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26.0
2011年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树立起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的又一座丰碑,也标志着我国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本书从基本内涵、特征、意义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完善法律体系不停步,法律体系内容包括:230多件法律、690多件行政法规、8600多件地方性法规……这是一个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法律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的重大历史成果。法律体系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满信心。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不削弱:我国宪法载明,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国家根本法这种最高法律形式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法律体系的形成,高度体现人民性,开辟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新纪元。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不动摇;贯彻实施法律不打折,有法可依,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前提;有法必依,则是依法治国的灵魂。
吴邦国委员长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丰义法律体系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过程
(一)新中国成立前后法制建设的艰辛探索,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2年宪法的颁布,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得以恢复,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筑牢了坚实的根基
(三)党的十二大以后到党的十四大前,立法工作取得重大成绩,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如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立法工作快速推进,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如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标志
(一)我国古代、近现代的法律体系
(二)一些两方国家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三)两方国家部门法体系的形成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标
(五)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因特色社会丰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经验
(一)立法工作应坚持的根本原则
(二)立法工作实践巾的有益做法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部门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九、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附录
2011年3月10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如期完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便于广大干部学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组织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的同志编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干部学习读本》。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干部读本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3544934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干部读本》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6.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600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干部读本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于2011.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0.0 的主题关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法制-学习参考资料 的书籍。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组织编写
李飞, 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著
朱景文, 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