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类犯罪生成机制研究
情感类犯罪生成机制研究封面图

情感类犯罪生成机制研究

郭薇, 著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6.0

书籍简介:

爱受挫是青年时期大学生遭受的最严重情感创伤事件之一。因为恋爱受挫自杀轻生、凶杀伤害他人、心理异常的情况在高校屡屡发生。创伤事件致使个体对创伤相关的信息或线索表现出注意偏向,对创伤相关信息分配更多的注意资源。与此同时,并非所有经历了恋爱受挫的个体都会受到消极影响,其中有很强的个体差异。个体的依恋类型起到了一种情绪调节、认知调整的作用。本研究首次尝试探讨不同依恋类型恋爱受挫者与未受挫者的注意偏向及其内部机制,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这种注意偏向的神经基础。本专著叙述主要内容如下:(1) 研究背景;(2) 问题提出;(3) 国内外研究现状;(4) 研究设计;(5) 实验一:恋爱受挫者的注意偏向,考察恋爱受挫是否会影响被试的注意偏向;(6) 实验二:恋爱受挫者的注意偏向机制,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恋爱受挫者的注意偏向机制;(7) 实验三:不同依恋类型恋爱受挫者与未受挫者的注意偏向,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基础之上探讨恋爱受挫与依恋类型对注意偏向的影响;(8) 实验四:不同依恋类型恋爱受挫者与未受挫者的注意偏向机制,同时还深入地探讨不同依恋类型恋爱受挫者与未受挫者的注意偏向机制;(9) 实验五:不同依恋类型恋爱受挫者注意偏向的脑机制,深层次探讨恋爱受挫与依恋类型导致注意偏向的脑机制;(10) 总的讨论与结论。

书籍目录:

Ⅰ 研究背景Ⅱ 问题提出Ⅲ 国内外研究现状1 注意偏向及其机制研究2 情感创伤与注意偏向3 依恋类型与注意偏向4 情感创伤与依恋类型5 小结Ⅳ 研究设计1 研究架构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3 研究的假设Ⅴ 恋爱受挫者的注意偏向及其机制实验1 恋爱受挫者的注意偏向1 问题提出2 研究方法3 结果与分析4 讨论5 结论实验2 恋爱受挫者的注意偏向机制1 问题提出2 研究思路与假设3 研究方法4 结果与分析5 讨论6 结论Ⅵ 不同依恋类型恋爱受挫者的注意偏向及其机制实验3 不同依恋类型恋爱受挫者与未受挫者的注意偏向1 问题提出2 研究方法3 结果与分析4 讨论5 结论实验4 不同依恋类型恋爱受挫者与未受挫者的注意偏向机制1 问题提出2 研究思路与假设3 研究方法4 结果与分析5 讨论6 结论Ⅶ 不同依恋类型恋爱受挫者注意偏向的脑机制实验5 不同依恋类型恋爱受挫者注意偏向的脑机制1 问题提出2 研究方法3 结果与分析4 讨论Ⅷ 总论1 总讨论2 总结论Ⅸ参考文献Ⅹ附录后记部份相关科研成果

内容摘要:

恋爱受挫是青年时期大学生遭受的最严重情感创伤事件之一。因为恋爱受挫自杀轻生、凶杀伤害他人、心理异常的情况在高校屡屡发生。创伤事件致使个体对创伤相关的信息或线索表现出注意偏向,对创伤相关信息分配更多的注意资源。与此同时,并非所有经历了恋爱受挫的个体都会受到消极影响,其中有很强的个体差异。个体的依恋类型起到了一种情绪调节、认知调整的作用。郭薇著的这本《情感类犯罪生成机制研究(不同依恋类型恋爱受挫者的注意偏向)》首次尝试探讨不同依恋类型恋爱受挫者与未受挫者的注意偏向及其内部机制,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这种注意偏向的神经基础。  本专著叙述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背景;(2)问题提出;(3)国内外研究现状;(4)研究设计;(5)实验一:恋爱受挫者的注意偏向,考察恋爱受挫是否会影响被试的注意偏向;(6)实验二:恋爱受挫者的注意偏向机制,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恋爱受挫者的注意偏向机制;(7)实验三:不同依恋类型恋爱受挫者与未受挫者的注意偏向,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基础之上探讨恋爱受挫与依恋类型对注意偏向的影响;(8)实验四:不同依恋类型恋爱受挫者与未受挫者的注意偏向机制,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依恋类型恋爱受挫者与未受挫者的注意偏向机制;(9)实验五:不同依恋类型恋爱受挫者注意偏向的脑机制,深层次探讨恋爱受挫与依恋类型导致注意偏向的脑机制;(10)总的讨论与结论。【作者简介】郭薇,心理学博士,毕业于西南大学,方向为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硕士以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专业和总分均为第一的成绩考取,方向为临床心理学。本科毕业于南昌大学,获得双学士学位,并拥有双毕业证,专业为英语和工商管理。  现任教于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并担任安全治理与社会秩序维护研究院警察与执法心理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犯罪心理学与心理干预。近年在《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等心理学权威学术期刊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先后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及以上课题七项,科研获奖四项。  曾任职于江西省卫生厅直属三甲医院,负责医院心理门诊的开创工作并管理心理门诊。在心理门诊取得了丰厚的业绩,获得患者的好评,一年之内六次被电视台采访。心理门诊工作先进事迹先后刊登在《江西日报》《赣南日报》三次。目前还担任江西省豫章监狱心理专家顾问,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IACMSP)成员,中国心理学会(CPS)、亚洲社会心理学会(AASP)、中国社会心理学会(CASP)、重庆心理学会(CQPA)等学术委员会成员。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情感类犯罪生成机制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4150624
《情感类犯罪生成机制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南京出版单位东南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情感类犯罪生成机制研究是东南大学出版社于2014.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C913.5 的主题关于 大学生-情感-犯罪心理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