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
本书作者是中国近现代领域的著名学者,本书是他近期论文的汇集。本书内容涉及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认识、五四到北伐期间胡适与中共的关系、北伐前南北军政格局的演变,国际竞争与地方意识:中山舰事件前后广东政局的新陈代谢、帝国主义在中国:条约体系的文化认知、李锦纶使美与中美促进南北合作谈判修约的尝试。
自序 引论 希望与失望的转折:五四运动前一年 1.公理战胜的乐观 2.新纪元和新潮流 3.对文治的憧憬 4.对共和体制的失望 5.余论:局势和情绪的逆转上编:“五四”后的士人与政治 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认识 1.倒放电影的争论起因 2.因相近而区分 3.胡适的思路及他人最初的因应 4.整体改造和点滴改革 5.外来主义与中国国情的关系 6.余论:走向“行动的时代”
自序 引论 希望与失望的转折:五四运动前一年 1.公理战胜的乐观 2.新纪元和新潮流 3.对文治的憧憬 4.对共和体制的失望 5.余论:局势和情绪的逆转上编:“五四”后的士人与政治 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认识 1.倒放电影的争论起因 2.因相近而区分 3.胡适的思路及他人最初的因应 4.整体改造和点滴改革 5.外来主义与中国国情的关系 6.余论:走向“行动的时代” “五四”到北伐期间胡适与中共的关系 1.“好政府主义” 2.胡适与中共的观念歧异(对内) 3.胡适与中共的观念歧异(对外) 4.中共的“联合战线”与胡适 5.胡适与中共“舌战”莫斯科下编:北伐前的军政格局 北伐前南北军政格局的演变/1924—1926 1.北洋军阀的新陈代谢 2.边缘挑战中央的地理态势 3.反赤旗帜下北方军政的整合尝试 4.“教而后战”:北伐前夕的南方军事整合 5.“有道伐无道”的形成:南方的军事整合及南北攻守势易 国际竞争与地方意识:中山舰事件前后广东政局的新陈代谢 1.引言:从狭义到广义的土客矛盾 2.1925年广东军事的新陈代谢 3.中山舰事件前的广州政治权势竞争 4.中山舰事件后的广州政局 5.结语外编:条约体系的演进 帝国主义在中国:条约体系的文化认知 1.帝国主义间接控制:条约体系的文化解读 2.华盛顿会议后中国内争与外力的纠结互动 李锦纶使美与中美双方促进南北合作谈判修约的尝试,1927—1928 1.引言 2.李锦纶使美 3.国民党内争与中美关系 4.余论:人物及相关因素
本书讨论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这一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五四” 前夕的士人心态与政治的关联,到“五四”后各种思想观念、行为取向和政治势力之间的竞争,以及这些因素在竞争中的互动,并从区域、文武、新旧等文化因素与政治斗争的纠结考察北伐前数年军政格局的演变。全书所再现的“历史现象”与既存认知有相当距离,或更贴近这一时段中国思想、政治领域那种异常丰富、曲折而活跃的动态场景。
本书讨论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这一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五四” 前夕的士人心态与政治的关联,到“五四”后各种思想观念、行为取向和政治势力之间的竞争,以及这些因素在竞争中的互动,并从区域、文武、新旧等文化因素与政治斗争的纠结考察北伐前数年军政格局的演变。全书所再现的“历史现象”与既存认知有相当距离,或更贴近这一时段中国思想、政治领域那种异常丰富、曲折而活跃的动态场景。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1110119 《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语种 | 简体中文 |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