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6.0
本书以“家”为对象,视角独特,从家的物质形态——房屋、门、窗、客厅等,到家的精神构成——心灵的港湾,再到家的时间构成——历史的沉积,为读者展示了家所拥有的一切内容及功能,也为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家”、走进“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
绪
家为何物
第一辑家的物质构成
房屋
门
窗
客厅
厨房
阳台
卧室
书房
第二辑家的情感构成
一种心绪的序言
城郊廉租屋
台湾温馨小屋
小北街44号
七个人,六根柱,一间房
山腰,那装满悲怆的空房
离婚,离不掉的家
二奶,排不开的满屋闲愁
峨眉春梦
一种忧思两处囚
月儿缺了,网上那个家
底层
生命与爱情都没有排序
初春,在元宝坡寻找爱情
第三辑家的时间构成
沉寂的戏台
江口吊脚楼
蟆颐观问道
生水天一阁
是父是于是家
屯堡石头寨
董宋大本堂
从乾隆年间走来的刘家人院
刘氏庄园
寻找巴金的家
小平故居
多娜泰拉的怡情豪宅
想起黑猫夫人
图坦卡蒙冥宫
卡纳克神庙
哈德良别墅
第四辑家的艺术构成
深山茅屋
野渡人家
乡野农家乐
岷江渔家
追寻云的家
小区的诱惑
小区的误会
小区的背影
新环巷轶事
迷惘的奢华
在林雪儿家坐天观井
一个周末的意识流
谁染霜林醉
一眼窗能看见多少
出门
屋后
跋
关于家的四种构成
前言
家为何物?一个多么滑稽的问题。就像问人为何物,山为何物,树为何物一样。现实生活中,好像就有这么一些问题,天天置身其中,耳濡目染,熟悉得像自己手上的指纹。多自问几个为什么,就会感到一脸的茫然,仿佛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
先人是质朴的,造字之初,已融入了他们对家的理解。一幢房子,下面栖息着几个人,有大有小,相携相惜,紧紧依偎,一副风雨同舟的样子。哲学家们就要理性得多,以形而上的眼光,观照着世界。哲学家眼里,纷繁复杂的世界,由物质和精神两部分组成。世界是当然的“大”家,也应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不能例外。那么,家的物质和精神形态都有些什么东西呢?我思考着家。
我想起了老祖宗马克思的话。他说:家庭、社会和私有制是联系在一起的,从原始公社解体,私有制产生,家庭就产生,家就出现。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区别在于,家以谁为主体,谁为核心;配偶是否相对固定,孩子是否弄得清父亲母亲。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竟没有独立的关于家的词条,只有家庭。词典说,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基本上是老祖宗的意思。在这里,家庭具有浓浓的私有制和占有的色彩;或者说,被人为地打上了私有制和占有的烙印,而自然因素情感因素,却恰恰被忽视。从这种忽视中,我们不难发现,家的血肉家的温馨已被丢失,无论是物质形态的家,还是和精神形态的家,都被严重扭曲。
其实,细细揣摩,家与家庭还是有区别的。家更富有人文元素,情感元素。有一家房地产商重金征集家的广告辞,各路精英纷纷出招,经过激烈角逐,金榜题名的是:家,“放”心的地方,这六个朴实无华充满动感情感的字,是多么柔柔地贴近了家的本质贴近我们的心啊!一个“放”,一个“心”,把家的社会功能与自然属性巧妙融合,使家的物质性与精神性水乳交融,把家的温馨、家的安全可靠,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不是么?再伟大再热血再刚烈的志士仁人,流浪漂泊的心,总有需要泊岸停靠所谓“放”心之时。早出晚归,仍是日常少不了的生活程序。出发和归来,家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人生就是这样,让你的步履围着家,画上一个个的圆,又回来了,逃不出的是家的围城。心是精神的情感的,“放”心的地方是物质的,是一个适合于人置放心灵,寄托精神和情感的地方。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在谈到家时,我们往往更多地联想到家庭的概念,忽略了家的本质功能,忽略了物质构成的家,作为“放”人“放”心的重要地方,这么一种特殊的存在;心,被置放于一个虚幻的空间。
当然,仅仅有物质是不够的,还不是家。如果只有厨房和饭桌,饿了时就餐,宴客时举杯交箸,可能是酒楼餐馆;仅仅有卧室、卫生间和床,供劳累了一天的你安身养性,无异于宾馆旅店,或者,最多叫房子。家,“放”人“放”心的物质存在,一种与这种存在密切相关的牵挂,一种温馨,一个心灵的港湾!我常常问自己,真正了解家吗?当翻开历史,走进家,面对那个生动的象形,我们可否感到汗颜?
后记
家,首先以感官的形式存在,家的社会属性,被抽象出来。门当户对,衣食住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素面朝天,四两拨千斤。看见它的毛发,看见它的皮肤,看见它的骨骼,看见它的肌体,看见它的婀娜多姿,看见它的健美挺拔……所有的呈现,为还原一种在场;所有关于家的讲述,定是从曼妙的触摸开始,背景渐渐点亮,细节徐徐展开。
天,阴了,又晴了。东边日出西边雨,倒是无晴却有晴。月亮,缺了又圆了。缺缺圆圆的,还是曾经牵挂的月亮吗?怦然心跳,轻声呼吸,浅斟低酌,边走边唱。酸甜无言,冷暖自知。不同的版本,相同的话题。在家的命题范畴里,没有谁对谁错。家,永远以最柔软最春水涣涣的一面,侧眼凝视众生,甚至将谁一点一点彻底瓦解,直至成为身体里兀自流淌的那一滴。
历史原来还可以这样的面貌存在:四方天井,两扇门楣,一角楼檐,半节戏台。弥漫过来的不只是水。褪去的不仅是光芒。白驹过隙,尘埃落定,世事纷纭,物是人非。存在即是合理,承传便为永恒。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吊脚楼石头寨的斑驳;庄园大院的沧桑;道观神庙的厚重;豪宅冥宫的钝痛;楼阁与祠堂,有寒风呼啦啦吹彻,有细雨燕子斜。让时间之水湮没青石台阶,湮没断壁残垣,让词语飞升在家园之上。仰望或者倾听。
从一棵树到一座房屋,需要经过这样的程序:把树砍了,剥皮,墨线取直;钻孔,用极锐利的那种风钻最好;然后穿榫头,挑方,压脊,树柱础,扯牌坊。最后的几道工序,封墙,雕窗,立门楣。复杂的工艺,类似乡妹子做女红,乐音师调和声,甚至可以看到那些横来直去的线条之上的魏晋风度了。把它置于深山,盖上从山腰采来的野茅草。有樵语传来,把它迁到江边吧,看过渔家的灯火吗,若明若灭的那种。没有花朵,依然微笑。拈一枚落叶,好沉的秋天。看见它的背面,谁正抱着一团朴素安然隐去,那是生活的全部吗?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家的前世今生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07265603 《家的前世今生》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成都 | 出版单位 | 天地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6.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印数 | 3000 |
家的前世今生是天地出版社于2007.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C913.11-49 的主题关于 家庭生活-通俗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