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44.8
中国高校招生优录制度的发展史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历时28年。其间,报名资格制度与政治审查制度对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后一阶段则是从1977年至今,亦历30余年。其间,报名资格制度与政治审查制度逐渐淡出,最终以软性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替代了硬性的政治审查制度。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中国高校招生制度史的两种分期
二、中国高校招生制度史研究的政治视角
第二节 三十年的中国高校招生制度研究综述
一、中国高校招生制度研究的发表形态与题名检索
二、中国高校招生制度研究的编撰方式与选题内容
三、高校招生制度研究的学术视角与理论视域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难点突破与研究特色
一、研究方法
二、难点的突破
三、研究特色
第一章 增加比重高招优录面向工农(1949-1954)
本期重要事件回放
第一节 政治舆论的先声
第二节 高校优录制度的雏形(1950-1952)
一、高校入口把关:“选什么人来培养”
二、优录制度的摸索:招生文件中优录与宽录的变迁
三、全国统招,政审初现
第三节 数量与质量:高校招生政策的两难困境
第四节 政治质量是人才选拔的关键
第五节 录取办法与补充规定:制度框架的设计
一、政治合格之后,再按分数录取
二、1954年7月24日高等教育部的通知精神
三、录取办法中的方针偏向与程序控制
四、补充规定中的优录规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把住口子优录政审持续升级(1955-1957)
本期重要事件回放
第一节 1955年的高校招生政策
一、高等教育部的设想
二、受到冷遇的
《中国高等学校招生优录制度史研究(1949-2009)》作者以与优惠录取制度(简称优录制度)高度相关的高校招生报名资格制度与政治审查制度为基本线索探寻中国高等学校招生优录制度的历史演变轨迹。中国高校招生优录制度的发展史分为两段。前一段从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历时28年。其间,报名资格制度与政治审查制度对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后一段则是从1977年至今,亦历30余年。其间,报名资格制度与政治审查制度逐渐淡出,最终以软性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替代了硬性的政治审查制度。
作者对中国高校招生优录制度60年的探索与发展提出了一个有相当理论创见的解释框架,对优录的本质、优录的目的、优录的机制、优录的特性、优录的功能、优录的方式、优录的人群等做了全面的归纳与系统的分析,希望藉此为高校招生优录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与优化提供扎实而有效的理论依据。人才的多样性必然要求高校招录人才的模式与方法的多样性。因此,高校必须建立多样性的、多规格的、多渠道的录取机制。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高等学校招生优录制度史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0183275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高等学校招生优录制度史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长春 | 出版单位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4.8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中国高等学校招生优录制度史研究是吉林大学出版社于2012.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649.29 的主题关于 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教育史-中国-1949~2009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