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0.0
本书分为八编,分别介绍了先秦文学概况、秦汉文学概况、魏晋南北朝文学概况、隋唐五代文学概况、宋辽金文学概况、元代文学概况、明代文学概况、清代文学概况,形象地展现了中国文学源远流长的演变过程,提炼了古代文学史的精华。
甲编 文学的播种期——先秦文学概况
第一章 古代神话
第一节 苍茫之源——神话的产生
第二节 幼稚与理性——中国神话的特点与流存
第三节 补天与治水——中国古代典型神话的个案分析
第二章 北风南骚(上)
第一节 经典化的历程——《诗经》的编定和流响
第二节 风雅颂——《诗经》的分类与内容
第三节 赋比兴——《诗经》的主要艺术成就
第三章 北风南骚(下)
第一节 楚地骚歌——楚辞的形成与特点
第二节 屈赋悬日月——屈原的创作
第三节 屈骚遗响——屈原的影响
第四章 左史右史
第一节 左史之文——《尚书》和《国语》
第二节 右史之文——《春秋》、《左传》和《战国策》
第五章 诸子争鸣
第一节 《老子》、《论语》和《墨子》
第二节 《孟子》和《庄子》
第三节 《荀子》和《韩非子》
乙编 文学的萌动期——秦汉文学概况
第一章 恢宏汉赋
第一节 汉赋前史——汉赋的产生和兴盛
第二节 汉赋的创作与发展
第二章 班马风采
第一节 史家绝唱——《史记》
第二节 断代史轨——班固的《汉书》
第三章 汉家乐府
第一节 间巷风讴——汉乐府民歌
第二节 文人杂吟——汉乐府文人诗与《古诗十九首》
丙编 文学的蓓蕾期——魏晋南北朝文学概况
第一章 六朝诗坛
第一节 三曹七子——建安诗歌
第二节 古朴、繁缛与玄言——正始诗歌和两晋诗风
第三节 田园隐逸之宗——陶渊明
第四节 南北朝诗歌
第二章 锦绣美文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辞赋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散文
第三章 志人志怪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起
第二节 志怪小说
第三节 志人小说
丁编 文学的勃发期——隋唐五代文学概况
第一章 诗国高潮(上)
第一节 唐诗繁荣
第二节 从宫廷到市井、塞漠——初唐诗歌
第三节 山水田园和边塞诗派——盛唐诗群
第四节 双子星座——李白、杜甫
第二章 诗国高潮(下)
第一节 大历诗人
第二节 元和诗坛
第三节 晚唐诗歌
第四节 唐五代词
第三章 唐代散文
第一节 唐代古文运动
第二节 唐代骈文与赋作
第四章 唐人小说
第一节 唐代传奇
第二节 敦煌变文
戊编 文学的成熟期
——宋辽金文学概况
第一章 词苑春色(上)
第一节 晏欧小令——北宋前期词风
第二节 腻柳豪苏——北宋前中期词的嬗变
第三节 秦七黄九贺梅子——苏门词人
第四节 曲高调侧人未识——承北开南的清真词
第二章 词苑春色(下)
第一节 雁过也,正伤心——南渡词人
第二节 词中之龙——辛弃疾的词作
第三节 衰世豪声——辛派词人与其他
第四节 末世雅音——格律词派
第三章 诗坛纵横
第一节 在唐人诗苑里徘徊——北宋初期诗坛
第二节 欧风苏雨——北宋中期诗歌
第三节 江西诗派——黄庭坚与两宋之际诗人
第四节 战歌、悲歌与闲歌——南宋诗歌流变
第五节 北国才子——元好问
第四章 两宋文童
第一节 宋代散文流变
第二节 诗文革新与欧苏散文
己编 文学的分蘖期
——元代文学概况
第一章 宋元小说
第一节 宋元说唱
第二节 宋元话本
第三节 宋元文言小说
第二章 北曲南戏(上)
第一节 元杂剧的体式
第二节 元剧四大家
第三节 元代前期杂剧创作
第四节 元代后期杂剧创作
第三章 北曲南戏(下)
第一节 元代散曲
第二节 南戏
庚编 文学的新生期——明代文学概况
第一章 明代诗文
第一节 明代诗歌
第二节 明代散文
第三节 明代词作
第四节 明代散曲
第五节 明代民歌
第二章 明代小说
第一节 短篇奇葩
第二节 《三国演义》
第三节 《水浒传》
第四节 《西游记》
第五节 《金瓶梅》
第六节 其他长篇小说
第三章 明代戏曲
第一节 明代戏曲流变
第二节 昆腔勃兴与传奇剧
第三节 沈璩与吴江派
第四节 汤显祖与玉茗堂派作家
第五节 徐渭与明杂剧
辛编 文学的收获期——清代文学概况
第一章 诗派纷呈
第一节 鲠骨遗民诗
第二节 清初诗坛三名家
第三节 乾嘉诗坛多风光
第四节 词苑生机
第二章 骈文中兴与桐城古文
第一节 洋洋大观的散文创作
第二节 骈文重张
第三节 绵延二百年的桐城古文
第三章 清代戏曲
第一节 清代戏曲流变
第二节 李玉与苏州派作家
第三节 洪异与《长生殿》
第四节 孔尚任和《桃花扇》
第四章 小说盛世(上)——短篇小说
第一节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第二节 李渔的白话短篇
第三节 其他短篇小说
第五章 小说盛世(下)——长篇小说
第一节 《儒林外史》
第二节 《红楼梦》
第三节 清代其他长篇小说
第六章 清代文学的理论建树
第一节 融各派之长,集历代大成——清初至清中叶的文学研究
第二节 诗词理论
第三节 散文理论
第四节 小说理论
第五节 戏曲理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文学流变史》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八编,即先秦文学概况,秦汉文学概况、魏晋南北朝文学概况、隋唐五代文学概况、宋辽金文学概况、元代文学概况、明代文学概况和清代文学概况,内容精炼、简洁,提炼了古代文学史的精华,书中论述准确流畅,语言颇具诗意。
《中国文学流变史》将中国文学史看做一个绵延的生命体来认识,将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理解为生命的“播种”、“萌动”、“蓓蕾”、“勃发”、“成熟”、“分蘖”、“新生”、“收获”,形象地展现了中国文学源远流长的演变过程。法国著名哲学家柏格森认为,把握世界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空间化的方式,即把流动的事物变成外部空间对象,让它固定,静止;另一种是时间化的方式,就是从生命本身来把握它。用自然科学的机械论模式来认知世界是典型的空间化方式,科学总把时间空间化为可以分析、可以度量的东西,但这并不是事物本身。文学史某种意义上可说是文学家的心灵史,是他们的艺术创造的发展史,似乎并不适宜用空间化认知方式来展示。谢卫平巧妙地借用植物的生命周期来比喻文学史的发展,在具体的写作中也力图贯彻人生的、心灵的、审美的生命感受,这要比那种按照公元纪年模式来构建文学史写作的著作显得生动、活泼。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文学流变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13052476 《中国文学流变史》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