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56.0
本书旨在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系统而有重点地分析和认识“新马克思主义”这股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思想体系,为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们尽可能多地提供一些国外的新观点和新材料。本书首先对“新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概述,接着分章节对卢卡奇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科尔施的“哲学马克思主义”、豪克海默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阿道尔诺的“否定的辩证的马克思主义”、马尔库塞的“个人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哈贝马斯的“新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阐释,最后对“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进行了总结。
第一章 “新马克思主义”概论.
一、世界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奇迹”与“新马克思主义”
二、“新马克思主义”概念及其与“马克思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同
1.“新马克思主义”概念
2.“新马克思主义”及其与“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同
三、“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框架
四、“新马克思主义”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对立”
1.关于所谓“恩格斯与马克思的理论对立”
2.关于所谓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马克思主义
3.关于所谓葛兰西和列宁的理论对立
五、“新马克思主义”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批判
六、“新马克思主义”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及其“现代工业社会理论”
七、研究“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现实意义
1.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更全面地认识现代资本主义
第一章 “新马克思主义”概论.
一、世界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奇迹”与“新马克思主义”
二、“新马克思主义”概念及其与“马克思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同
1.“新马克思主义”概念
2.“新马克思主义”及其与“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同
三、“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框架
四、“新马克思主义”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对立”
1.关于所谓“恩格斯与马克思的理论对立”
2.关于所谓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马克思主义
3.关于所谓葛兰西和列宁的理论对立
五、“新马克思主义”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批判
六、“新马克思主义”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及其“现代工业社会理论”
七、研究“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现实意义
1.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更全面地认识现代资本主义
2.在比较中体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丰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卢卡奇的“正统马克思主义”
第三章 科尔施的“哲学马克思主义”
第四章 豪克海默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
第五章 阿道尔诺的“否定的辩证的马克思主义”
第六章 马尔库塞的“个人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第七章 哈贝马斯的“新马克思主义”
第八章 哈贝马斯的新思维与“新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第九章 “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
参考文献
德文目录
后记
“新马克思主义”是对那些在后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下重新思考和解释正统马克思主义学说所作的学术尝试的总称,它在世界范围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以其“非正统”、
“非党派”、
“非政治意识形态”的面目和众多的著述而异军突起、独树一帜。“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批判和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新马克思主义”者以社会批判理论这一特有的方式揭示了现代工业社会的特点和弊病,把资本主义社会视为一种使人异化的剥削人的制度,主张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在于批判,在于揭露各种意识形态的“真面目”而使公民觉醒,从而使人们能在两大对抗性制度之外作出第三种选择:建立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贫穷和浪费的、人能够真正实现解放的理想社会。
“新马克思主义”旨在在现代工业社会条件下“重新发现”马克思和“重新设计”马克思主义,给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和理论启发。
作者以其德国哲学博士(1984年)的深厚理论功底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的工作实践,尤其是与哈贝马斯等人的长期交往与合作研究,为读者提供了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新途径、新资料、新源泉。
“新马克思主义”是对那些在后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下重新思考和解释正统马克思主义学说所作的学术尝试的总称,它在世界范围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以其“非正统”、
“非党派”、
“非政治意识形态”的面目和众多的著述而异军突起、独树一帜。“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批判和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新马克思主义”者以社会批判理论这一特有的方式揭示了现代工业社会的特点和弊病,把资本主义社会视为一种使人异化的剥削人的制度,主张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在于批判,在于揭露各种意识形态的“真面目”而使公民觉醒,从而使人们能在两大对抗性制度之外作出第三种选择:建立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贫穷和浪费的、人能够真正实现解放的理想社会。
“新马克思主义”旨在在现代工业社会条件下“重新发现”马克思和“重新设计”马克思主义,给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和理论启发。
作者以其德国哲学博士(1984年)的深厚理论功底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的工作实践,尤其是与哈贝马斯等人的长期交往与合作研究,为读者提供了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新途径、新资料、新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