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
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封面图

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

胡奇光,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考察了自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以来,迄至明末清初我国文化思想转变之际,语言艺术发展演变的历程。探索古代语言艺术的种种,永远处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的过程中。作者抱着“温故而知新”的态度,以时代为经、文学样式为纬,以探索语言美的创造为主线,去展示我国古代语言艺术演进的历程。作者对刘勰、杜甫、韩愈、金圣叹、李渔等我国古代语言艺术大家之语言美做了深入研究,在发现美、欣赏美、借鉴美的过程中,每每让我们有会心一笑、豁然开朗之感。

作者介绍:

胡奇光,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1962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同年考入该系研究生,师从吴文祺教授攻读一般语言学专业,重点研究中国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1965年毕业留校任教。1993年晋升教授,增列为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传统语言学、汉语文艺语言史的教学与研究。专著有《中国小学史》、《中国文祸史》、《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合著有《尔雅译注》等,合编有《中国古代名句辞典》等多种。

书籍目录:

导言

“语言艺术”——语言美的基本法则——“本土语言的美的资源”——古代语言艺术研究的特色

第一章 先秦时代

一、“言以足志”与“言不尽意”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孔子的“辞达”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中和准则——老子与语言辩证法——言不尽意与立象尽意

二、散文语言两巨匠

孟子的论辩要诀——“言近指远”——不可言传与可以言论——庄子独特的语言风格——尚通脱——虚拟的“寓言”“重言”——机变的“卮言”

三、荀子论“言语之美”

“白圭无玷”——言语之美与真、善——“言语之美”的双重涵义——言语之美的功能——言语之美的法则

四、赋比兴

赋比兴的源流——赋比兴美学功能的阐发

第二章 汉魏六朝时代

一、语言与想象关系的研讨

“征实”的语言与“翻空”的想象——语言效能二重性——语词与表象的联系

二、“谢华启秀”

辞意双美——片言居要——庸嘉相济——因宜适变

三、美的风格

风格特征的探索——“芙蓉出水”与“错彩镂金”——风格与个性——体势——风骨

四、古汉语形式美

对偶与对称——声律与声律论

五、诗歌语言奥秘的探索

钟嵘的“兴比赋”新说——比兴的妙诀——夸饰与适度——隐秀,语言艺术的精髓

六、刘勰论语言艺术的法则

写作的金科玉律——整体美与纯粹美的结合——追求语言美的效果——巧言切状——变通适会——尽而有馀

第三章 唐宋时代

一、一代的诗美模式

“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粘对规则——“八对”

二、诗体·诗法·境象

“十体”——语言与境象——“十七势”

三、杜甫的“好语言”

“语不惊人死不休”——壮美与优美——飞动与清省——“毫发无憾”

四、白居易的“俗语言”

“在人口中”——易懂与易感、易诵结合——对“俗语言”的反思

五、文字参差美

韩愈与“古文”语言建设——苏轼的《文说》——文章的法则

六、“韵外之致”

“但见情性,不睹文字”——“韵”以词的暗示义为依据——司空图揭示的语言辩证法式

七、从世间拾得好句

世间有好句——“秀语出寒饿”——“工夫在诗外”

八、黄庭坚、范温的形式批评

诗歌形式批评的本意——“意在无弦”——化臭腐为神

奇——“句中有眼”——为意炼字

九、向语言形象美回复

诗歌语言特点的再认识——词意俱不尽的诀窍——多重信息的语言——“本色”与“入神”

十、宋人对杜甫语言的研究

杜甫语言的特点——屡用字——用字法则——句法——篇章之法——信息容量

第四章 元明清时代

一、本色、当行、文采

“作词十法”——戏曲语言的特征

二、王骥德论戏曲语言艺术

本色、当行、文采三结合——“炼格”-一妙在“浅深、浓淡、雅俗之间”——戏曲语言美的理想

三、诗风探索的新突破

时代风格——风格多样化原因——作家风格

四、“非兴则造语弗工”

“诗家四关”——“辞前意”与“辞后意”——比兴与隋境

五、文字美丑观的演变

“至宝丹”失灵——诗文总诀

六、金圣叹论《水浒传》语言艺术

但见人物,不知有文字——语言性格化的魅力——“部有部法”——开展情节的章法——描写人物的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有字处”与“无字处”

七、“文字之三昧”

“一笔作百十来笔用”——“那辗法”——由语言看出人物

八、“优人搬弄之三昧”

舞台性与体系性——戏曲语言的美质——人物语言的合理设计

九、王夫之论诗歌语言规律

“无遗而无不适”——旧有法式的破除——“情景一合,自得妙语”——上下文与情景

十、“文之工者,美必兼两”

兼两之美——“清真古雅”——散文语言的艺术特

征——文章声色之美

十一、“传神文笔足千秋”

“字字看来皆是血”——“不言词藻,只想情理”——白描追魂摄影——“一声也两歌”——“囫囵不解之语”

十二、神境·响外别传·入人心脾

“至文”与“神境”——“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入人心脾即为佳诗”

十三、刘熙载论文学语言辩证法

“文之为物,必有对也”——形与神,有与无——直与曲,巧与拙——陈熟与生新——“极炼如不炼”——“白贲之美”

结语

内容摘要:

《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考察了自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以来,迄至明末清初我国文化思想转变之际,语言艺术发展演变的历程。探索古代语言艺术的种种,永远处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的过程中。作者抱着“温故而知新”的态度,以时代为经、文学样式为纬,以探索语言美的创造为主线,去展示我国古代语言艺术演进的历程。作者对刘勰、杜甫、韩愈、金圣叹、李渔等我国古代语言艺术大家之语言美做了深入研究,在发现美、欣赏美、借鉴美的过程中,每每让我们有会心一笑、豁然开朗之感。
  语言艺术不是语词的拼凑,不是文字的编织,它的本质特点是语言美的创造。语言艺术包括修辞的技巧,作诗的规则,遣词造句安章谋篇的方法,以及宾主、反正、虚实、起伏之类语言辩证法式,包括形式美的法则,包括语体、风格、气势等等。语言艺术就是随情应境地进行语言美的创造的技巧,是自然而又多彩地施展语辞魅力的才能。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专题史系列丛书
9787208090934
《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H1-09 的主题关于 汉语史-古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