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声夜色
昼声夜色封面图

昼声夜色

苇子, 王莹, 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图文型的电影评论文章汇集,文章涉及中外各国的电影作品。

书籍目录:

序言.张会军.北京电影学院院长

亚洲篇.中国

田壮壮陈凯歌张艺谋

冯小刚贾樟柯侯孝贤

李安吴宇森王家卫

.日本

黑泽明小津安二郎

宫崎骏北野武

.韩国

金基德

.伊朗

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

美洲篇.美国

斯坦利.库布里克马丁.斯科塞斯

大卫.林奇昆汀.塔伦蒂诺

索菲亚.科波拉格斯.范.桑特

大洋洲篇.新西兰

简.坎皮恩

欧洲篇.法国

让.雷诺阿弗朗索瓦.特吕弗

让.吕克.戈达尔

.英国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彼得.格林纳威

肯.洛奇丹尼.博伊尔

.德国

宁那.华纳.法斯宾德汤姆.提克威

.意大利

维托利欧.德.西卡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

费德理科.费里尼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南尼.莫菜蒂

.波兰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罗曼.波兰斯基

.西班牙

佩德罗.阿莫多瓦伊莎贝尔.科赛特

后记

前言

文字抒写中的影像精神在电视不普及的年代,电影,这个“第七艺术”,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常常是在儿童时期持续体验的一个特殊过程在空旷的夜晚,在寂静的放映室中,在梦幻般的银幕上,看到我们刚刚开始认识的世界,看到令人惊奇的影像,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种影像是启发我们智力的、不可磨灭的历程,它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成长经历。

我们幼时对电影的迷恋,是源于社会的物质贫乏与文化的荒芜,所以,我们只有在黑暗的坐位上与银幕的光影进行交流,将生活的梦想寄托在非现实的空间中,当我们的生活好了起来的时候,开始在电影院里观看电影的时候,则完全是在进行一场与现实生活无关的感受,那时的电影,其教育的功能已经达到一个非常的地步,那是一个对电影有着特殊感情的年代,我们更多的是被电影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命运所感动,甚至,一部电影影响了我们生命中的许多时刻,电影成为了我们交流情感的窗口,甚至电影中的人物,成为了我们情感的寄托。过去看到的外国电影,我们看到和关注的更多是异域的生活,新鲜的环境和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根本没有深入到其电影的主题与人物的命运之中,后来西方电影的宽银幕、大场面、多特技电影的声、光、色、特技的高度结合,给电影的形态带来了比较大的变化,带给了我们心灵和视觉的巨大的震撼,更使我们从电影中,感受到了地球上其他国家人的生存状态。在那时,我们就认为电影中所表现的,就是所有的现实生活,就是真实所在,甚至认为:我们没有达到这样的状态,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还比较落后。在今天看来,所有电影上展示的东西,一般都高于生活,都是创作者所创造的“影像现实”。而电影中部分古代的戏,与我们的生活相去甚远,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与电影的交流,我们现在仍然坚持认为,幼时的电影观看环境和情形,可以给我们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记,甚至可以影响我们的一生。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可以考虑采取回归让孩子看外面夜晚电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给孩子们进行必要的“情景教育”,让学生在观看中感受记忆,感受影像,感受梦境。

电影对儿童和少年而言,是了解世界的一个最为直观生动的窗口,是漆黑夜晚的灯塔,银幕几乎照亮了所有人的心坎,勾起了无限的遐想。现在,银幕上所展现的电影影像,仍然是一种无法形容和替代的交流媒介。

读着《昼声夜色》的书稿,品味着两位作者对电影的梦想,我能感觉到她们是用心灵感受电影、以虔诚之心对待电影。不仅如此,她们对电影还有着属于她们的独特的认识与解读,有自己的独特的思考与表达思考的手段,它们对细节的感受能力以及准确地表达这种感受的文字功力,都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我看到了她们对电影研究的务实与真诚,在文字上,将电影与感受结合起来;在文化上,将电影与历史结合起来;在风格上,将电影与思考结合起来;在角度上,将电影与导演结合起来……这对形成她们自己的风格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也是值得尊重和值得提倡的方法。

在这部著作中,我们看到了一批世界电影大师和电影精英的名字,这是一个精心选择的名单,从名单的布局,我们便不难看出两位作者对电影的理解与认识的深入。跟随着作者细腻文字的指引,我们可以深入这些大师和精英的艺术世界,重新认识电影,感受电影作品中所展示出来的思想力和创造力,体会电影,解读电影,思考电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位作者是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书中不仅关注一批世界电影艺术大师的作品,还别具慧眼收录了两岸三地华人电影艺术家的作品,我的理解,这不仅是一种平衡的考虑,而且是对当代华人电影的实力与地位的尊重及对华人电影成就的确认。比如书中列入的吴宇森,他是一个电影奇迹,他是可以在东方和西方世界自由驰骋的华人导演,他用他的电影证明了华人在世界中的位置。还有王家卫、侯孝贤、李安等杰出华人导演的作品,在书稿中都得到了应有的评说。书稿中收录的成功的电影艺术家中,有一些名字和北京电影学院有着不解之缘:田壮壮、陈凯歌、张艺谋、贾樟柯等,他们都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在书中看到这些名字,我感到分外亲切。

书中写到的许多导演和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为其国家和世界电影文化做出过巨大的贡献。需要稍稍提及的是,书中论述和讨论的这些世界上公认的优秀导演和电影,有许多在开始的时候并不被人们认同,甚至批评和非议不断,甚至招致严厉的抨击。但这些影片最终以其独特的导演魅力、影像效果、叙事风格得到专家和社会的认可,并成为一种“国家文化”、“个人印记”而流传,丰富了世界电影的宝库。历史就是这样,文化需要历史和时间的承认,电影的这种奇特的生存方式和社会认同的程度,反映了电影作为一个特殊的艺术和商品在社会上的存在关系。

欣闻《昼声夜色》将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在此,我要表达由衷的祝贺。我还祝愿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够热爱电影,能够在感悟电影的过程中认识生活,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精神的驰骋。

是为序。

后记

从露天电影到自我梦境代后记打小时候起,就对影像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会常常站在家门口的泥土平地上,对着天空发呆,尽管有时晴天,有时天上什么也没有。但我的心里却常常会想着一只飞鸟的动态与飞翔,想着天空上淡淡的云彩的飘荡。

夜里入睡时,头脑里也常常会有着各式各样的画面浮现。而有时走在溪流边上时,也会时常久久地看着水面的倒影,它使我从小就对影像有着深深的迷恋。

小时候,那时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电影在乡村一直是不多见的。我最早看的一部电影是在村子的大操场上放的露天电影。那天,我与其他的丫头一起早早地吃了饭拿了小凳子赶往小学中心校里的大操场上占位置。我们坐在最前面的一排,心里焦急地等着天黑。操场上的人愈增多,我期待的心情就越是焦急。终于天渐渐地暗下来了,我在夜幕中看到放映员把一盘胶片装上了放映机。银幕于是出现了一块明亮的空白,有人说那是在试灯。然后是幻灯机咔嚓咔嚓地响起。终于等来了电影的放映。加映的是一部美术片:《小蝌蚪找妈妈》。这是我最早看到的影像。一个白天看上去只是一块巨大的长方形的白布,到了夜里就会有这么神奇的影像出现,这让我激动和兴奋。现在想来,我才明白是它的声、色、影,它的与真实事物的迥异,激动了少年时代的我。也对应了少年时代的我,那一次,我不管身边的丫头伙伴,我只管自己高兴,只管自己快乐。影像的移动与快速变幻让我为之着迷,甚至是忘我。后来,我才知道,与我同来的丫头伙伴也与我一样地高兴快乐!这是电影带给我的快乐,是电影带给我们的快乐!自那以后,我对电影就非常地着迷。每当操场里有露天电影,我都会约好伙伴早早地去占位置,然后再早早地等待天色快暗下来,等待着电影早一点开始,甚至会加入其他人的“快放电影吧,快放电影吧!”的央求中。之后我看了《哪咤闹海》《三毛流浪记》等电影。与此同时,我还找来了许多电影连环画,有空的时候,我就会避开人群,到菜园里读连环画。每看一页画面,我都会对应地回想影像活动的情节,然后再回想电影的一个个镜头。它是这么快乐而有趣地陪我度过了孤单却又充实的童年时代。

到了少女时代,我也在操场上看了一部《马路天使》的老电影。那是我从看儿童电影转向看成人电影的日子。虽然记不得片中的人名,但是我仍深深地记得赵丹与周璇这两个演员的生动的演技。片中周璇演唱的《四季歌》,是那么的清新而好听。那种对爱情的纯真单一的向往与歌唱,在当时就已经深深地打动着我。那歌喉的清丽,天生的嗓音,我一听就着迷了。这是一部黑白电影,但它的光与影,它的质朴的情节,它的演员,它的《四季歌》仍然让我为之着迷。我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日子,都要轻轻地哼唱“春季到来绿满窗,大姑娘窗下绣鸳鸯,忽然一阵无情棒,打得鸳鸯各一方”这首插曲。也是这首歌让我在这若干年之后有了对成人的向往,以及也影响到我的大学时代的那一段生活。寄居外婆家读书的那些岁月里,我看了《桥》、《高山下的花环》、《巴山夜雨》、《摇滚青年》、《追捕》、《人证》、《庐山恋》等电影,这些电影都是那个时候城市不再放了而在乡村还放着的电影。这里面有些是电影史上的杰作,有些则很平淡,甚至是平庸,但是它是我的电影启蒙的开始。

工作后,我因着对电影的迷恋,对光与影像的迷恋,常常走进电影院里,坐在黑暗的座位上看起了与乡村露天电影感觉迥然不同的电影。那是一个对电影有着饕餮味口的年月。乡村露天电影是质朴的,我们可以一边打闹一边歪着头看电影。而城市影院里的宽银幕电影则是真正的声、光、色的高度且美妙的结合。现实声音中的微妙之处,在这里被数十倍地放大了,人物说话时的气息的交换,对话时的语言与语言的碰撞,声音与声音的交融,都是那么地让我感到震撼!有几次看外国原声电影,这种感觉尤其强烈。有时电影音乐由远及近地渐渐响起,直至把我整个人都笼罩其中,就如一个人孤独地置身于旷野的风中,我的内心会不禁地摇晃起来!还有从黑暗处慢慢明晰起来的人物或在明晰处慢慢转向黑暗里的人物,有时画面的浸润和切换,一个人物的出场与隐没,都会感觉到具体的激动。也有画面左下角下一丛半枯的干草,干草里夹一朵素色的小花的摇弋,一个平淡的瞬间也会传达给我一种震撼的力量。我喜欢电影院里的黑暗,它既让我能够充分浸没在这个特定的空间里,又能让我充分地把自我的感觉与电影的声、色、光、影、音乐以及情节的推进完全地融合在一起,把一个人的梦境化到整个黑暗的空间之中。是的,我有太多的梦境,有时,我感觉到只有在电影里才能感受得到自己的某一梦境。

而对电影我也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有一天我能够用文字的形式来写出它,叙述它,切入它。用它来释放我心里一直久久徘徊着的一个呓语般的幽灵。在城市影院里,我接受了许多新的电影。从欧洲、拉美、北美电影,到亚洲电影,从新浪潮,到好莱坞,从马丁.斯科塞斯、昆汀.塔伦蒂诺到基斯洛夫斯基、佩德罗.阿莫多瓦,从黑泽明到北野武,从张艺谋到贾樟柯,这许多的导演与电影,我几乎都一部一部地看过去,一部一部地去悉心体会和咀嚼。我也因此对这些导演与电影有着自己的看法与感受,感受着里面的人物细节。感受着有关电影的思考及内部精神,并用自己的文字把它写下来。了却自己一桩多年来的心愿。

好友王莹也是一个对电影痴迷的人,她年轻,对电影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有段时间,我与她两个人几乎天天在一起看电影并一起讨论,并着手一起写作这部书稿。

这部书稿完成后,我们就用电子邮件发给了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先生,请他为本书作序。张院长收到书稿后,欣然接受了我们的请求,并在百忙之中拔冗为本书作序。为此,我与王莹对张先生对本书的关注表示由衷地感激!感谢他,也感谢他精彩的文字!苇子于杭州2007-5-8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昼声夜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39927060
《昼声夜色》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南京出版单位江苏文艺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昼声夜色是江苏文艺出版社于2007.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905.1-53 的主题关于 电影评论-世界-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