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学科理论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封面图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

方汉文, 主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48.0

书籍简介:

本书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教学大纲为主要依据,是一部新型的本科基础教材,重在阐释基本原理与观念,不涉争论,最重要的是每一概念都有明确的定义,有鲜明而具说服力的论证。适用于文学院与外国语学院本科教学。参编作者包括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一大批知名学者,学术水平可代表目前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特点:一、基础理论体系、观念与研究方法的介绍;二、具有当代国际同专业教材的通用性;三、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全书约40万字。供一学期讲授。

书籍目录:

第一编 比较文学学科基本范畴

第一章 学科的定义和理论体系

第一节 比较文学定义的历史语境

第二节 定义与学科构成的观念演变

第三节 学科定义在中国

第四节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理论体系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起源与学科历史

第一节 引导比较文学学科形成的历史思潮

第二节 比较文学学科的历史简述

第三节 进入世界视域的中国比较文学

第三章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联域

第一节 “世界文学”所指的差异

第二节 “世界文学”概念的产生与演变

第三节 多元化的世界文学视域

第四节 “世界文学”与国别文学的关系:

第四章 比较诗学和比较文学史

第一节 比较诗学分支

第二节 比较诗学的研究模式

第三节 比较文学史研究

第四节 国际学术新话语:“东西方比较文学”

第五节 对比较文学学科史料的梳理

第二编 学科理论的构成要素

第五章 比较文学的主体与认证

第一节 主体认证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 比较文学主体的学科归属

第三节 文化主体认证

第四节 世界文学经典的重构

第五节 文学接受与主体认证

第六节 主体间性与比较阐释学

第六章 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与客体世界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世界文学

第二节 多元化的对象客体:世界文学体系划分

第三节 文学文本的客体世界与文化关系

第七章 诗歌的比较文类学研究

第一节 比较文类学:世界文学的形式论

第二节 史诗与抒情诗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叙事诗的同异之比

第四节 跨越文化体系的诗歌交流

第五节 “诗可以群”:20世纪中西诗歌的因缘

第八章 小说的交流与比较

第一节 东西方小说的源与流

第二节 古典与现代小说的交流和转型

第三节 拉丁美洲小说的本土化与世界性

第四节 中国现代小说与西方文化

第五节 西方现代主义的东方化

第九章 世界文学中的戏剧比较

第一节 东西方戏剧的源与流

第二节 古代东西方的戏剧交流

第三节 17-19世纪的中国戏剧西传

第四节 关于戏剧的平行比较:莎士比亚与关汉卿

第五节 现代主义戏剧与中国

第三编 认识论与方法论

第十章 比较文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辩证理性认识论

第二节 东西方文学认识论的发展史

第三节 从认识论到方法论

第四节 学科方法论的创新

第十一章 交流(影响)比较范式

第一节 世界文学体系的交流主潮

第二节 理论维度的交流(影响)研究

第三节 发展维度中的文学交流研究

第十二章 审美(平行)比较范式

第一节 审美(平行)研究的特性与形成

第二节 主题题材与神话原型的审美(平行)比较

第三节 中西审美观念比较:道与理念

第四节 东西方艺术心理的比较

第五节 文学审美:从范畴到体系的比较

第十三章 比较叙事学

第一节 作为交叉学科的比较叙事学

第二节 比较叙事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比较叙事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第四节 比较叙事学:视域与立足点

第十四章 比较文学形象学

第一节 什么是比较文学形象学

第二节 形象学研究的历史

第三节 形象学研究的基础理论

第十五章 主题学研究

第一节 主题学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第二节 主题与母题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节 主题学的文化积存与审美价值

第四节 比较文学主题学的意象与情境

第五节 母题的兴替

第十六章 文学思潮与流派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比较视域中的文学思潮与流派范畴

第二节 文学思潮与文化体系

第三节 东方与西方文学思潮流派的兴起与流传

第四节 比较视域中的主潮: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

第十七章 比较文学阐发研究

第一节 阐发研究概述

第二节 结构主义批评在阐发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节 原型批评在阐发研究中的应用

第十八章 当代西方比较文学理论观念

第一节 当代美国比较文学的反思

第二节 苏珊巴斯奈特的比较文学学说

第三节 斯皮瓦克《学科的死亡》中的观点评价

第四编 研究模式

第十九章 译介学研究

第一节 译介学的兴起及其学科属性

第二节 译介学的概念内涵

第三节 译介学和翻译研究的差异和同一

第四节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与译介学研究

第二十章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

第一节 跨学科研究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跨文化与跨学科研究

第三节 跨学科对话的途径

第四节 跨学科对话与科际阐发

第五节 跨学科研究与总体知识学的建构

第二十一章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和比较文化

第一节 当代“文化研究”的兴起及其研究范式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文化转向”

第三节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明文化学

附录 比较文学简明辞源

后记

内容摘要:

这本《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由方汉文主编,全书共21章,具有以下特色: 书中所介绍的基础概念均有明确定义,阐释充分,例证丰富。以基本观念教学为主,一般不进行学术争鸣,因行文需要而不得已涉及有争议的论点时,以客观介绍各方观点为主。 各章节论证严密,有论有证,资料翔实,中外文资料齐全,外文资料除理论史外,力求反映2000年以后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所收入的美国学者戴维·达姆洛什(David Damrosh)等人所编的《普林斯顿比较文学文献》(The Princeton Sourcebook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2009)等文献均为当代国际学术界的最新力作。极力避免使用目前通用教材中过于频繁征引的常见书目、已经出版的国内教材以及征引过多的资料。这本《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由方汉文主编,是一部代表21世纪以来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新进展的国际化教材。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涵盖比较文学学科的全部领域,可以为各相关专业所使用。观念新颖,视域广阔,充分反映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介绍中国比较文学理论建构;系统全面,侧重本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与观念。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3130894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1.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0-03 的主题关于 比较文学-文学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