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5.0
民国时期的那段历史是诸多史学家和文学家关注的焦点。但是,将无形已逝去的民初历史的时空凝结在建筑、设施、人物、时间、杀戮、纵欲、权利之中,还原过去,彰显细节。用无比同情的心情回望民初那段历史,以事件和任务为线索,大量历史资料和图片,勾勒和再现矛盾纷繁、局面混乱的历史环境,进入袁世凯、孙中山、梁启超、毛泽东、蒋介石、胡适……的精神世界,向读者展现和“活”化一群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挣扎的人们,其中所纠集的转折、浮沉、悲喜、恩怨、可能和不可能构成了里面的人物在个人、国家、民族关乎存亡兴替的不同抉择中,带动着读者去领会和理解他们的痛苦、纠结和忧伤。正如作者在《序》中所说,“那些人不是消逝了的人,而是现实中的人,举手投足,都可以耳闻目见,或者说,这些人,就是我们自己,因为他们生命中的所有际遇与抉择,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的身上。”而作者又将这一切以散文的言路加以阐释,历史档案、小说细节、思想随笔、戏剧场景等在高密度的转化中使各种文体在作者创设的语境中浑然一体,使此书成为了撰写民初历史、人物、政治的众多书籍中拥有独特气质、文学意趣的“陌生化”的、能带给读者惊喜和享受的文学文本。
自序 滴血的宪政
那些人,不是消逝了的人,而是现实中的人,举手投足,都可以耳闻目见。或者说,这些人,就是我们自己,因为他们生命中的所有际遇与抉择,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的身上。
传奇一 迷宫,1911-1912
有人向袁世凯进言说,唐绍仪与孙中山是同乡,他们勾结紧密。每当唐绍仪进出总统府的时候,他们会指着唐的背影低声说:“看,今天总理又来欺负咱们的总统了。”
传奇二 子弹,1913-1914
宋教仁死前多日,谭人凤、陈其美和《民立报》记者徐血儿等人曾向他提醒了有关暗杀的消息,甚至准确地说出了杀人者的名字——青帮大佬应桂馨。
传奇三 天命,1914-1916
那天晚上,很少饮酒的袁世凯可能喝醉了。宴会后,有人听见他在大唱“孤王酒醉桃花宫”。但另一人说,他唱的是大登殿,声音最高朗的一句是——“我薛平贵也有今日一天!”
传奇四 残局,1916-1917
这两个在战场上通过望远镜对望的人,已经循着各自的来路进入民国,在民国这个巨大而复杂的棋盘上狭路相逢。在中华民国的第一届政府内,他们分别担任副元首和内阁总理(兼陆军部长)。
传奇五 歧路,1917-1918
我们无法知道梁启超看到公布的选举结果的时候的心情——他是会哭,还是会笑?只能从他的书信里查到,八九月间,他生了一次病,医生诊断为肋膜炎,微带肺炎。他的面色,一天比一天憔悴下去。
传奇六 呐喊,1917-1920
唯有绍兴会馆的周氏兄弟,对惨淡的现实没有抱丝毫的幻想,后来的历史证实了周氏兄弟的判断。随着《凡尔赛和约》的签订,所有的希望再度化作绝望与悲愤,有人还割破手指,写了血书。
传奇未完 选票,1923-1949
蒋介石兴犹未尽,再请胡适吃饭。席间,胡适送给蒋介石一本书,是他自己写的《淮南王书》,希望蒋介石能留意《淮南王书》中“无为主义的精义”,做一个能开放视听、尊重民意的“虚君”。
参考文献
《民国的忧伤:民国初年的宪政传奇》以无比同情的心情回望民初宪政那段历史,回望那些在民初的混乱局面中为实现宪政梦想而努力挣扎的人们,领会和理解他们的痛苦和纠结。他们的功绩,丝毫不逊于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只是在以革命为主导的历史叙述,没有给他们一个合适的地位。
那些人不是消逝了的人,而是现实中的人,举手投足,都可以耳闻目见,或者说,这些人,就是我们自己,因为他们生命中的所有际遇与抉择,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的身上。
学者作家祝勇以新散文代表作家的笔力和学者的知识结构,把民国的历史做一次彻底的重构。让我们清晰理性地知道,清末的积重难返,不会因革命的成功而有所改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现代的国家架构,建立了多党政治的平台,却不等于就此建立了现代的民主制度。一个对话的、调和的、服从的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这是我们今天读《民国的忧伤:民国初年的宪政传奇》的根本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