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9.0
本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也就是认识和防治温病的学说,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总论
绪论
一、温病学的性质、内容和地位
二、温病学的发展概况
(一)战国时期至唐代——温病学的萌芽阶段
(二)宋、金、元时代——温病学的成长阶段
(三)明清时代——温病学的形成阶段
(四)民国时期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三、《温病学》内容结构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和特点
一、温病的概念
二、温病的特点
(一)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二)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三)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四)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三、温病的范围和分类
(一)温病的范围
(二)温病的分类
四、温病与伤寒
(一)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联系和区别
(二)温病与狭义伤寒的证治区别
五、温病与温疫
(一)温疫的含义
(二)温病与温疫在概念上的联系与区别
(三)前人对温病与温疫关系的认识
六、温病与温毒
(一)温毒的含义
(二)温病与温毒在概念上的关系
第二章 病因与发病
一、温病的病因
(一)温邪的概念
(二)温病病因学说的临床意义
(三)常见温邪的致病特点
二、温病的发病
(一)发病因素
(二)感邪途径
(三)发病类型
第三章 温病的辨证
一、卫气营血辨证
(一)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形成
(二)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理
(三)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
二、三焦辨证
(一)三焦辨证理论的形成
(二)三焦的证候与病理
(三)三焦证候的传变
三、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
第四章 温病常用诊法
一、辨舌
(一)辨舌苔
(二)辨舌质
(三)辨舌态
(四)温病舌诊注意点
(五)舌诊的现代运用
二、验齿
(一)牙齿润燥
(二)齿缝流血
(三)齿龈结瓣
三、辨斑疹、白痦
(一)斑疹
(二)白痦
四、辨常见症状
(一)发热
(二)口渴
(三)汗出异常
(四)呕恶
(五)胸腹不适
(六)大小便异常
(七)神志异常
(八)痉
(九)厥脱
(十)出血
五、温病诊法的现代补充
第五章 温病的治疗
一、温病的治则
二、温病治法的确立依据和运用
(一)确立温病治法的依据
(二)温病治法的运用
三、温病的主要治法
(一)泄卫透表法
(二)清解气热法
(三)和解祛邪法
(四)祛湿泄热法
(五)通下逐邪法
(六)清营凉血法
(七)开窍醒神法
(八)熄风止痉法
(九)滋阴生津法
(十)固脱救逆法
(十一)外治法
四、温病兼夹证的治疗
(一)兼痰饮
(二)兼食滞
(三)兼气郁
(四)兼瘀血
五、温病瘥后调理
(一)体虚未复
(二)余邪未尽
第六章 温病的预防
一、温病预防的意义
二、我国古代预防温病的成就
三、温病的预防方法
(一)培固正气,强壮体质
(二)及时诊治,控制传播
(三)预施药物,防止染病
各论
第七章 风温
【病因病机】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二)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则治法
(三)分型辨治
1邪袭肺卫
2邪入气分
3邪入阳明
4热人心包
5余邪未净,肺胃阴伤
【护理预防】
第八章 春温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二)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则治法
(三)分型辨治
1发于气分、营分
2阳明热炽
3热燔气营(血)
4热盛动风
5邪陷正衰
6热灼真阴
7邪留阴分
【护理预防】
第九章 暑温
【病因病机】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二)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则治法
(三)分型辨治
1邪在气分
2暑人心营
3暑热动风
4邪在血分
5暑伤心肾
6余邪未净,痰瘀滞络
【附】冒暑、暑秽
……
名著选读
附篇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修订。本教材分总论、各论、名著选读三部分。总论介绍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各论分别介绍四时温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和辨证论治;名著选读选编了《温热论》、《温病条辨》等的部分内容。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温病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35702555 《温病学》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长沙 | 出版单位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573 | 印数 | 3000 |
温病学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2.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254.2 的主题关于 温病学说-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