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农政模式研究
苏联农政模式研究封面图

苏联农政模式研究

李典军, 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回顾了苏联70多年的农业发展道路,剖析了苏联农政思想演变历程,揭示了苏联农政建设形态的教训。

作者介绍:

李典军,1959年5月生,湖南冷水江市人。1987年、1995年分别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和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农村发展系。在武汉市汉南区期间,曾作过国有企业主管会计、图书馆馆长和区政府办科长;担任过区政府办副主任兼体改办主任,区委办副主任兼区委区政府研究室主任等职。现为武汉市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先后进行过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图书馆学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20多篇。现主要致力于中外农政史与社会和谐问题的研究,发表过论文20多篇,著有《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史研究》和《美国农政道路研究》等书。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苏联农政模式研究的对象

一、苏联农政模式研究的对象

二、苏联农政模式研究的方法

三、苏联农政模式的演变进程

第二节 苏联农政承继的历史遗产

一、政权主体绝对奴役的农奴制度

二、农民群体丧失自我的村社制度

三、沙俄时代进行的两次农政改革

第三节 苏联农政探索的理论源流

一、建立社会主义农业的前提

二、社会主义农业的理想模式

三、实施农民群体的全面改造

第二章 苏联农政模式的起源

第一节 列宁的社会主义农政思想

一、两种发展俄国农业的构想

二、两类改造俄国农业的主张

三、第三条道路的出现与否定

四、新经济政策思想的新与旧

五、先进国家革命后的农业论

第二节 社会主义农业政策的起源

一、农政思想转化为农业政策

二、十月革命初期的农业政策

三、战时共产主义的农业政策

四、新经济时期中的农业政策

第三节 社会主义农政体制的创建

一、布尔什维克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二、遵循马克思主义构建政权主体

三、创建党管经济的农业管理体制

四、农政中间体的转换与新的形态

第四节 列宁农政建设的总体分析

一、卡夫丁峡谷是不是可以跨越

二、跨越中的农政建设主导形态

三、农政建设中面临的最大矛盾

四、留给承继者的农政建设遗产

第三章 苏联农政的斯大林时代

第一节 对列宁农政思想的承继发展

一、早期与列宁土地问题论的分歧

二、苏俄要走自己的农业发展道路

三、进行农民群体全面改造的理论

四、党要全面统领农村的各项工作

五、关于落后国家农民问题的论述

第二节 斯大林时期农业政策的完善

一、承继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二、集体化时期的农业政策

三、二战及战后的农业政策

第三节 斯大林时代的农政管理体制

一、国家农业管理体制的确立

二、农业科学教育体制的建立

三、集体农庄管理制度的形成

四、国营农场管理制度的完善

五、机器拖拉机站的双重职能

第四节 斯大林农政时代的比较分析

一、苏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

二、五年计划中的农业发展问题

三、列宁农政建设形态的新跨越

四、斯大林强制型农业道路分析

第四章 苏联农政模式的产生

第一节 赫鲁晓夫的农政思想

一、斯大林农政思想的承继发扬

二、改进党对农村和农业的领导

三、有计划地进行农业生产经营

四、坚持发展社会主义的大农业

五、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农政建设

第二节 形成模式的农业政策

一、对斯大林时代农业政策的调整

二、政策的贯彻实施与遭遇的阻力

三、遭遇种种阻力之后的农业政策

第三节 模式形态的农政体制

一、国家农业管理体系的调整

二、农畜产品收购制度的调整

三、农业劳动组织制度的调整

四、农政中间体的调整与异化

第四节 赫鲁晓夫的农政方略

一、和平年代农政战略的调整

二、五年计划中的农业高指标

三、农政关系的演变与新形态

四、赫鲁晓夫农政建设的分析

第五章 苏联农政模式的形成

第一节 勃列日涅夫的农政思想

一、社会主义农政思想的总承继

二、加强党对农村和农业的领导

三、强调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农业

四、建设大农业组织的理论升华

五、强化苏联农政建设形态输出

第二节 农业政策实施中的完善

一、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农业决策

二、赫鲁晓夫反思后的农业政策

三、农业再度危机后的农业政策

第三节 农政体制的适应性调整

一、确立国家全面管理农业的制度

二、农业微观组织的统一管理制度

三、农工综合体的计划与管理制度

四、农业劳动者的报酬与保障制度

五、官僚阶层与农村知识群体异化

第四节 苏联农政模式的局限性

一、美国争霸战略中的农业塌陷

二、农业劳动者内在动力的丧失

三、外部农业政策供给的虚拟性

四、农政管理方式的体制性障碍

第六章 苏联农政模式的影响

第一节 中小国家的农政传播

一、紧随后反叛的欧亚各国

二、选择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试验后的民族独立国家

第二节 苏中两国的农政借鉴

一、苏联农业道路对中国的影响

二、中国农政道路的探索性实践

三、苏联学习中国的农业承包制

第三节 苏美两国的农政竞争

一、苏联农业道路对美国的影响

二、美国农政道路中的主要经验

三、美国农战对苏联模式的胜利

第七章 苏联农政模式的悲歌

第一节 戈尔巴乔夫的农政思想

一、传承着前任的农政思想

二、到列宁思想中去找答案

三、新思维中的农政旧思路

四、民主主义的农民主体论

第二节 农业政策的调整与改革

一、安-契过渡阶段的农业政策

二、戈尔巴乔夫时代的农业决策

三、改革探索时期的农业政策

四、放弃农民强制的让步政策

第三节 农政体制的维系与放弃

一、承继前任推行农业承包制

二、没有改变的国家农政制度

三、未曾改变的农业微观管理

第四节 农政悲歌的主客体分析

一、促成悲歌的当政主体分析

二、造成悲歌的模式形态分析

三、形成悲歌的农民群体分析

结语:苏联农政模式终结的理论沉思

(一)列宁的理论选择与实践

(二)斯大林的理论继承与实践

(三)赫鲁晓夫的理论承袭与实践

(四)勃列日涅夫的理论承袭与实践

(五)戈尔巴乔夫的理论新选择与实践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苏联农政模式研究》是继《美国农政道路研究》之后的第二部大国农政史专著,主要分析了苏联农政建设形态的教训。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导论,苏联农政模式的起源,苏联农政的斯大林时代,苏联农政模式的产生,苏联农政模式的形成,苏联农政模式的影响和苏联农政模式的悲歌。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苏联农政模式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09115941
《苏联农政模式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农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 480 印数 2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苏联农政模式研究是中国农业出版社于2007.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351.23 的主题关于 农业经济-经济发展-研究-苏联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