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诗学与文化互读
东亚诗学与文化互读封面图

东亚诗学与文化互读

王晓平, 主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

年代:2009

定价:70.0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来自中、日、韩、美、加等国,是一批活跃在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他们站在国际诗学研究的前列,探讨东亚地区各国诗歌的历史渊源、相互影响的历程和独特的审美价值,特别对东亚文学交往中的误读、误释现象加以剖析,以促进各国诗学的沟通和相互理解,展开切实的平等对话。

书籍目录:

序(王晓平)

日本诗歌中的传统与近代

关于文学“变异体”与发生学的思考

风雅无疆――民族诗歌的外来元素

《新撰万叶集》中的鹿鸣

“无名岂敢入山城”――试论19世纪上半叶日本女性的“闻达”

日本人何故欢迎高启的《寻胡隐君》

原朔太郎的官能诗和韩国――以《青猫》为中心

浪漫装置的诗歌――近代日本的接吻表象

诗心如水――东亚诗学经典的关键词

读《滹南渍老集》

本居宣长“物哀”论的确立

近代日本对古典作品的评价和文学史记载――围绕《新古今和歌集》

解译之熊――翻译的基准和策略

从点与圈出发的诗歌解读史――训读的精神遗产

鉴赏标准的多样化与诗歌翻译策略的选择

阿瑟·魏理的《袁枚》及其对袁枚诗的翻译

韩国近代诗的日译诗集――《朝鲜诗集》、《朝鲜诗选》和《雪白集》

性别与儿童文学――以翻译、改写为视点

互读寻道――他者观念的变迁与比较

东亚的欧洲观――明清时代的中国和江户时代的日本的比较

19世纪法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13世纪“蒙古袭来”和“蒙古之碑”――关于日本生死观中的镇魂和怨亲平等

褐色的兔子与黄色的蝴蝶――澳大利亚的黄祸论

“先知先觉”的不同命运――读《美欧回览实记》和《郭嵩焘日记》的一则随感

……

幽明同台――戏剧中的文化交融和冲撞

文化往还――开启与俄罗斯文学对话的窗口

形神之际――绘画与历史、文学的交界

面交心传――对异国作家的交往与接受

越境之旅――他国都市的幻象和实相

言文通变――叙事及文体的东方与西方

执笔者简介

后记

附录:川本皓嗣博士简历 著述目录

内容摘要:

本书名日“东亚诗学与文化互读”,其理由在于,川本皓嗣博士对日本诗歌和文学理论的造诣和成果,影响了很多日本和日本以外研究日本文学的学者,同时他历来主张通过研读对方的文学经典以加深对各自文化的理解。近年来他多次强调认识自身和他者、认识传统和现代均是密不可分的。他是割裂传统的积极反对者,对本国文学遗产特别是俳谐有许多鞭辟入里的精辟论述,对于明治维新以来在西方文学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排斥汉文学的日本文学史观,持清醒的批评态度。他提醒我们注意在世界诗学的舞台上亚洲各国的声音还*常微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奋力进取。“互读”不仅意味着对对方文学遗产的尊重,也意味着在相互对比中理解自身。东亚的文学遗产和现代文学,在历**和今天对世界所做的巨大贡献,正需要得到重新确认和崭新的阐释。“互读”是我们认识东亚文化的一个视角。川本皓嗣具有东西方文化的广阔视野,不赞成囿于一国、甚至一地的狭隘的所谓“比较”。鲁迅先生说:“比较既周,爰生自觉”,“周”首先就意味着对单向、片面、狭隘的警惕。

本书所收论文,不仅来自不同国度,而且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也各有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作者几乎都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和研究的体验,多篇论文还是用非本民族语言写成的。还有些作者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异国,作者本人就是一种“文化互读者”。他们身上携带的本民族文化的因子,使其观察世界的眼光不同于当地感觉。由于这种“异文化”的体验,使得他们至少在一个时期内是生活在时时不断进行两种文化对比的状态中。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东亚诗学与文化互读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01069310
如需购买下载《东亚诗学与文化互读》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华书局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7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

书籍信息归属:

东亚诗学与文化互读是中华书局于2009.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310.072-53 的主题关于 诗歌史-研究-东亚-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