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价值论
公共价值论封面图

公共价值论

汪辉勇, 著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8.0

书籍简介: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完整、准确地介绍公共价值的含义。作者认为,公共价值是指客体的公共效用,主体的公共表达,以及以公益为导向的普遍规范。第二,对公共价值生成的基础、条件和前提进行探讨。作者认为,物的公共性是公共价值生成的客观基础,人的公共理性是公共价值生成的主观条件,社会公共领域是公共价值生成的社会前提。第三,对有效实现公共价值的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探讨。作者认为,公共治理是实现公共价值的理想途径,心性修养是实现公共价值的重要方法,科学、民主、法治是实现公共价值的不可或缺的手段。本书针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所面对的公共问题,深入展开公共价值探析,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作者介绍:

汪辉男,男,1962年出生,湖南岳阳人,东莞理工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教授,哲学博士。出版专著2部:《价值学研究》《公共管理文化研究》。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国家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书籍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及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基本思路及结构安排

四、本文可能具有的新意

第二章 公共价值的含义

一、客体的公共效用

二、主体的公共表达

三、规范的公益导向

第三章 公共价值凸显的现代背景

一、个人主义危机

二、合法性危机

三、全球化危机

第四章 公共价值的客观基础:物的公共性

一、“公共”以及“公共性”意涵

二、公共物品理论对物的公共性的发现和揭示

三、物的公共性是公共价值生成的客观基础

第五章 公共价值的主观条件:公共理性

一、公共理性是享有平等自由权利的公民的理性

二、公共理性是公共推理或公共辩谈的理性

三、公共理性以公共利益为目标

四、公共理性是生成公共价值的主观条件

第六章 公共价值的社会前提:公共领域

一、公共领域是众多主体共在的社会空间

二、公共领域是公共利益存在的社会空间

三、公共领域是公共理性运思的社会空间

四、公共领域是产生公共价值的社会空间

第七章 公共价值与公共治理

一、公共价值的实现与组织管理

二、公共价值实现的政府管理途径和公共管理途径

三、公共价值实现的理想途径:公共治理

第八章 公共价值与心性修养

一、公共价值不离心性

二、心性修养为公共价值打造主体

三、公共价值为心性修养提供目标和条件

第九章 公共价值与科学、民主、.法治

一、公共价值与科学

二、公共价值与民主

三、公共价值与法治

附录一 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

附录二 也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

——兼与陈庆云等同志商榷

附录三 公共利益的本质及其实现

附录四 用“公共价值”而不是“普世价值”解决价值共识问题

附录五 当代公共行政的主要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公共价值论》介绍到公共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和达成主体目的所具有的公共效用(客体的公共效用);是一定共同体的人们对其内在尺度的共识及其表达(主体的公共表达);是人们在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中,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评价、选择和改造所使用的普遍性规范(以公益为导向的普遍规范)。公共价值是客体的公共效用、主体的公共表达和公益导向的普遍规范三者的统一。
  公共价值问题凸显出来,以现代社会为背景。因为在现代社会出现了个人主义危机、合洳}生危机和全球化危机,使人们意识到了公共价值的存在,意识到只有通过重建公共价值,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危机,实现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
  公共价值以物的公共性为客观基础。物的公共性是在“主客二分”和“主体一主体”关系中产生、呈现的;物的公共性是由公共物品理论发现和揭示的,它主要包括消费过程中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物的公共性虽然具有相对性,随人类社会的情境不同而不同,但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和基础性。
  公共价值以公共理性为主观条件。公共理性是享有平等自由权利的公民的理性,它以公共推理和公共辩谈为手段,它的目标是公共利益。公共理性不仅仅是一种思维能力,而且是一种道德能力。
  作为一种道德能力的公共理性实质上就是公共价值,它在几乎所有的本质特征上与公共价值是一致的。而公共价值的生成与实现实际上也离不开公共理性,没有平等自由的公民,没的公共推理和公共辩谈,是无所谓客体的公共效用、主体的公共表达以及公益导向的普遍规范的,即无所谓公共价值。。
  公共价值也以公共领域为前提。公共领域是不同主体共在的社会空间,是存在公共利益的社会空间,是公共理性运思的社会空间,因此也是产生公共价值的社会空间。公共领域必将产生公共价值,而公共价值也只有可能在公共领域中产生。因为没有公共领域,也就意味着没有共同生活、没有不同主体同时在场、没有公共利益,甚至于没有公共理性,当然也就无须公共价值,也不可能产生公共价值。但公共领域一旦存在,公共价值也将应运而生。
  公共价值的实现以公共治理为理想途径。公共价值实现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要求公众共同付出,因而要求对公众行为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人类有史以来对公众行为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方式可以概括为三种:政府管理方式、公共管理方式和公共治理方式,相应地人类实现公共价值的途径也区分为政府管理、公共管理和公共治理三种途径。政府管理重统治职能、轻公共职能,重确立权威、轻控制权威和运用权威,导致“政府失灵”,其实现公共价值的质量和效率很低;公共管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失灵”问题,政府管理最核心、最根本的理念依然如故,全面拓展公民自由、提升公民价值、真正实现公共价值的诉求仍然得不到充分有效的满足;公共治理因其具有公共性、公开性、公平性、有效性、法治性、民主性、多元性、互动性等特征,超越了公共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政府失灵”问题,从而成为实现公共价值的理想途径。
  公共价值的生成与实现离不开心性修养。公共价值是公众的价值,是公众的价值共识,是公众共享、共建的价值。要促进或推动公共价值的生成与实现,就必须营造一种团结合作、齐心协力的和谐氛围。这要求公众有一定的觉悟水平和自律能力。而人的觉悟和自律能力,只有通过心性修养才可能产生或者改善。因此,公共价值的生成与实现离不开公众的心性修养。同时,公共价值也为心性修养提供目标和条件。
  公共价值的实现以科学、民主、法治为有效手段。科学为公共价值判断和公共价值选择提供依据,以确保公共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正确性;民主是形成公共价值共识的前提条件,是实现公共价值的力量源泉;法治是一种蕴含着诸多社会价值的综合性观念,其与科学、民主之间存在着不可割裂的逻辑关联。法治的形成和展开与实现公共价值具有一致性,法治有利于公共秩序的形成,法治有助于提高实现公共利益的效率。

编辑推荐:

《公共价值论》认为,物的公共性是公共价值生成的客观基础,人的公共理性是公共价值生成的主观条件,社会公共领域是公共价值生成的社会前提。这是一个有新意的概括:价值学研究者一直未曾关注公共价值,更不可能对公共价值的生成问题有所探讨;而近年学术界有关公共性、公共理性、公共领域的研究也未曾与公共价值联系起来。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公共价值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5020070
如需购买下载《公共价值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合肥出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公共价值论是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于2014.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035 的主题关于 行政管理-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