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25.0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是将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植入人体穴位内,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一门临床技术,是针灸疗法在临床上的延伸和发展。本书共有六章,第一章对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源流、概念与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在第二章中,将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做了详细阐述,更有助于临床医师在选择该疗法上参考和借鉴,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第三章对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作用原理以及发挥作用的机制、特点做了论述。第四章中,详细介绍了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各种针具的操作方法,特别是对任树森主任的“两快一慢”特色手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强调了埋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治疗反应及治疗频率与疗程。第五章对穴位埋线中应用的相关经络理论及腧穴进行了逐一介绍,并详细修订了常用穴位的埋线操作方法。第六章是穴位埋线的临床应用,详细介绍了埋线治疗的常见病以及优势病种,并在每个病种后面附有最新的临床报道及研究成果。
第一章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源流与发展
第一节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概述
第二节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现状和前景
一、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概况
二、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优势和前景
第二章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适应证
二、禁忌证
第三章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作用原理
一、物理刺激效应
二、化学刺激效应
第四章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操作方法
第一节 陆氏埋线针操作方法
一、器械准备
二、操作方法
第二节 一次性埋线针操作方法
一、器械准备
二、操作方法
三、任氏“两快一慢”操作手法
第三节 注意事项与治疗反应
一、注意事项
二、治疗反应
第四节 治疗频率与疗程
一、病情
二、埋线方式
第五章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常用经络和腧穴
第一节 常用经络
一、手太阴肺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三、足阳明胃经
四、足太阴脾经
五、手少阴心经
六、手太阳小肠经
七、足太阳膀胱经
八、足少阴肾经
九、手厥阴心包经
十、手少阳三焦经
十一、足少阳胆经
十二、足厥阴肝经
十三、任脉
十四、督脉
第二节 常用腧穴
一、手太阴肺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三、足阳明胃经
四、足太阴脾经
五、手少阴心经
六、手太阳小肠经
七、足太阳膀胱经
八、足少阴肾经
九、手厥阴心包经
十、手少阳三焦经
十一、足少阳胆经
十二、足厥阴肝经
十三、督脉
十四、任脉
十五、经外奇穴
第六章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运用
咳嗽
哮病
喘病
鼻鼽
鼻窒
鼻渊
鼻槁
急喉痹
慢喉痹
急喉喑
慢喉喑
痫病
癫狂
心悸
胸痹
不寐
多寐
厌食症
久痢
便秘
胃脘痛
呕吐
呃逆
痞满
胁痛
头痛
黄疸
中风后遗症
能近祛远
眩晕
白浊
精癃
阳痿
男性不育症
月经先期
月经后期
月经先后无定期
闭经
痛经
崩漏
绝经前后诸证
带下病
不孕症
肾病综合征
急性肾炎
遗尿
阴痒
痔
肛痈
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
淋证
尿浊
郁证
消渴
肥胖
自汗、盗汗
虚劳
血浊
梅核气
痹证
项痹症
肩凝症
膝痹
膝部滑囊炎
热痹
旭痹
坐骨神经痛
痿证
颤证
腰肌劳损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腰椎椎管狭窄
臀上皮神经损伤
梨状肌综合征
骨痹
肌痹
扭伤
骨蚀
面颊痛
面瘫
面肌痉挛
小儿多动症
肺癌疼痛
乳核
乳癖
牛皮癣
黄褐斑
粉刺
斑秃
白疙
风疹
蛇串疮
湿疮
风热疮
白驳风
皮痹
面游风
牙宣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针对临床实用的中医穴位埋线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突出了针灸经络理论对穴位埋线的理论指导,丰富了针灸疗法的操作形式,延伸了针灸疗法的学术内涵。全书共六章节,内容包括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运用,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常用经络和腧穴,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操作方法,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作用原理,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等。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针对临床实用的中医穴位埋线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突出了针灸经络理论对穴位埋线的理论指导,丰富了针灸疗法的操作形式,延伸了针灸疗法的学术内涵。全书共六章节,内容包括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运用,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常用经络和腧穴,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操作方法,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作用原理,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