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189.0
本书2010年获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11年列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全书共约130万字。作者从构思和结构上方面突破了以往书稿多从政治史或革命史的角度,注重民国时期中国所处国际背景及其变化、列强在华势力的此消彼长、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以及中国外交主要交涉对手和内容的变换等四大要素,将中华民国史分为五个时期,比较清晰地勾画出中华民国外交史发展演变的脉络。
绪论
第一编 晚清外交局面的勉力维持和对日外交比重的上升(1912年1月~1918年12月)
第一章 民国初创维持晚清外交局面
第二章 烽火四起中外边疆危机交涉
第三章 欧战爆发对日外交比重上升
第四章 中国参战列强在华“均势”被打破
第二编 各国在华“均势”的重定和中国政府的外交(1919年1月~1931年9月)
第五章 列强集会重定各国在华——“均势”
第六章 初融世界中国国际地位有限提升
第七章 五卅震荡北京政府的“修约”外交
第八章 国共合作广州、武汉政府的革命外交
第九章 南京奠基国民政府初期的外交
第十章 反帝反殖国民政府的周边外交
第三编 日本再破列强在华“均势”和国民政府逐步走向抗日(1931年9月~1937年7月)
第十一章 东北战火对日外交比重再次上升
第十二章 战略调整国民政府组建国际反日战线
第十三章 华北事变国民政府变换对日方针
第四编 战时抗日外交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1937年7月~1945年8月)
第十四章 中日大战推行全面抗日外交
第十五章 苦撑待变国民政府的抗日求援外交
第十六章 加盟盟国中国国际地位的跃升
第十七章 并肩战斗援助周边被压迫民族独立运动
第十八章 风云变幻中国与同盟国的分歧
第十九章 迎接胜利抗日战争后期的外交
第二十章 穷途末日日本对华新政策与日汪关系
第五编 对美外交比重上升和民国外交的终结(1945年8月~1949年9月)
第二十一章 日本投降国民政府的善后外交
第二十二章 以德报怨对日处置问题交涉
第二十三章 国共内战对美外交上升主要地位
第二十四章 独立潮涌战后中国的周边外交
第二十五章 改朝换代民国外交的终结
主要参考文献
重要人名索引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一 中华民国外交史事日志(1911-1949)
附录二 中华民国历届政府外交部职官年表(1912-1949)
附录三 中华民国历任驻外使馆馆长衔名表(1912-1949)
附录四 各国历任驻中华民国使馆馆长衔名表(1912-1949)
《中华民国外交史新著》是2010年笔者获准立项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10DCJ001),后又人列2011年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IFZS013)。
撰写《中华民国外交史新著》的价值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新著”将努力对中华民国外交史上的重要问题、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富有创见的阐释和评价,纠正以往中华民国外交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偏见,科学地评价历届政府和重要外交人物在民国外交事务中的历史功过,推进对中华民国外交史的深入研究,将其提升到时代的新水平。
第二,“新著”将努力适应当今中国面临的世界新形势和新特点,服务中国外交的新环境和新需求,着重关注和研究对当今外交依然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内容。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丰富当今中国实施“和平发展”和“和谐世界”的外交新思维,确定新时期中国外交新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三,“新著”将以翔实的史料,全方位地、科学地反映中华民国外交史的全貌,为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官和日益增多的涉外人员提供一部深度介绍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外交的指导性读物,为解读和认识当今各类国际问题和中国外交问题提供历史的借鉴和参考。
第四,“新著”也将为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一部较有理论深度的、观点新颖的教学研究参考书,为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提供一部了解和学习中国外交史的通史性著作,推动中外关系史的教学和研究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