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40.0
刑事司法本是用于解决由犯罪引起的刑事纠纷的工具,但随着刑事纠纷的复杂化,当事人诉求的多元化,特别是司法权力的膨胀引起的腐败,报应性司法解决刑事纠纷的实际能力严重弱化,并导致刑事司法出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背离、案多难及时了结以及案结事难了等问题。为应对以上面临的问题,我国学者和公安司法机关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近年对恢复性司法和刑事和解的研究与探索。作为系统介绍并率先将恢复性司法引入中国司法实务的一名学者,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恢复性司法本土化的研究与探索,本书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与实务探索的系统成果。
绪论 刑事纠纷与解纷
第一章 中国传统调解与西方恢复性司法
一、演进过程与背景比较
二、权力与权利关系比较
三、追求价值及目标比较
四、程序模式及机制比较
五、传统调解的现代转型
第二章 报应性司法与恢复性司法
一、“以怨报怨”与“以直报怨”
二、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三、国家垄断与公民参与
四、排斥隔离与沟通融合
五、抽象责任与具体责任
六、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第三章 恢复性司法的心理学原理
一、犯罪引起冲突各方新的需要
二、恢复性司法构建满足需要的平台
三、修复社会关系的心理学机制
第四章 多元恢复性刑事解纷体系
一、刑事司法解纷要素分析
二、报应性司法解纷的困惑
三、恢复性司法解纷的优劣
四、构建多元恢复性刑事解纷机制
第五章 恢复性刑事和解程序
一、恢复性刑事和解概念辨析
二、恢复性刑事和解法理分析
三、恢复性刑事和解功能定位
四、恢复性刑事和解程序构想
第六章 恢复性刑事评估程序
一、恢复性刑事评估的内涵
二、恢复性刑事评估的依据
三、恢复性刑事评估的主体
四、恢复性刑事评估的类型
五、影响风险评估的因素
六、恢复性刑事评估的方法
七、恢复性刑事评估的方式
八、恢复性刑事评估的程序
九、恢复性刑事评估的效力
第七章 恢复性刑事矫正程序
第八章 我国少年刑事司法目的之考量
第九章 我国少年刑事司法模式选择
第十章 恢复性少年刑事司法的正义性探析
附录
参考文献
作为系统介绍并率先将恢复性司法引入中国司法实务的一名学者,作者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恢复性司法本土化的研究与探索。《中国法学院校学术大系:多元恢复性刑事解纷机制研究》的形成历经近10年,为深入认识恢复性司法,作者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就中国传统调解与恢复司法进行了专门的比较研究,并对两方恢复性司法的实践,到英国、比利时、加拿大等送行了专门考察。同时,为用好中国的本土资源,一方面,以江苏南通大调解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的传统调解制度历史演变进行了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与公安司法机关合作,实证调研刑事司法面临的问题,并借鉴恢复性司法的理念和程序,探索解决问题的现实途径。《中国法学院校学术大系:多元恢复性刑事解纷机制研究》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与实务探索的系统成果。【作者简介】狄小华,男,1963年6月生,江苏溧阳人。1993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刑事法学理论和实务研究工作,现任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所长。致力于刑事法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先后承担过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并正承担着国家社科基金项和多项横向合作课题的研究工作。独著、与人合著,参与编、译专著10多部,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有多部著作和文章获省、校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