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15.0
本书分为十三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从分配价值论、分配与积累、分配与管理劳动、分配的公平效率观、资本主义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国际分配等方面,对分配理论和分配实践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第一章分配与价值
第一节影响分配的诸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节传统价值理论下的分配困境
第三节技术价值论下的价值创造
第四节技术价值论下的分配正义
第二章分配与积累
第一节社会产品剩余与积累对象
第二节直接积累和间接积累的区分与积累来源
第三节扩大再生产的范围与积累的用途
第四节关于积累范畴的定义
第三章分配与管理劳动
第一节资本家管理是否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第二节从社会劳动过程的一般性质看
第三节从社会劳动过程的特殊性质看
第四节对资本家管理的二重性的三点认识
第四章分配的公平与效率
第一节公平与效率并非根本对立
第二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本质规定
第三节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第五章主流经济学的效率公平观
第一节效率是否决定公平的产生
第二节公平是否会损害效率
第三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否不能改变
第六章关于“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第一节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公平
第二节国民收人再分配注重公平与效率
第三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与公平、效率并重
第七章初次分配公平与“唯效率论”公平
第一节“唯效率论”公平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公平观
第二节“唯效率论”公平观不符合社会主义公平效率观的要求
第三节“唯效率论”公平观不能用来指导解决我国初次分配不公平问题
第八章邓小平的分配公平思想
第一节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公平观
第二节邓小平的效率观
第三节邓小平的公平效率观
第九章资本主义分配: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
第一节无产阶级的生活水平低于社会一般发展水平,是无产阶级贫困化的主要标志
第二节偏离无产阶级生活水平低于社会一般发展水平这个主要标志,难以说明无产阶级贫困化
第三节抓住无产阶级生活水平低于社会一般发展水平这个主要标志,才能说明无产阶级贫困化
第十章社会主义分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第一节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模式与非劳因素
第二节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非劳因素
第三节非劳因素作用的二重性及其对策思考
第十一章全面建设小康时期的分配观
第一节建设总体小康时期的效率公平观
第二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公平效率观
第三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公平效率观的对策思路
第十二章国际分配:穷国与富国同工不同酬问题研究
第一节穷国与富国同工不同酬问题的提出及讨论
第二节《资本论》对穷国与富国同工不同酬的解读
第三节穷国与富国同工不同酬问题讨论的几点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从分配价值论、分配与积累、分配与管理劳动、分配的公平效率观、资本主义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国际分配等方面,对分配理论和分配实践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学术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学理论教学的辅助资料,也可供理论研究机构、宣传部门作为学习与研究的参考资料。 分配总是以一定的价值论为依据的,本书提出了技术价值论,从历史与社会两个维度综合考虑了价值形成问题,力图为合理的再分配提供依据。 分配首先是国民收入积累与消费的分配,本书对积累的对象、来源及构成、用途作了说明,提出了积累范畴的新定义。 管理要素的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要素分配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书对资本家管理是否具有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属性进行了学术探讨。 在分配的公平效率观上,本书提出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本质规定的观点;对初次分配是否要同时注重公平,再分配是否要同时注重效率进行了学术探讨;提出并阐明了初次分配公平并非“唯效率论”公平”,仍然应从社会公平角度认识的观点;批判了主流经济学的效率公平观,阐明了效率不能自动产生公平,公平损害效率是伪命题的新观点。 本书从社会主义起点公平、社会主义分配公平和社会主义结果公平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公平观及其公平效率观。 在资本主义分配理论上,本书对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无产阶级是否贫困,主要衡量标志不是无产阶级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下降,而是无产阶级的生活水平。 在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上,本书研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异化,提出了按劳分配中的非劳动因素问题;从腐败与我国经济转型时期贫富两极分化关系的新视角,分析了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分配问题,提出了遏制我国贫富两极分化的发展势头的新思路;分析了我国在建设总体小康时期,形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指导原则的特殊原因和特定历史背景,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根据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本质规定,确定和实行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的公平效率观及其原则。 在国际分配理论上,本书依据政治经济学关干工资本质理论、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理论、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理论,对理论界讨论至今无定论的,何以穷国和富国同工而不同酬的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作者简介】 李福安,男,湖北武汉人,1954年出生。湖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系主任。长期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主持及合作完成《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公平调节初次分配问题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公平和效率问题研究》等省教育厅、省科委科研项目6项;在《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当代经济研究》、《社会主义研究》、《生产力研究》、《中国改革》、《现代企业导刊》、《企业管理》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近60篇,其中有数篇论文分别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8《世界经济》、F10《国民经济管理》、F11《理论经济学》、F1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A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生平事业著作研究》、G4《高等教育》全文转载;合著与参编专著、教材4部;获黄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黄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和省委宣传部、省社科院、省经贸委等省厅级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五项。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分配论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1442142 《分配论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成都 | 出版单位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96 | 印数 | 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