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教程
环境监测教程封面图

环境监测教程

刘绮, 潘伟斌, 主编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水和废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生物污染检测,噪声监测,环境放射性监测,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与简单监测方法。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内容与类型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

二、环境监测的内容

三、环境监测的类型

第二节 环境监测的发展、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一、环境监测的发展

二、环境监测对象的特点

三、环境监测的分析技术概述

四、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五、持久性、生物可累积有毒污染物

第三节 环境标准简述

一、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二、未列入标准的物质最高允许浓度的估算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几种仪器分析法

第一节 分子吸收光谱分析

一、分光光度法的工作原理

二、分光光度计

第二节 原子吸收光谱法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二、原子吸收法仪器的分类、结构和部件

三、AAS实验技术

第三节 气相色谱分析法

一、气相色谱仪及流程

二、应用范围与限制

三、气相色谱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一、概述

二、液相色谱仪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章 水和废水监测

第一节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一、地表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二、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三、水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制定

四、给水管网中水质的监测

五、流量监测

第二节 水质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一、水质监测项目

二、分析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一、水样的采集

二、样品的运输、保存和采样记录

三、水样的类型

第四节 水样的预处理

一、水样的消解

二、富集与分离

第五节 水的感观物理性质检验

一、温度

二、臭与味

三、颜色

四、残渣

五、电导率

六、矿化度

七、浊度

八、水的硬度

九、活性污泥中的固体相关指标

第六节 金属污染物的测定

一、金属污染物的危害

二、金属污染物的测定方法概述

三、汞的测定

四、砷的测定

五、镉的测定

六、铅的测定

七、铬的测定

八、铜的测定

九、锌的测定

十、镍的测定

十一、其他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第七节 非金属无机污染物的测定

一、非金属无机污染物的危害

二、非金属无机污染物的测定

第八节 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一、化学需氧量(COD)

二、生化需氧量(BOD)

三、总有机碳

四、总需氧量

五、有机物综合测试方法比较

六、矿物油的测定

七、酚的测定

第九节 底质监测

一、采样点的布设

二、底质柱状样品采集

三、采样时间和频次

四、测定与计算

第十节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观测

一、原生动物

二、衍生动物

三、真菌

四、藻类

实验一 废水中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实验二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实验三 纳氏试剂比色法对氨氮的测定

实验四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条件的研究

实验五 水中铬的测定

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第一节 大气污染概述

一、大气污染及污染物的存在状态

二、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三、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

第二节 大气监测项目与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

一、大气监测的目的和作用

二、监测项目

三、大气监测中常用的定义术语

四、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表示方法

第三节 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一、调研及资料收集

二、监测点位的布设

第四节 采样方法和采样仪器

一、采样方法及原理

二、空气采样系统

三、采样效率

第五节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

一、二氧化硫的测定

二、氮氧化物的测定

三、一氧化碳的测定

四、硫酸盐化速率的测定

五、光化学氧化剂和臭氧的测定

六、空气中总烃的测定

七、汞的测定

第六节 颗粒物的测定

一、降尘量的测定

二、总悬浮颗粒的测定

三、可吸人颗粒物(飘尘)的测定

第七节 降水监测

一、采样方法

二、水样的保存

三、降水组分的测定

第八节 固定污染源监测

一、监测目的和要求

二、采样位置与采样点

三、基本状态参数的测量

第九节 流动污染源之一——汽车尾气监测

一、汽车排气中气态污染物含量的测定

二、柴油机汽车烟度的测定

实验六 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实验七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的多环芳烃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五章 固体废弃物与土壤污染监测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监测

一、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与分类

二、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

三、固体废弃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四、固体废弃物监测

第二节 土壤污染监测

一、土壤污染源

二、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

三、土壤污染的特点和类型

四、土壤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五、土壤污染监测项目

六、土壤背景值

七、土壤标准

八、土壤样品的采集

九、土壤样品的前处理与保存

十、土壤样品测定试液的制备

十一、土壤监测实例

实验八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和茶叶样品中铜和锌的含量

实验九 土壤中微量砷的测定——AgDDC光度法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 生态监测

第一节 概述

一、生态监测的概念

二、生态监测的对象

三、生态监测的内容、目的和类型

四、生态监测的发展

第二节 生态监测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生态监测方案

一、明确监测对象和目的

二、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确定监测场地

四、监测方法

五、监测时段与频率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七章 其他污染监测

第一节 噪声监测

一、噪声的来源

二、噪声的特点与危害

三、噪声的产生与传播

四、基本概念

五、多声压级的合成——噪声的相加

六、噪声的相减

七、噪声频谱及分析

八、噪声测量仪器

九、等效连续声级、噪声污染级

十、噪声测量技术

第二节 放射性污染监测

一、放射性基本知识

二、放射性核素的分布与危害

三、放射性监测方法

四、监测仪器

五、水中放射性监测

六、大气放射性监测

七、土壤中总α、β放射性活度测定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八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第一节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概述

第二节 监测实验室质量保证

一、规模装备和管理

二、实验用水

三、试剂

四、实验室用气

五、实验室的环境条件

六、基本概念

七、分析方法的选择

八、质量控制图

第三节 分析数据的处理与结果表达

一、有效数字及数字修约规则

二、离群数据的统计检验

三、直线相关和回归

第四节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一、实验室质量考核

二、实验室误差测验——双样法

第五节 环境标准参考物质

一、环境标准参考物质的特性

二、环境标准参考物质的作用

三、环境标准参考物质的制备

思考题与习题

第九章 环境监测的新进展

第一节 自动监测概述

一、自动监测技术分类

二、自动监测系统的主要结构

第二节 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一、大气采样系统

二、大气自动监测仪器

第三节 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

一、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二、水质连续自动监测的仪器

三、清洗装置

四、水污染流动监测站——水质监测车(船)

第四节 便携式现场监测仪器

第五节 关于“3S”技术

一、3S技术

二、感应遥测

三、激发遥测

思考题与习题

附录

附录1 国产环境标准样品目录

附录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附录3 常用名词的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内容摘要:

环境监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全书以监测理论、方法和技术为主线,各章密切结合环境监测应用,力求体现监测方法与监测对象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九章,系统而详细地阐述了环境监测中使用的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和仪器设备的原理与技术,同时也介绍了水和废水监测、空气和废气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生态污染监测、噪声污染监测、放射性监测、监测实验室质量保证、自动连续监测和遥感遥测技术等内容。每章附有思考题与练习题,书末附有国产环境标准样品目录与环境监测常用缩略语及其中英文对照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环境监测教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2327981
《环境监测教程》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广州出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环境监测教程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于2008.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X83 的主题关于 环境监测-高等学校-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