抟日记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抟日记

(英) 莱辛, 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4.0

书籍简介:

本书是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当今最重要的女性作家多丽丝·莱辛的短篇故事集。全书十九篇,多写非洲世态人情。既有情节曲折、洋洋洒洒的小长篇,也有精致的散文体短篇,既有真切的童年回忆,也有冷静的向壁虚构……篇篇写得摇曳多姿,深情动人,给人以极强的文学的艺术感染力。

书籍目录:

序言

我所知道的间谍

一个不结婚的男人

黑皮肤的圣母

小首饰匣

背叛

他说过的话

露西.格兰奇

小劫

流放的滋味

散心

进城

树木与少女

抟日记

两只狗的故事

新来的人

家信

饥饿

绣荷包(译后)

前言

这个集子里收了几篇我自己最喜欢的小说。一篇是用作书名的《抟日记》,里面提到的地方也在罗得西亚,不过,那里和我小时候住的地方差别很大。我是在马绍纳兰的班克特长大的,离斯诺伊阿不远,可我那时候经常跑到马兰德拉和曼契克玩。那里主要是沙地草原,到处都是大块大块的花岗岩,你摞着我,我摞着你,姿势别提多古怪了,高处的石头都颤巍巍地,仿佛一阵小风就能把它们掀翻似的,这种景象我在其他地方还真没见过。小时候,我一天到晚地泡在那儿,观察草木和昆虫,记得那里的土是白花花的,上面还盖着一层硬壳,不像父亲的农场上全是厚重的黑土。

另一篇是《两只狗的故事》,是我最好的小说之一。而且,是“真人真事”:小时候家里养过两对狗,一对叫狮子和老虎,另一对叫卓克和比尔。我已经记不起谁是谁了,不过的确是笨的(比尔)救了机灵的(卓克),它楞是把卓克脖子上箍的套索咬断了结果,满口的牙齿都坏了,寿命也因此缩短了。

《家信》里有些地方,很像今天的南非。最初想起要写它。是有一个白人朋友,跟我讲他的经历,他和朋友住在开普敦两个单身汉合住一栋小房子由一个胖大的祖鲁女人照料,或者说是抚养,就跟抚养两个小孩子似的。其余的素材来自另一个朋友,他写的诗很棒,不过这是别人告诉我的,我不懂他的语言这样的情况很常见,世界上有许多语言“没人会讲”,除掉以它们为母语的那区区一百万人。这样想的话,如果一个诗人生在常用的语系里,他可以获得世界性的声誉;但是,如果他是非洲人,那么,他也许可以和任何诗人一样伟大,可是却很难逾越语言障碍,获得广泛的首肯。

《五》收了五个长短篇,或者说小长篇,里头的《饥饿》在这个集子里重印了,这篇东西写坏了,不过口碑反倒是最好的。

怎么想起来写这个的呢?那还是1952年我跟着作家代表团访问莫斯科时候的事情。当时,英国组里有件怪事,虽然大家的政治主张各不相同,可是创作的原则倒是相当一致简单地说,我们都认为写作是个体良心或者说灵魂的产物,而俄国人完全不同意这个看法。双方为此争辩了好多次。

那时候斯大林还活着。有一天,我们被带到一栋房子里,参观送给他的礼物,每个房间里都是琳琅满目的:画、照片、地毯、衣服等等,都是由感恩的臣民进贡的,再由政府向本国臣民和外国客人展示。那天很热。别人在闷热的房子里参观,我溜到外面坐下休息,一边在想,俄国人无非是要文学简单一点,是非标准清晰一点。我们英国人不同意,觉得自己对,人家错。可是,狄更斯不也是我们的人么,而且年代还那么近,他的小说里就净是好人和坏人要么是好上天,要么是坏到地,可是这无损于他的伟大。拿我来说,在南非住了那么多年,那个社会其实和狄更斯的英国一样不公正。那么,为什么不能写一篇发生在南非,是非很简单,也不需要作出复杂抉择的小说呢?至于情节,似乎只能写一个贫穷的黑人男孩,或者女孩从乡下到白人的城里,然后……就像真实的人生,他遇到好人和坏人,而后,经历了许多磨难和泪水,终于走上了什么什么的道路……

我试了,可是没写好。因为不真实。不过,有时候,人对没写成的东西反倒更偏心。

《飞》,我觉得写得不错。可是我喜欢它,是不是因为想起住在非洲郊外的一个老人呢?他住的小房子里挤满了半大的女孩子,所以他整天和鸟呆在一起,鸟笼安在蓝花楹树下,离那喧闹的房子很远。老人常常独自坐在绿荫底下,叽叽咕咕地和鸟儿说话,或者看着它们在天上盘旋、飞舞,最后掠过长空,落到他手里。这段记忆里藏着一个旧梦。

《黑皮肤的圣母》我是拿起来就放不下去。这篇东西肝火很旺,因为,只要一想起南罗得西亚的“白人”圈子,我就忍不住生气。那个圈子我既熟悉,又憎恶。

《叛徒》写的是两个小女孩。为什么呢?其实应该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我和哥哥。记得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想要个姐姐:这篇故事也许记录了那个时候吧。

《我所知道的间谍》和《不结婚的男人》是最近才写的。

经常有人,一般是大学里的人,写信问我,哪篇是先写的,哪篇是后写的。

学者们对这个问题好像颇有兴趣。我不懂这是为什么。其实,只要对艺术家的工作稍有了解不了解是不可能的,各个门类的艺术家对创作过程都有非常详尽的描述就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一个故事可能构思了几年,可是写下来只用了一个小时。长篇小说的大纲可能要花几十年去推敲,可是真正写出来不过几个月。

至于这些故事我总爱把它们划在《老酋长的国度》名下,这是我第一本小说集的名字写作的时候,仿佛是打开了一扇门,通向一道恒久的风景。时间摆布不了它。有根脉搏在跳动,我感应到了;看来,时辰到了,应该借着那道风景再写一篇故事了,它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它,曾经是老酋长的国度。

多丽丝.莱辛

1972年1月

后记

老实说,挑这本书来翻,不是没有私心的。翻译这个活,和绣花差不多,长篇好比是大幅的绣作,得老老实实在绣房里孵上几个月,短篇小说么,顶多也就是荷包、扇坠,边边角角的时间,捎带着就做了。可是,上了手,才知道上了当。莱辛奶奶这批荷包,用料多,丝线难配不说,就连花样,也个个不同。

全书十九篇,论题材,有政治色彩极浓的奶奶年轻的时候,还是个激进的共产党员咧,不过更多的,是写世态人情:懵懂的童年,青涩的少年,忧患的中年,龙钟的老年;思乡情切、寄情饮馔的移民,孤独寂寞,以鸟为伴的老人;情窦初开的少女,同床异梦的夫妻;进城寻梦的,看破世情的,辛苦耕作的,游戏人生的……论体裁,既有情节曲折、洋洋洒洒的小长篇,也有精致的散文体短篇,既有真切的童年回忆,也有冷静的向壁虚构,既有书信体的小说,也有吸血鬼式的童话。论人物,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穷人、富人、黑人、白人,几乎无所不包,尤其是非洲农场上微妙的主仆和邻里关系,刻画得颇为传神,可最出奇的是,“主打篇”《抟日记》和《两只狗的故事》作者在序言里自称最心爱的两篇小说,主角却都不是人,可偏偏写得摇曳多姿,比写人的还要好看。这并非偶然,书中还有几篇,表面是写人,其实另有丘壑。就拿《小劫》来说吧,仿佛是写人治蝗,实则是写蝗治人,号称万物之灵、地球主宰的人类在蝗虫面前,实在是无助得可怜。这倒也罢了,真正出奇的是小说中人物的态度,他们对蝗虫非但没有切齿痛恨,反而饱含赏爱:

早上,金灿灿的阳光照在床上,澄澈见底,只偶尔有斑斑点点的阴影掠过。玛格丽特醒了,走到窗前。老斯蒂文在前面站着。他站在外面,眼盯着矮树丛看。玛格丽特也跟着看过去,惊呆了而且,陶醉了,不由自主地。仿佛每一棵树,每一丛灌木,每方土地上,都燃起了淡淡的火焰。是蝗虫们在轻轻地扇动翅膀,把夜来的露水抖掉。目之所及,到处是浅红的金光盈盈闪烁。

她出了门,小心地从蝗虫堆里踏过去,站到老人身旁。两个人站在那儿看着。头上的天空很蓝,又蓝又清亮。“关啊,”老斯蒂文满意地说。

这种赏爱,源于对自身卑微的领悟,源于对自然的博大之美的折服,正如作者常说的,“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只是大自然里一个渺小的生灵而已。”所以,你会发现,在这本书营造的世界里,人绝非唯一的主人;你还会发现,风景,在许多别的作家笔下不过是烘托,是点染,而在这里,常常和人分庭抗礼这也许是本书最大的特色之一。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副摄影作品,好像叫做《沙漠中的马拉松》:遮天蔽日的黄沙里,影影绰绰有几个人,其中一个戴着鲜红的帽子,很耀眼,可照片里最夺目的却是一棵挺拔的枯树,正是有了枯树与人和黄沙的辉映,整个画面才活了起来。摄影者的匠心,和莱奶奶的命意颇有暗合之处。

这本小说,虽非篇篇珠玑,但大多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至于是哪些地方,且卖个关子,请诸位自去书中寻觅吧。

荷包,算是绣完了,璎珞上的丝线也该剪断了。不过,小剪子拿在手里,忍不住还要絮叨几句:感谢亲爱的爸妈,在我译书期间,包揽了所有家务,还帮助解答了很多疑问书中写到的田园风物,我有不少都懵然不知。还要感谢我研究生时的导师,一直鼓励我多做文学翻译。老师为人慈祥谦和,关心学生无微不至,虽然近年迭遇风波,仍然乐观坚强,令人钦佩,在此,把这本译书献给老师,遥祝老师健康、安乐。

此外,书中涉及的非洲典故与风物,许多没有把握。虽然多方查找,一定还有不少疏漏,敬请读者指点。

范浩,2008年7月

内容摘要:

  这部备受赞誉的小说集生动地描绘了非洲的壮丽景色,炎炎的烈日、广袤的大地,以及黑人与白人之间无法解决的巨大矛盾。贫穷的白人农夫和他们孤独的妻子、遮天的蝗暴、蚂蚁和石榴树、黑人佣仆,还有土著村庄里的饥荒……共同构筑了一个极有力度的意象非洲大陆:数不胜数的人都曾为了生计,在这片土地上耕作、开采、劫掠,而它始终傲然屹立。  2007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的最新力作。  全书十九篇,论题材,有政治色彩极浓的奶奶年轻的时候,还是个激进的共产党员咧,不过更多的,是写世态人情:懵懂的童年,青涩的少年,忧患的中年,龙钟的老年;思乡情切、寄情饮馔的移民,孤独寂寞,以鸟为伴的老人;情窦初开的少女,同床异梦的夫妻;进城寻梦的,看破世情的,辛苦耕作的,游戏人生的……论体裁,既有情节曲折、洋洋洒洒的小长篇,也有精致的散文体短篇,既有真切的童年回忆,也有冷静的向壁虚构,既有书信体的小说,也有吸血鬼式的童话。论人物,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穷人、富人、黑人、白人,几乎无所不包,尤其是非洲农场上微妙的主仆和邻里关系,刻画得颇为传神,可最出奇的是,“主打篇”《抟日记》和《两只狗的故事》作者在序言里自称最心爱的两篇小说,主角却都不是人,可偏偏写得摇曳多姿,比写人的还要好看。这并非偶然,书中还有几篇,表面是写人,其实另有丘壑。【作者简介】  多丽丝.莱辛(DorisLessing),1919年生于伊朗,父母均为英国人。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作品风格多变,在欧洲各国获得多种文学奖项,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代表作有《青草低吟》、《金色笔记》、《第五个孩子》、《特别的猫》,以及“五部益”《暴力的孩子们》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抟日记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精典图书
9787305052330
如需购买下载《抟日记》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南京出版单位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4.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 424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抟日记是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8.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61.45 的主题关于 故事-作品集-英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