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变迁
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变迁封面图

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变迁

邢莉,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8.0

书籍简介:

文化变迁是人类学主要研究的课题之一,也是民俗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置于人类社会中的民俗文化从古至今都在发生变迁。民俗文化研究民众的生计方式以及与此有关的民众的生活文化,民俗文化既是传统的,包括一个族群的生计方式、语言传统、衣食住行、婚丧娶嫁、民间社会组织、民俗信仰等系列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民俗文化又是现代的,民俗学也研究传统的文化模式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呈现的形态和种种变异,研究其现代的形态与传统之间的联系。本书在深入民族地区进行广泛调查基础之上系统论述了久居在内蒙古区域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变迁。

作者介绍:

邢莉,女,蒙古族,祖籍内蒙古喀喇沁旗。现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教授。著有《游牧文化》、《草原文化》、《观音:神圣与世俗》,主编《中国女性民俗文化》等,并撰写有关的论文40余篇。

书籍目录:

前言

上篇

第一章 内蒙古草原游牧文化的生态解读

一 追逐水草游牧的生活方式

(一)移动——牧人生活方式的选择

(二)草原的生态特征与牧人的生态理念

(三)牧人生活的节律与草原生态时间

二 蒙古族游牧文明的标志性符号

(一)车、马、帐是蒙古族游牧文明的标志

(二)车、马、帐的整体结构维系了游牧社会

(三)车、马、帐是牧人生存智慧的表征

三 蒙古族游牧文明标志性的精神文化符号

(一)蒙古语:游牧文化的镜像

(二)长调:游牧生活的绝唱

(三)史诗:牧人文化精神的表述

(四)长生天:牧人的深层信仰

四 对游牧文化的评估

(一)游牧文化的价值

(二)游牧文化的非自足性

第二章 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变迁的历史坐标

一 明代:游牧文化变迁的肇始期

(一)内蒙古区域内形成的汉族板升聚落

(二)农耕文化在土默特一带的兴起

(三)内蒙古区域内部变化的动向

二 清代:游牧文化变迁的转型期

(一)农业文化圈、半农半牧文化圈的形成与二元体制的建立

(二)盟旗制度的建立与游牧距离的缩小

(三)喇嘛庙的建构与定居态势的形成

(四)草原城市商贸文化的拓展

三 民国时期:游牧文化变迁的确认期

(一)蒙古族内部变革的新思路

(二)内蒙古区域四个文化圈的形成与互动

(三)蒙古族多种生计方式的出现与牧业观念的转变

四 游牧文化的衰微期:定居家庭牧业的产生

(一)制度文化变迁的背景

(二)马文化符号的衰微和转型

(三)内蒙古区域的城镇化

第三章 游牧文化变迁的外在动因

一 汉族移民与内蒙古人口的增长

(一)清代与民国时期农耕民族移民的类型与动因

(二)1949年后向内蒙古地区的移民

二 内蒙古区域的开垦与游牧文化的变迁

(一)清代的开垦与清政府的放垦政策

(二)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继续开垦

(三)1949年后的开垦与新建设

三 农进牧退与草原生态环境的退化

(一)草原生态问题的提出

(二)草原生态环境的严峻与农业开垦

(三)草原生态状况的严峻与草场的过度使用

第四章 内蒙古区域农耕生计方式与半农半牧生计方式的构建

一 内蒙古区域农耕村落文化的形成

(一)汉族移民的定居与村落文化的形成

(二)内蒙古人口的增加和密集

(三)土地所有制的变迁

二 蒙古族生计方式的重构——蒙古农民社会的形成

(一)游牧民的流动与生计方式的抉择

(二)从蒙古包到定居房屋的变迁

(三)部分蒙古族向农耕生计方式的嬗变

三 蒙古族农业的生活方式——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烟台营子村为个案

(一)烟台营子村概况

(二)烟台营子村落生活的农业传统

(三)1947年以后农业的发展

四 半农半牧生计方式的形成与变迁

(一)蒙古族内部的迁移和人口的叠加

(二)半农半牧生计方式的形成与蒙汉杂居

(三)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照克图嘎查生计方式描述

第五章 1947年后内蒙古区域游牧业生计方式的变迁

一 从1947-1980年蒙古族游牧生计方式的变迁

(一)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的互助合作时期

(二)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人民公社化时期

二 从游牧到定居

(一)当代牧人生活描述——以锡林郭勒盟乌里雅斯太镇等牧区访谈为实证

(二)当代牧人生活节律描述

(三)当代牧业的社会组织——牧业社区

三 文化转型中牧业生计方式的变迁

(一)目前保护草原的重大举措的实施

(二)牧业生产技术的变迁

(三)牧人商品意识的增强和消费习俗的变迁

(四)牧人保护草场的新生产经营模式

下篇

第六章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一 农牧两种不同文化模式的冲突

(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

(二)农牧两种文化的冲突与民族冲突

(三)农牧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贫富冲突

二 从蒙汉族际婚看蒙汉文化的融合与变迁

(一)蒙汉通婚的初期——汉族“随蒙古”的阶段

(二)蒙汉通婚的中期:互相选择的阶段

(三)当代蒙汉通婚:具有规模的阶段

三 蒙古族命名习俗的汉化倾向与族群认同

(一)蒙古族命名习俗的文化特征

(二)蒙古族命名习俗的汉化倾向

(三)蒙汉通婚家庭的汉语命名倾向与蒙古族族别选择

第七章 敖包祭祀文化的变迁

一 敖包祭祀的神圣性与生态功能

(一)牧民对敖包的阐释

(二)敖包祭祀文化的神圣性

二 蒙古族敖包祭祀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以2006年5月13日乌审旗敖包祭祀为个案

(一)清代以来敖包祭祀文化的变迁

(二)敖包形制的传承与变迁

(三)敖包祭祀仪式的传承与变迁

三 当代敖包祭祀的民间组织与传统的建构——以2008年7月东乌珠穆沁旗白音敖包祭祀为个案

(一)白音敖包祭祀与民间组织的建构

(二)敖包祭祀组织的话语权

(三)敖包祭祀与民间权威的表述

(四)文化个体与民间组织的互动

第八章 蒙古族“那达慕”的变迁

一 那达慕是蒙古民族的节日

(一)那达慕与“耐亦日”

(二)那达慕节日的文化特质

(三)那达慕节日的时间选择

二 那达慕的传承与建构——以2006年7月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建旗50周年举办的那达慕为个案

(一)2006年7月东乌珠穆沁旗旗庆那达慕符号阐释

(二)那达慕传统的新建构

三 那达慕核心符号的传承、衍化与族群认同

(一)那达慕在当代的传承

(二)那达慕符号的衍化

第九章 蒙古族过年习俗的变迁

一 当代蒙古族过年习俗的多元形态

二 过年习俗文化符号的变迁

三 过年习俗中人文精神的传承与族群的文化边界

第十章 成吉思汗祭祀仪式的变迁

一 祭祀文化空间及祭祀象征物的变迁

二 民族国家时期的新建构

三 祭祀仪式的传承与族群认同

(一)成吉思汗祭祀文化时间的传承

(二)达尔扈特的传承与变迁

(三)鄂尔多斯祭祀成吉思汗的民间语境

(四)成吉思汗龙年大祭的传承与变迁

第十一章 庙会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以巴林右旗荟福寺2007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大祝愿法会”为个案

一 荟福寺庙神圣空间的重新建构

(一)历史传统与荟福寺及庙会的建构

(二)民间信仰与荟福寺及庙会的构建

(三)荟福寺及庙会重构的民族国家叙事

(四)荟福寺及荟福寺庙会的重建是僧侣阶层的要求

二 当前荟福寺庙会的民间叙事——以内蒙古巴林右旗2007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庙会为个案

(一)民众信仰仪式的文化传承

(二)对庙会仪式的文化阐释

三 荟福寺庙会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运用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生态学和草业科学等学科交叉的方法,对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的历程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研究成果在同类著作中处于前沿水平,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其中关于清代以来至今,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机制、变迁动因、变迁结构、变迁形态的深入阐述,关于游牧民与农耕民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的论述登,不但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变迁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6121573
如需购买下载《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变迁》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变迁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3.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81.2 的主题关于 蒙古族-游牧民族-民族文化-研究-内蒙古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