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
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封面图

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

方志远,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50.0

书籍简介:

本书为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方面的论著。

书籍目录:

导论

一、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形成道路

二、国家权力与明代国家权力结构的演进轨迹

三、明代国家权力结构研究的现状及本书的基本思路

上篇明代中央决策系统的权力关系:内阁、内监与皇帝

第一章“三大府”的设置与中书省的废除

第一节皇权独尊与“三大府”的分工

一、相依为命的生死冤家:“皇权”与“相权”

二、明初“三大府”与中书省“独重”

第二节宰相的两难选择与中书省的废除

一、明初的皇权、相权与“易相”尝试

二、中书省的废除及明太祖对国家权力结构的新设计

第二章翰林春坊官平驳奏启与内阁的出现

第一节四辅官、大学士与翰林春坊官平驳诸司奏启

一、四辅官与殿阁大学士

二、翰林、春坊官“平驳诸司文章事”

第二节“内阁”的出现及其地位的迅速提高

一、明代“内阁”的初始状态

二、洪熙、宣德年间“阁权日重”

第三节明代内阁建置诸问题

一、关于“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二、关于殿阁大学士

三、关于“内阁”名称

第三章内阁制度的形成及其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

第一节内阁权力运行的基本方式:票拟

一、“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

二、“内阁书办”及相关制度的形成

三、“非翰林不入内阁”

第二节内阁权力的集中:首辅制的形成

一、阁臣中的首次之分

二、“至嘉靖而始有相与首”

第三节内阁在明代中央决策权力结构中的地位

一、内阁与皇帝

二、内阁与内监

三、内阁与六部诸司

四、明代内阁与唐宋翰林学士、知制诰

第四章司礼监的崛起及中央决策系统的“以内制外”

第一节司礼监的崛起

一、从典礼纪察司到司礼监

二、司礼监为宦官第一署

第二节司礼监职责的扩充及所谓“对柄机要”

一、司礼监职责的扩充与机构的膨胀

二、关于司礼监与内阁的“对柄机要”

第五章“以内制外”的保障:明代宦官的知识化问题

第一节明代宦官知识化的主要途径

一、儒士白宫及被强行阉割入宫

二、宦官参政的培训基地:内书堂

第二节“知识宦官”的出路及其与士大夫的关系

一、“知识宦官”的出身与出路

二、“知识宦官”与文官派系

第三节明代宦官再认识

第六章明代皇帝的“事必躬亲”与“垂拱而治”

第一节传统等级制度的重新确立与厘正

一、洪武时的“制礼作乐”

二、洪武、永乐时的“官修经史”

三、嘉靖时的“厘正旧章”

第二节从“祀天”看明代皇帝的勤政与疏懒

一、太祖定制与明前期皇帝的“亲祀”

二、世宗改制与明后期勋臣的“代祭”

第三节明代皇帝的“视朝”、“面议”与“批答”

一、“事必躬亲”:洪武、天顺间的“视朝”与“面议”

二、“君门万里”:成化以后“视朝”之为虚文

三、“垂拱而治”:世宗的“乾纲独揽”与神宗的“玩世不恭”

第四节“垂拱而治”状态下明代中央决策系统的运行

中篇明代中央行政系统的权力制衡:外廷、内府与科道

第七章废除中书省后“彼此颉颃”的外廷与内府

第一节外廷“六部九卿”分理庶务

一、六部的分工与协调

二、都察院、通政司及大理寺

三、太常、光禄及其他事务性衙门

四、翰林院及其他近侍衙门

第二节内府“二十四衙门”各司其职

第三节南北两京的定制及其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作用

一、南北两京的权宜与定制

二、南京的地位及机构配置

第八章明代官员选拔、任用中的权力分配

第一节官员任用:吏部的权威

一、从荐举到科举

二、出身与出路

三、铨选与保举

四、任职回避

五、吏部的无奈:掣签法

六、传奉授官与捐纳入监

第二节科举取士:礼部的职权

一、明代科举制度的确立及考试的程序化

二、乡试

三、会试

四、殿试

五、明代科举制批判

第三节明朝的吏及其在权力结构中的地位

一、“吏”的种类与职责

二、吏的来源

三、吏的地位与“求充”

第九章明代财政管理中的权力关系

第一节中央财政管理系统

一、外廷财政管理衙门:户部、工部

二、内廷财政管理衙门:司礼监、御马监及内官、御用诸监

第二节中央派出财政管理机关

一、各盐运司及盐课提举司

二、钞关与市舶司

第十章明代的军事力量及领导系统的“三权分立”

第一节明代军队的编制与布防

一、明代军队的基本编制:卫所

二、永乐、正统间的“京营”:京军“三大营”

三、景泰、正德间的“京营”:团营与官厅

四、嘉靖以后的“京营”:“三大营”

五、亲军与“四卫军”

六、边军与地方驻军

七、海防军与江防军

第二节明代军事领导系统中的“三权分立”

一、军事领导原则

二、都督府与武职领导系统

三、兵部、都察院与文职领导系统

四、司礼监、御马监与宦官领导系统

第十一章明代的法律与司法权力结构

第一节明太祖的立法思想与明朝“国法”

一、明太祖的立法思想

二、律、例与《大诰》、《会典》

第二节明代司法系统的权力结构

一、“三法司”与司法权的分工

二、厂卫的设置与明代的“另类”司法

三、宦官在司法过程中的权力参与

第十二章明代的监察权力及运行

第一节都察院与六科十三道

一、从御史台到都察院

二、六科十三道的“以下制上”

第二节明代监察权力的运行

一、职官监察

二、行政监察

三、财政监察

四、军事监察

第三节明朝监察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作用与局限

下篇明代地方国家权力的调整与重组:抚按、司道与乡里组织

第十三章行省、三司与三堂:明代省级权力结构的调整

第一节从行省到三司

一、明初的“行中书省”

二、“三司”并立与省级权力机关体制的下降

第二节“三司”的弊病与“三堂”的出现

一、“三司”并立的弊端

二、镇守武臣、文臣、内臣并设:“三堂”的出现

第三节镇守中官的设置及其普遍化和制度化

一、永乐、洪熙时的“中官出镇”与“镇守中官”

二、宣德以后镇守中官的普遍设置

三、镇守中官的类型与职责

四、镇守中官的地位及所受制约

第四节正德时镇守中官的泛滥及嘉靖初的革除

一、正德时期的镇守中官

二、嘉靖前期对镇守中官的革除

三、明代宦官及镇守中官再检讨

第十四章“三堂”到“巡抚”:明代省级国家权力结构的定制

第一节“巡抚”的设置及地方化、制度化

一、明代“巡抚”的出现

二、宣德、正统间的文臣镇守与巡抚

三、景泰、正德间巡抚的地方化和制度化

四、明代巡抚的类型

第二节巡抚在明代省级权力结构中的地位

一、巡抚的地位和职责范围

二、明代巡抚的制约力量

三、巡按监察御史与地方事务

四、国家权力在地方的聚散及其利弊

第十五章明代的“道”:分巡、分守与“整饬兵备”

第一节三司职能的变化及分巡、分守道

一、三司职能的变化及分巡、分守“道”的发生

二、按察司副使、佥事的“分巡”

三、布政司参政、参议的“分守”

第二节整饬兵备副使、佥事:兵备道

一、兵备道的设置及地位

二、兵备道的分布及其职责范围

第十六章明代府县“亲民官”及其施政方式

第一节府州县机构的设置与调整

一、府州县机构的设置及官员的职业道德要求

二、县的增置与国家权力对地方控制力的体现

第二节官的责任与吏的义务

一、府州县的设官及派驻机关

二、《到任须知》与“亲民官”的职责

三、“首领官”与“吏”

四、《供报须知》与吏员的职责

五、《备忘集》与《惠安政书》

第十七章明代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的延伸

第一节深入民间的礼乐教化

一、国家的“教化”与《教民榜文》

二、申明亭、旌善亭与乡饮酒礼

三、乡约与家规

第二节里甲、保甲与里老

一、里甲与保甲

二、里老

第三节宗族与生员

一、宗族势力与国家权力

二、生员与地方事务

引用文献

后记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
9787030221872
如需购买下载《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是科学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91 的主题关于 政治制度-研究-中国-明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