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5.0
对我们来说,市场绝不仅仅是学者们在书斋里争论的课题。毋宁说,在转型期,市场更是一个实践的对象。我们正在生产市场。生产市场这件事,使我们占据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学术位置:可以亲眼目睹各种各样的市场的生成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走出书斋,进入田野,对市场的诞生和发育做实地的、细致的观察和了解。
绪论:转型社会与转型社会学
社会学的市场概念
市场的诞生
纠纷与协议市场中社会规范的建构过程
商标的故事
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关系霸权”:对建筑工劳动过程的一项研究
社会的生产
“制度的形同质异”与社会团体的发育
以中国青基会及其对外交往活动为例
走向公民权
业主维权作为当代中国的一种公民运动
“强干预”与“弱干预”:社会学干预的两条途径
社会学与社会命运相依、生死与共。社会学作为社会本身的理论表达,必定要承担起“保卫社会”和“生产社会”的历史任务。在我们的转型情境中,后者显然更为现实,也更为迫切:我们首先必须有一个社会,而后才能保卫它。为了实现这个任务,社会学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应当成为苏格拉底理念中的“助产士”:抵御权力和资本的双重压力,探讨社会生产的真实途径,在可能的条件下,还要努力将理念化为行动,帮助社会破茧而出,尽快成长起来。 重建的中国社会学陷入一场深刻的悖论。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想象空间,社会学竟然没有能力提出振聋发聩的好问题;面对剧烈变动的社会现实,社会学也竟然缺乏恰当的理论和技术手段加以研究和测量。所以,现实情况竟是这样:人们在形成阶级分层的时代去研究职业分层,在频频发生社会冲突的时代去研究稳定结构;在制度变迁的时代去讨论“微小实践”;在劳动生产过程之外去研究劳工;面对底层社会的苦难却强调“价值中立”。这样一来,社会学就陷入了某种滑稽可笑的境地,甚至变形为布迪厄所说的,社会巫术”那一类的手艺:它借用科学的手段来遮蔽生活现实,麻痹人们的思想,但却绝不提供新的知识。【作者简介】 沈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系副主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科研处处长、《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主持推动了清华社会学讲义的编纂和出版工作。早期主要关注经济社会学的研究,近年来转向劳工。社会学和都市公民运动研究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