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19.0
本书是作者到台湾访问所见所闻而写成的观感。介绍了台湾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文化历史。书中配有台湾风光和文化遗址等照片。
一、走进台湾
二、感受台北多元文化汇集地
三、台湾的过去、今天
四、台湾的族群
五、文化差异渐显
六、台湾与中华传统文化
七、“蓝”与“绿”台湾政治生态
八、眷村的故事
九、台湾的教育现状
十、台北101大厦台湾经济风向标
十一、隔不断的两岸情叶莺传奇
十二、永远的邓丽君
十三、宋楚瑜与台湾废省
十四、逛书店
十五、中国那么大
十六、中台禅寺(一)现代清修之地
十七、中台禅寺(二)英才培育之所
十八、日月潭泮“逐鹿人”浅说台湾高山族
十九、阿里山小火车、红桧
二十、台湾的交通
二十一、绚丽高雄
二十二、站在“台湾尾”
二十三、太鲁阁和中横公路
二十四、行走东海岸
二十五、台北中山纪念馆
二十六、台北“故宫博物院”
二十七、台北后花园阳明山
二十八、台湾的夜市、槟榔
二十九、台湾的“民调”
三十、再见台湾
突破彼此的想象申翔《台湾随笔》读后
后记
前言
满怀深情走进台湾
读完系列散文《台湾随笔》书稿,掩卷之际,一个感觉陡然清晰起来:开卷的标题《走进台湾》极富概括性,实为全书的点睛之笔。
作者应邀赴台进行教育交流,“走进台湾”不仅人至身到,更是心往情人,因而“抑制不住动笔的冲动,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见诸文字”。这些文字,既实现了作者“把台湾在自己心中更好地珍藏”的初衷,也将达到“让更多的人和我一道走进台湾”的企望:未至者,可以在阅读中了解台湾的方方面面;已至者,可以引发对赴台经历的回味,或产生共鸣,或触发新的感悟。
此初衷与企望之所以有可能成为现实,与以下三个特点密切相关。
其一,内容的丰富性。主要表现有三:一是涉及面广,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领域的许多方面,书中皆有描述,展现出台湾的“全景”。二是现实生活情景的介绍与历史发展状况的述说相交织,让人对某一事物的了解有一种纵深感。三是选材的多样,如既有《“蓝”与“绿”台湾政治生态》、《台湾的教育现状》等较为重大与严肃的话题,也有《行走东海岸》、《眷村的故事》等生活味浓烈且较为轻松的谈资;又如书中涉及的人物,既有政界要人蒋介石、宋楚瑜,也有著名歌星邓丽君,还有富有传奇色彩的贵州藉人叶莺,等等。再如无论是重大政治、文化现象,还是文物景点、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等,都有不同的篇章予以描述。一句话,其众多的场景与丰富的内涵可以让人去品味一个立体的台湾。
其二,材料的翔实性。书中的30篇文章,无论题目大与小,内容都十分充实,这与占有大量的资料有关。这些资料,一是来自作者在台湾期间的仔细观察,所到之处,皆能述说其具体的情状。二是来自与导游、出租车司机、眷村军人后代等相关人员的交谈,文中的许多谈话颇富代表性。三是来自报刊、书籍的文字资料,让人加深对所见、所闻事象的了解。材料的翔实首先表现为对所述对象的清晰陈述,无论是人与事、还是景和物,有的着笔并不多,但总给人具体印象。四是陈述客观,能以事实说话,尽量减少个人的主观判断,最为重要的是,这些材料皆有凭有据,运用时也未随意添枝加叶;而一般散文从选材开始就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其三,结构的多样性。从开始的《走进台湾》到卷尾的《再见台湾》30篇文章,皆从见闻入笔,渐渐呈现出相关内容,眼前情状与相关事象,现实与历史,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这一大体相同的格局,使这系列散文显现出一种统一的风格,但又并不让人感到单调,其主要原因是同中有异,仍呈现出结构的多样化。如《感受台北多元文化汇集地》、《站在“台湾尾”》、《台北中山纪念馆》等,相关史料直接融于文章之中,《文化差异渐显》、《中国那么大》、《日月潭泮“逐鹿人”浅说台湾高山族》等则分别以《简化字与繁体字》、《台湾高山族来源之说》等文章紧缀其后,以揭示其相关背景。介绍人物、事件、景物、风情等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又各不相同。结构的多样性,增强了全书的可读性。
作者申翔同志现任遵义电大书记兼校长,居于领导职位,仍怀有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浓烈的人文意识。在台湾交流、参观仅十余天时间而能写出内涵丰富的30篇随笔,这与其认真观察与勤读好学的习惯分不开。在浮躁之风仍比比皆是的今天,如此作为,实堪钦佩,故欣然遵嘱赘言如上。
曾祥铣
遵义市政协原副主席
贵州省写作学会副会长
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后记
这本小册子能很快付梓成书,与广大读者见面,和许多人的关注、关心分不开。
这次台湾行几度难以成行、险遭夭折。市台办董贵华主任等为此大声疾呼,上下奔走,开了我市教育团队赴台的先河,也是马英九执掌台湾后我市第一个赴台团队。用董主任的话来说:就是大家共同来做台湾人民的工作。实践证明,我们也没辜负重托,通过与台湾各阶层民众的广泛接触,加深了我们和台湾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这本小册子也是贵州赴台团队交流回来成册的第一本书,相信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台湾。
在台期间结识了不少朋友,如不到一年又专程来遵义回访我们的高雄恒泰公司经理张立维先生。他对该书给予了中肯评价,有海峡对岸“同胞”的认同,我更认定了能为两岸沟通尽绵薄之力而倍感欣慰!
还有很多关心该书的人,如我市知名人文历史学者、教育家曾祥铣老师慨然为该书写序,为该书增色不少;未曾谋面的杜永红老师在一位朋友那里看到书稿后,和程建强副社长专门为之写了声情并茂、让人感慨万千的读后感言;单宁罡、魏华、郑波等朋友为该书文字、图片的整理做了大量工作;一些单位和个人为该书的出版在各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支持,这些都让我难以言表感激之情。
这本书的出版凝聚了四川大学出版社编辑们的心血,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工作,该书才得以很快面世。
由于在台时间有限,行走范围有限,能力水平有限,书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很多地方也是挂一漏万,盼读者指正。
在此,一并向关心该书、关注台湾的人们表示谢意!
作者
2009年9月于蓝岛寓所
走进台湾,那山、那水、那人,是那样的熟悉而又那样的陌生。 走进台湾,那样的熟悉会越来越多,那样的陌生会越来越少! 本书作者应邀赴台进行教育交流,“走进台湾”不仅人至身到,更是心往情人,因而“抑制不住动笔的冲动,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见诸文字”。这些文字,既实现了作者“把台湾在自己心中更好地珍藏”的初衷,也将达到“让更多的人和我一道走进台湾”的企望:未至者,可以在阅读中了解台湾的方方面面;已至者,可以引发对赴台经历的回味,或产生共鸣,或触发新的感悟。 本书是作者到台湾访问所见所闻而写成的观感。介绍了台湾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文化历史。书中配有台湾风光和文化遗址等照片。 从开始的《走进台湾》到卷尾的《再见台湾》30篇文章,皆从见闻入笔,渐渐呈现出相关内容,眼前情状与相关事象,现实与历史,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这一大体相同的格局,使这系列散文显现出一种统一的风格,但又并不让人感到单调,其主要原因是同中有异,仍呈现出结构的多样化。如《感受台北多元文化汇集地》、《站在“台湾尾”》、《台北中山纪念馆》等,相关史料直接融于文章之中,《文化差异渐显》、《中国那么大》、《日月潭泮“逐鹿人”一一浅说台湾高山族》等则分别以《简化字与繁体字》、《台湾高山族来源之说》等文章紧缀其后,以揭示其相关背景。介绍人物、事件、景物、风情等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又各不相同。结构的多样性,增强了全书的可读性。【作者简介】 申翔籍贯河南林县(现林州市),生于贵州桐梓。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遵义工作,曾任遵义市教育局副局长、遵义四中党总支书记,现任遵义电大校长、副教授。喜好文史、从事教育,平时爱捣鼓点小文,散见于大报小刊,编在一起名日《行思集》;偶尔留迹于山水之间,也摆弄一下相机,有好事者帮助择其精华成册,名日《瞬间》;主编有《火样青春别样红》等系列读物。2008年10月去了趟台湾,回来把思绪和照片整理结集,便有了这本有图有字的《台湾随笔》,想让更多的朋友和作者一道走进台湾,认识台湾。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台湾随笔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1445938 《台湾随笔》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成都 | 出版单位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20 | 印数 | 5000 |
台湾随笔是四川大学出版社于2009.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4 的主题关于 游记-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