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封面图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朱夏楠, 编著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3.0

书籍简介:

本书以梁漱溟的人生智慧为引线,通过摘取梁漱溟著作中的具有人生启示意义的文字与实例,并以此为话题引发了关于人生很多重要问题的论述。

书籍目录:

序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序章大师人生:从容淡定笑洒然

咬定志向不放松

有自信,故乐观

生活非只“谋生之道”

人当不肯糊涂马虎

人无大不同,皆可为善

无论身在何境,日日享受无间

生命之道: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

生无目的,自然而成

生即是活,活亦即生

巧用心思方不枉为人

找一块自己的园地,用心经营

成物:让世界看见自己

成己:雕琢蕙质兰心

巧手与美玉的相互成全

山登绝顶我为峰

世间三态:逐求、厌离、郑重

不迷于苦乐,亦不超于苦乐

天真烂漫若孩童

成佛先成人,生活当郑重

幸福并不远:天涯近在咫尺

荡气回肠终归最美的平凡

格外求异,格外浅薄

生活应是感性的,痛快而合理

做人的艺术:一颦一笑一呼吸

有情动于中,有力发于外

相交尽和谐,做人才漂亮

精彩生活,只在一颦一笑一呼吸

弃规矩,从我心

庸言庸行,不高明而极高明

狂傲清高重在“真”

宇宙只是一个“我”

情思起落,整顿心弦听好音

情不平,则思不清

暴躁与散懈,两者皆疲软

无穷潜能,待时而出

给自己正面的暗示

张弛有度均用心

有挺有立心自宽

大乐不简单,一乐之中含百味

人人都当领略人生

春夏秋冬各有味

快乐从来不肤浅

真乐,兴尽无悲

但问行动,不求结果

做细水流长,不做昙花一现

行者有道,化解坎途疑云

冲突来自自以为是

先把自己的心空起来

如临其境,以谅其行

心藏智勇,气吞眼前事

成是天巧败在我

偏见,真理的美丽碎片

青舂时代:做自己的英雄

真英雄未必有大功业

拂去欲念干扰,留守志气长存

尽情绽放,尽情给予

懒于作为,就易堕人世故

不学便老而衰

问题中人:辗转书海求学问

有主见就是有学问

以我之见,观他人之意

说自己的话,读自己的书

真学问,真受用

是非长短了于胸

不急不懈,豁然见清明

他山有玉:亲师取友,成就自己

人难自见其面

求而不得,思及师友

有友人才不渺小

给自己营造幽兰之室

君子忌苟合,择友重趣味

因为懂得,所以信任

剥落锈斑:往者难谏,来者可追

精神懈怠是大过

时时叩问痛痒之处

豪举本性情,效颦笑大方

恶莫大于俗,蝇营狗苟难成事

存深心,发大愿

傲人傲己,终至厌人恶己

日日涅槃,有悔有进

下穷上达:追求心中清明天

少“自觉”之力不成人

可悲之人,忙忙碌碌而无所作为

冷眼旁观,才知何处是泥潭

走向清明,路障重重

眼冷心热与仙骨佛心

知一切之人而通天下情

附录

大师妙语

梁漱溟年表

后记

前言

梁漱溟先生却并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学问家,他曾郑重声明说:“我始终不是学问中人,也不是事功中人;我想了许久,我是什么人?我大概是问题中人!”

确实,梁漱溟先生一生都在带着问题追寻,其中有国家的问题,也有人生的问题。梁漱溟先生虽然身置国家云垒浮云几度变,但是他始终不懈地在叩问着人生的意义这个带有普世性的问题。他所寻求的答案,不只是适用于他个人的,他更希望能解答作为人都会有的困惑。

当人开始思索关于人生的问题时,其实早已不觉转入此中来。无论思索还是不思索,人生的长卷依然会继续向前铺开,但是人之独特,正在于“人之有思”。万物各有待。花儿非去年颜色,却依然挂在旧枝头;新来的燕子所寻的,却是旧时的巢穴;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大概千年依然如故。它们就像是天与地所下的棋中之子,或进或退全然身不由己,但是人却并非如此。

梁漱溟先生认为,人虽然也有不自觉处,如生老病死等无法摆脱之处,但是有一种努力在摆脱机械性的意愿,而这种意愿就是人高于万物的优势之所在。送别友人,会折柳相寄;得遇知己,会大加青眼……人能够捕捉到秋风起时的悲凉,低头泪满襟;人能够陶醉于花前月下的美景,起舞弄清影;白雪皑皑,可在家中升起红泥小火炉,共饮绿蚁新醅酒……这些滋味,大概只有人才能够得享吧,人生有了这些,才会有趣得多。

梁漱溟先生一生极为看重“趣”字,他认为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本色。他在《合理的人生态度》中说:“人类的天性是爱活动的,就在活动上而有乐趣。”

有趣不只是看到花开的欣喜,也包含了叶落的伤悲。就像品酒,需要敏锐的感触,才能够辨识出其中的百种滋味,而迟钝的人,则饮酒如解渴。梁漱溟先生希望大家去学些文学,正是希望那些粗心的人能够在文学之中陶冶情操,从而在一呼一吸之间都能感受到生活的趣味。

但是,世上又有多少人饱食终日、不知何为啊!他们沉迷声色犬马,日子看似精彩纷呈,其实不过是镜中之花,水中之月。梁漱溟先生觉得这样的人可怜又可悲,当他看到有的青年也是如此时,更是心痛。他认为青年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的英雄时代,应当去做游侠儿,应当去厉马登高堤,应当有舍我其谁的魄力和胆识,怎能蝇营狗苟、虚度年华呢?

但粱漱溟先生说:“一面要深深地痛责,一面也要同情人类原来也就是这么一回事,不要怪他。”

这与庄子“眼冷心热”很是相似。眼冷是说能够超出泥潭之外,冷静地去看清世态,看清多少人正处在泥潭之中,有了这样的认识,才有了重生的希望;心热,即是心怀悲悯,不要苛责,而要怀有同情心。

但梁漱溟先生与庄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庄子是“无为”,不忍打破人们的好梦,因为他认为现实是残酷的,人在梦醒的时候该是多么痛苦;而梁漱溟先生则认为生活本就有乐趣。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梁漱溟先生希望每个人都能够从梦中醒来,去认真地看待生活,因为生活本身才是最美的,才是我们生命该有的寄身之处啊!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梁漱溟先生早年研读佛典,后来重归儒家,佛家的慈悲之心和儒家的济世情怀在他那里二水并流。他不仅自己超脱出了泥潭,做到了“不俗”,同时也心怀悲悯,尽力帮助更多的人能够认真地去生活,这就是“多情”。

但是,要人自知已非易事,何况还要从中超脱出来呢?梁漱溟先生认为人应当去亲师取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己脸上的污浊,只有身边的人才能看得分明。因此,不如营造一个幽兰之室来催促自己上进。一个人若周身清水缭绕,自己也会努力去成为泥中莲花,自留一份清白。

梁漱溟先生一生带着问题行走世间,求索上下。他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答案,但他不忍独自舍筏登岸而去,而是留下了纸墨;他也没有将其藏之名山,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帮助极易误入歧途的人能够走回生活的正道,去日日无间地享受生活的美好。他正是这样一个身具仙骨的多情之人。

内容摘要:

  梁漱溟先生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著有《乡村建设理论》、《人心与人生》等。  本书为其探索人生理论的哲学专著。  本书为梁漱溟先生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先生探索人生理论的哲学专著。粱漱溟先生一生带着问题行走世间,求索上下。他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答案,但他不忍独自舍筏登岸而去,而是留下了纸墨;他也没有将其藏之名山,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帮助极易误入歧途的人能够走回生活的正道,去日日无间地享受生活的美好。他正是这样一个身具仙骨的多情之人。  书中具体收录了《生活非只“谋生之道”》、《幸福并不远:天涯近在咫尺》、《庸言庸行,不高明而极高明》等文章。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梁漱溟人生智慧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人生智慧书系
9787504360663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3.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 302 印数 6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于2010.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821 的主题关于 梁漱溟(1893~1988)-人生哲学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