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
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封面图

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

王树英, 主编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年代:2005

定价:38.0

书籍简介:

本书收录了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几十年间撰写的介绍中印两国几千年中的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件,旨在说明中印两国通过这种交流促进双方的文化和政治的发展。

作者介绍:

季羡林(1911.8.6- )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4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4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

书籍目录:

序言编者的话季羡林简介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文化交流能推动中印社会前进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复杂性——在“东方文化系列讲座”上的报告交光互影的中外文化交流对于文化交流的一点想法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关于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问题的补遗中国纸和造纸法最初是否是由海路传到印度去的 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再谈“浮屠”与“佛”西域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序言编者的话季羡林简介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文化交流能推动中印社会前进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复杂性——在“东方文化系列讲座”上的报告交光互影的中外文化交流对于文化交流的一点想法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关于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问题的补遗中国纸和造纸法最初是否是由海路传到印度去的 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再谈“浮屠”与“佛”西域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再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兼评美国梵文学者佛兰克林·爱哲顿的方法论三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梅*利耶与弥勒印度文学在中国中印友谊的又一象征——在印度政府赠送北京大学泰戈尔铜像揭幕仪式上的讲话佛教的倒流从中印文化关系谈到中国梵文的研究印度文化特征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在印度文学院授予名誉院士学衔仪式上的演说东方文化要重现辉煌

内容摘要:

几十年来,季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广泛,加之勤钻研,他在语言学、佛学、历史学、文学、文化学、比较文学等方面都卓有建树,但他用心最多、成就最大的则是对印度学的研究。在印度学研究方面,他对印度的语言、历史、文学、文化及中印文化关系史等方面有独到见解,成就斐然。因此,印度著名的瓦拉那西大学授予他最高荣誉“褒扬奖”、印度文学院授予他“名誉院士”。 中外文化交流也是季羡林先生一贯重视的,与上述几个研究领域有关,内容相当广,研究的时间也相当长,但重点还是在中印文化交流方面。当然,他的研究“还旁及中国与波斯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文化交流”。季先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演说和不同的著作中,对中印文化交流都有精辟论述,这类文章都分散在不同的书中,他的著作如“山”,读者想一一查找有关内容,费力耗时,也许不便。为适应目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和方便读者,今天,我把他的一些有关文章收集整理,精选25篇,汇集成册,经季先生同意,命名为《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一并发表。我想,这相文集不仅有利于中印友谊的不断发展,而且对中印文化交流会起到积极作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1879639
如需购买下载《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新世界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8000

书籍信息归属:

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是新世界出版社于2005.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125-53 的主题关于 文化交流-中国、印度-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