实际上,他与我的出版策动从当年的春天就开始了,更准确地说,这个策动的始发地是山西省的太原。
访日期间,李锐跟一批日本的汉学家进行了直接交流,京都大学竹内实名誉教授、佛教大学吉田富夫教授、神户外国语大学佐藤晴彦教授、关西大学秋野修二教授、日本大学近藤直子教授、法政大学大石智良名誉教授、中央大学饭冢容教授、早稻田大学千野拓政教授等等,每次交流的现场都有一股浓郁的“文学越境”的气氛。另外,访日期间的具体行程安排是由国际交流基金的日比谷美纪子小姐承担的。专此,一并致谢。
2008年春节
日本神户市
2007年秋天,由旅日作家毛丹青先生策划以及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邀请,中国著名作家李锐先生首次访问了日本,并分别在大阪、京都、东京、仙台和北海道做了题为《中国与我的文学道路》的系列讲演,受到广泛好评。同时在旅途上,两位中国作家多次交谈,其中很多内容涉及日本文化,引人入胜。本书是此次访问中系列讲演的文稿。 那一刻,沉浸在暮色中,我忽然意会到,自己平生第一次到日本,第一次在日本的街头漫步,就来到大阪的法善寺,就走进了法善寺门前这条又深又长的小巷。在暮色沉入黑夜的片刻之间,我无意中看见了日本的隐私,看见了日本拒绝被标准化的民间信仰,看见了日本一种生生不息的传统,看见了日本人并不拿出来给别人“观光”的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