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0.0
本书是尚秉和发表对古籍易学书籍《焦氏易林》(作者为为汉朝易学家焦延寿)的研究心得。本书论述了《周易》、《左传》等古代文学中关于象数的种种看法和观点,并进行了详细的注解。
焦氏易诂
焦氏易诂凡例
六十四卦对象覆象表
焦氏易诂卷
叙意
焦《易》渊源
西汉《易》学至东汉已失传
居今日求西汉《易》诂只有
《焦氏易林》
西汉《易》至东汉失传之证
乾南
坤北
离东
坎西
震东北
巽西南
艮西北
兑东南
乾一
兑二
离三
震四
巽五
坎六
艮七
坤八
乾日
兑月
离星
震辰
坤水
艮火
坎土
巽石
东汉以前之言先天象
焦氏易诂卷之二
焦氏《易》旨之求索
以四说求《易林》知《易林》
本象对象常相通
知《易林》每用覆象
知《易林》用半象
知《易林》重中爻
《易林》用纳甲
《易林》用辟卦
焦氏易诂卷之三
《易林》说《易》之处:
《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乾坤《彖》阴阳合一
《屯》乘马班如:
《屯·六三》即鹿无虞
《蒙》卦辞用覆象
《需》利涉大川
《需·九二》小有言一
《讼》不利涉大川
《讼·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师比卦名
《师·九二》王三锡命
《小畜》密云不雨:
《小畜·九三》舆说辕夫妻反目
《小畜·六四》有孚血去惕出及
《象》日上合志:
《小畜》《归妹》《中孚》月几
望说:
《易林》独以震为子
《易林》以乾为顺坤为逆
《易林》以纯阳纯阴为凶相遇则吉
《易林》每用大象
《易林》乾坤之位有四
《焦氏易林》之平议
《易林》确为焦氏书
履虎尾及《彖》柔履刚
《履·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履》眇能视跛能履
《泰·初九》拔茅茹象
《泰·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泰·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泰·上六》城复于隍
同人卦名
《同人》利涉大川
《同人·九三》升其高陵
《谦·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谦·九三》劳谦君子
《谦·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
《豫·大象》殷荐之上帝以配相考说
焦氏易诂卷之四
《随·初九》官有渝用覆
《随·六二》爻辞回互说
《随·六二》系小子《九四》在道
以明《上六》王用享于西山象
《蛊》父母象
《临·九二》无不利
噬嗑卦名
《噬嗑》昔肉乾肺乾肉象
《剥》贯鱼以宫人宠
《复》崩来无咎
《复》出入无疾
《复·象》先王以至日闭关
无妄确诂
《无妄》天下雷行物与无妄
《无妄·六二》不耕获不萏畲则
利有攸往说
大畜卦名
《大畜》利涉大川
《大畜·九二》舆说辕
《大畜·九三》日闲舆卫
焦氏易诂卷之五
《遁·上九》肥遁象
《遁·九三》臣妾象
《大壮·初九》征凶有孚及象其孚穷也
《大壮·九四》壮于大舆之辕说
《大壮》羊象用中爻
《大畜·九三》上合志
颐卦名
《颐·象》君子慎言语节饮食
《颐·初九》灵龟象
《颐·六五》不可涉大川《上九》
利涉大川说
《大过·九二》枯杨生秭老夫得其女妻
《大过·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
大过死卦及为大象坎之证
《大过·上六》过涉灭顶
《坎·上六》。系用徽缦置于丛棘
《离·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离·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及
象日离王公也
《离·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
晋《六二》《九四》用中爻
《晋·六二》王母象
《明夷》用象为《易林》之法则
《明夷·上六》初登于天后人于
地用覆
《明夷·初九》有攸往主人有言
《明夷·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
《明夷》用中爻象独多
《家人·九三》家人嘀嘀悔厉吉
妇子嘻嘻终吝
《蹇·六二》王臣蹇蹇象,
《睽·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
《睽·上九》用对象
《解·六三》负且乘致寇至
焦氏易诂卷之六
《骺·象》后以施命诰四方
升南征吉
《升·初六》允升大吉及《小象》
上合志
《升·九三》升虚邑
《升·六四》王用享于岐山
《困》有言不信尚口乃穷
《困·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
《困·九五》劓刖象
井卦名说
《井·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井·九二》井谷射鲋饔敝漏
《革·九五》虎变上六豹变
《解·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庸之上
《损·大象》君子以惩忿窒欲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益·彖》木道乃行
《益·彖》其道大光
《损》《益》十朋龟《央》《骺》臀无肤说
《央·九四》闻言不信及象聪不明
《革·彖传》水火相息二女同居
其志不相得
《革·九三》革言三就《九四》改命吉皆用覆象
《革》己日乃孚说
鼎象说
《鼎·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及《象》日从贵j
《鼎·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
《鼎·九三》鼎耳革方雨亏悔
《鼎·初六》震子说
《震·上六》婚媾有言
《艮·彖》用中爻《九三》用中爻兼用对象说
《艮·彖传》用覆象
《艮·六五》言有序
《渐·初六》有言
……
秦皇焚书,不禁卜筮。易学在汉代得以发展,西汉易学始于田何,后有著名易学者盂喜、焦延寿、京房等数十家。汉易重象数,西汉焦延寿所撰(焦氏易林),被收录于(道藏)和(四库全书)
(焦氏易诂),是尚秉和注释(焦氏易林)后,意欲未尽而写的易学随笔和心得。《周易古筮考》前九卷,是作者从春秋至明清,两千多年来古代典籍中所存筮例所作的考证与研究,第十卷是作者自己筮例的归总。
(系辞)说:"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复,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定天下之象”,万物相杂而互变,必用象数断解吉凶。
(焦氏易林)开启易学象数之先河,未尽之处(焦氏易诂)补之,(周易古筮考)古筮例又可鉴之,实为今学象数者之大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