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
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封面图

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

王利华,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年代:2013

定价:99.0

书籍简介:

本书的主题是关于一个自然物种在中国文明史上的角色和作用,讲述竹子参与的中国历史,人类与竹子相亲、人文与自然交融的故事。在中华民族的漫长生命历程中,竹子因为种种机缘,不断融入社会生活,扮演多重角色,与中国文化逐渐水乳交融。人与竹曾共同创造了并不断演绎着许多值得记述的历史文化传奇。作者长年从事环境史学研究,希望能够从中发现中国先民与自然环境和自然物种打交道的某些秘密。

作者介绍:

王利,华安徽省宿松县人。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院副院长、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心负责人,主要从事中国环境史、农林史、家庭史及社会生活史研究和教学。1984至1999年先后在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南开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农学硕士和历史学博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获得提名列入跨世纪学科带头人重点培养计划,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赴韩、德、美、丹麦、瑞典等国访问研究或担任客座教授。科研、教学成果曾获教育部一等奖(第二作者)和天津市一、二、三等奖多项。学术兼职有: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农史》、《历史教学》、《中国环境与文化》和《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编委,《南开学报》“环境史研究”栏目主持人。

书籍目录: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中国竹林及其古今变迁

一、竹子的形态和特性

二、当代竹林资源区划

三、古今竹林变迁再探讨

四、古代竹林培育和养护

第二章 古代《竹谱》三种评介

一、戴凯之《竹谱》

二、释赞宁《笋谱》

三、李衍《竹谱详录》

第三章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竹子

一、食笋风气与竹笋采掘加工

二、竹实现象与饥荒中的竹米

三、竹叶在食物饮料中的妙用

四、竹筒饭、竹箸和锯竹取火

第四章 古代竹制兵器和植竹为城

一、竹弓弩和竹箭矢

二、竹矛、竹刀和竹枪

三、竹城:一种独特防御设施

第五章 竹筒利用与南方山区水利

一、连筒与山区远程引水

二、筒车与山区农田灌溉

第六章 竹子与南方人居环境变迁

一、比阊竹屋:一段被遗忘的居住史

二、城市、火灾与竹屋之消逝

三、庭院种竹与文士雅居的营造

第七章 古代交通史上的竹材利用

一、篮舆的源流

二、簰筏和竹船

三、竹索与浮桥

四、笮桥和溜索

第八章 竹林资源与书写材料演变

一、“刻竹记事”和“剖竹书简

二、造纸原料变化与竹纸的起源

三、竹纸业的发展及其自然基础

第九章 竹之声响:一项另类的环境史探索

一、听竹:文人雅趣和审美意象

二、竹乐器的源流、形制和功能

第十章 人与自然的交互诠释:竹的人化和神化

一、君子比德于竹

二、竹子与魏晋名士风流

三、全德君子形象之建构

四、竹为师友和身与竹化

五、竹灵信仰和图腾崇拜

结语 青史悠悠——竹子王国的环境与文明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既以这样一类自然物种的历史角色和作用作为叙事主题,即很少牵涉正统史学素来重视的那些军国大事,像是闲花野草之论;更兼作者的思想能力有限,对许多事象和问题无力进行深度的解说。书中大部分篇幅只是罗列资料和描述史实,恐有堆砌和零散、琐屑之弊。因此,即便它被读者宽容地接受为史学著述,至多亦只能算作“另类”的历史,并不奢望登大雅之堂,人高人法眼。不过,其中抄录的史料或许可给天下爱竹之士提供一些文献线索,有些故事亦或许能给读者们带来点滴新鲜之感。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9787108043993
如需购买下载《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9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2013.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S795 的主题关于 竹亚科-文化-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