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42.0
《拍卖理论》以不完全信息非合作博弈理论为背景,用及其精简朴实的语言,向读者们讲述各种拍卖形式下的价格形成机制及其均衡结果。本书贯穿了研究拍卖理论的两条基本原则:通过拍卖可获得的期望收益与分配效率。作者也力图遵循著名的Wilson准则:拍卖形式不能依赖于竞拍者价值分布的知识细节。也就是说,拍卖机制应该对模型所设置的环境是稳健的。当然,事实上这些原则在应用于分析具体的拍卖机制时存在一定的冲突。
1 导论Ⅰ单件物品拍卖 2 私人价值拍卖:概览 2.1 对称模型 2.2 第二价格拍卖 2.3 第一价格拍卖 2.4 收益比较 2.5 保留价格 3 收益等价原理 3.1 主要结论 3.2 收益等价原理的某些应用 3.2.1 非常规拍卖 3.2.2 竞拍者人数不确定情形 4 限定性条件与推广 4.1 竞拍者风险厌恶
1 导论Ⅰ单件物品拍卖 2 私人价值拍卖:概览 2.1 对称模型 2.2 第二价格拍卖 2.3 第一价格拍卖 2.4 收益比较 2.5 保留价格 3 收益等价原理 3.1 主要结论 3.2 收益等价原理的某些应用 3.2.1 非常规拍卖 3.2.2 竞拍者人数不确定情形 4 限定性条件与推广 4.1 竞拍者风险厌恶 4.2 预算约束 4.2.1 第二价格拍卖 4.2.2 第一价格拍卖 4.2.3 收益比较 4.3 竞拍者之间的不对称性 4.3.1 具有两个不对称竞拍者的第一价格拍卖 4.3.2 收益比较 4.3.3 效率比较 4.4 转卖与效率 5 机制设计 5.1 机制 5.1.1 显示原理 5.1.2 激励相容 5.1.3 个体理性 5.2 最优机制 5.2.1 模型设置 5.2.2 模型的解 5.2.3 讨论与解释 5.2.4 拍卖与机制的比较 5.3 有效机制 5.3.1 VCG机制 5.3.2 预算平衡 5.3.3 双边交易的应用 6 具有关联价值的拍卖 6.1 对称模型 6.2 第二价格拍卖 6.3 英式拍卖 6.4 第一价格拍卖 6.5 收益比较 6.5.1 英式拍卖与第二价格拍卖的比较 6.5.2 第二价格拍卖与第一价格拍卖的比较 6.6 效率 7 收益排序(“联系”)原理 7.1 主要结论 7.2 公共信息 7.3 另一种联系原理 8 不对称性和其他复杂问题 8.1 连接原理的失效 8.2 对称第二价格拍卖中的不对称均衡 8.3 信息不对称的竞拍者 8.4 保留价格与入场费 9 效率与英式拍卖 9.1 单交叉点条件 9.2 两个竞拍者的拍卖 9.3 平均交叉点条件 9.4 三个或更多竞拍者 9.5 命题9.2的证明 9.6 其他 10 关联价值下的机制设计 10.1 有效机制 10.2 最优机制 11 围标 11.1 第二价格拍卖中的合谋 11.1.1 有效合谋 11.1.2 面对合谋时的保留价格 11.2 第一价格拍卖中的合谋Ⅱ 多件物品拍卖Ⅲ 附录参考文献索引
本书以不完全信息非合作博弈理论为背景,用精简朴实的语言,向读者们讲述各种拍卖形式下的价格形成机制及其均衡结果。该书贯穿了研究拍卖理论的两条基本原则:通过拍卖可获得的期望收益与分配效率。作者也力图遵循著名的Wilson准则:拍卖形式不能依赖于竞拍者价值分布的知识细节。也就是说,拍卖机制应该对模型所设置的环境是稳健的。当然,事实上这些原则在应用于分析具体的拍卖机制时存在一定的冲突。 该书前十一章考察单件物品的拍卖。第十二至十七章考察多件物品的拍卖问题。作者指出,单一物品拍卖的许多优美结论在多件物品拍卖情形或者在多信号的关联价值模型中就不成立。拍卖理论的经验研究在近年一直是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它归属于近20年来发展的基于博弈论的新产业组织经验研究。
通过对拍卖理论的主要脉络进行翔实而易懂的处理,维佳·克里斯纳在不完全信息博弈框架下考察拍卖与竞拍。有关竞标策略、效率与收益极大化的结果,以及对每个命题的简洁证明,使得该著作既是拍卖理论的标准参考文献,也是第一本提供多件物品拍卖理论的权威资讯。拍卖理论一书章节结构合理,行文富含经济学直觉,其广度和深度直击这个正在成长的研究领域的复杂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