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9.8
本书梳理唐代建立前及建立后发生的对内对外战争,以令人热血澎湃的笔调,讲述了一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帝国的伟迹。
引子
第一章天道轮回
谁家天下
辽东粪土臣
第二章尸山血海
百万东征
过河!过河!过河!
辽东围城
平壤攻略
再征高丽
后院起火
三征高丽
六国八方
第三章帝国崩坏
杨广的逆行
瓦岗寨
王世充
窦建德
第四章草原帝国
“狗”帝国
“锻奴”帝国
突厥人的征服
中国、突厥、波斯与东罗马
东突厥与西突厥
第五章大唐开国
八柱国家
太原李渊
结好突厥
英雄儿女
战薛举
灭刘武周
洛阳大战
平刘黑闼
战神李靖
第六章我武惟扬
突厥袭来
渭水之盟
夜袭阴山
平吐谷浑
攻灭高昌
焉耆龟兹争夺战
第七章岂日无衣
山雨欲来
再围辽东
血战白岩
驻跸山?薛仁贵!
止步安市城
痛定思痛
第八章后“天可汗”时代
三战西突厥
黄山伐
白衣从军
日本的野心
日落白江
尾声
后记
前言
历史的真实性究竟是什么,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很重要,因为那已经是永远无法验证的秘密了。
然而,历史又始终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因为历史不只是一个时问概念,“过去”并不仅仅是时间流逝的痕迹。历史最基本的功能在于赋予了“过去”一种历久弥新的能力,从而能够不断地丰富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心灵世界。
因此,历史的“用途”或“作用”才是人们关注历史的本质原因。但是,只有理解了历史,才能确定历史的用途。
问题恰恰在于“理解”往往是把握历史时最大的困难。今天我们所接触到的历史的形式和内容也许有一些是保存着原样的,比如文物考古提供的实证材料,钟鼓鼎彝、亭台楼阁乃至陵寝棺椁。但大多数时候,历史材料本身已经变成了“历史”的代称,或者说,对历史的描述又再次成为研究历史的原料,比如我们的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实证材料本身是历史,对它们的解读则成为理解历史。史书或史料则与此不同,它自身是理解的结果,以后还会不断地进入理解的过程和环节中。
既然今天的历史只能以理解的方式接受,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对理解的表述形成对历史新一轮的阐释。由于语言和意义之间的差距,阐释过程与理解意义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差距,再到下一层的阅读者,会再次因人而异地有着理解的差异。
于是,历史转述者的理解和阐释,成为了衔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当然,前提条件必须是有一个好的转述者。因为一个好的转述,可以成为促进沟通的桥梁,可以激发无穷的兴趣,可以使人从中获得无尽乐趣。而一个不好的转述者,则会修建一座断桥,让人断了念头,裹足不前。
孔子称自己是“述而不作”,也就是说他努力让自己做一个忠实的叙述者,不想带着先验判断对“过去”进行评头品足。此后很多历史研究者都满怀着崇敬之意,试图去再次实践这位圣人的理想。尽管很多自诩客观的历史研究者都怀有这种想法,但事实上,语言文字本身就足以构成评论了,语义的丰富情感表达和材料的取舍都可以成为某种态度或倾向的意义表示。
所以,说史也就成了论史。虽然没有长篇大论,甚至写作者也刻意回避着褒贬鲜明的话语。可是,转述者的态度还是会不断地渗透进去,个人的思想还是会在转述中时隐时现。甚至从一开始,转述者就是按照一定的思路和方式对材料进行选择和评论。
宋毅是一个历史转述者,很显然,他并不想把自己的身份定位为一个历史研究者。可能他也不想做一个自言自语式的历史叙述者,他更希望的是把自己的想法、观点以特有的言说方式表达出来,希望有很多人听他讲述过去的故事。他自由自在地遨游在历史的资料中,把自己感悟用现实的眼光去透视一遍,过滤一次,将材料变成自己思想意识下的故事,让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具有了系统而完整的情节。
《那时英雄》写的是隋唐年间的事。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甚至无边无际的英雄气一直蔓延到了新建立的帝国,此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过崇尚侠气勇武的朝代。这个时段资料已足够丰富,同时又不至于令人目不暇接。陈寅恪先生曾说自己“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汪荣祖指出“不古不今”即魏晋六朝、隋唐五代,并以为前此则史料断缺,后此则汗牛充栋,容易为材料所困。可见这段时期有着史料学上的特殊性。不过,宋毅对材料的取舍并非按严格意义的学术标准进行,新旧唐书、形形色色的笔记小说、民间的戏曲、演义从中汲取了无数的题材。真与假、是与非,同样的事件,同样的人物,从一些人口中说出时,要么会变得晦涩含糊,要么会变得呆板生硬,总之会令人难以卒读。但经宋毅之手的历史,则变得轻松愉快,简明易晓,甚至不乏幽默风趣。
过去我们常常以为历史最宝贵的地方在于它可以为我们提供过去的经验教训,所谓的“以史为鉴”就是说它可以给我们当镜子用,让我们有自知之明。或者也有人以为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趣闻轶事,有着寓教于乐的作用。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不去计较那些得与失、功与利,至少历史可以给人智慧:既有历史本身的智慧,也有说史、论史者的智慧。
侯长生
2008年11月25日
后记
笔者从小就爱看书,尤其爱看闲书,而历史书又是闲书中的最爱。2000年前后接触到网络这样一个信息新载体后,一发不可收,几乎一有空闲就泡在网上就某个历史问题与众网友辩得不亦乐乎,如此年余,不但锻炼了本人的辩论能力,而且使本人的历史认识有了大的提高,最后萌发了将自己对某段历史的感悟心得写出来的想法。因此就有了最初在网络上发表的《大漠孤烟直安史之乱前唐帝国在西域的经营》一文。
虽然当时不论文笔还是见识均甚浅薄,但众网友却都很给面子,甫一发表便甚受好评,甚至因此获得了时任杂志社主编朱世巍先生的青眼,得以刊登在杂志上。自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数年问于各大军事历史杂志报纸上发表文章达数十万字。同时亦结交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好友,如目前国内研究二战东线第一人的朱世巍、《知兵堂》总编二战研究学者董曼杰、宋史学者杨超、《武则天女皇之路》作者、旅加学者萧让等一大批在各自领域卓有成就的名家学者。也在他们的鼓励与支持之下在创作的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了下来。
在数年的积累与感悟后,最终有了《那时英雄》这本书的雏形,这本书的最早发表在网上的天涯社区,最初叫做《四边伐鼓三军呼》。初衷便是通过描写唐代的一场场战争来反映那个时代中国的民族精神,不仅仅是那些成名的人物,更包括那些默默无名的小人物,以向大众展示在最残酷的环境中,中华民族的先辈们是如何为我们留下属于中国人的土地。我更想表现的是中国人那种有容乃大的精神。在那个时代,英雄们不论来自何地,不论是何民族,都自豪地称自己为“唐人”,并为之效死。
如今全国都在谋求中华民族的复兴,个人认为,学习我们先辈当年用什么方式“兴”,以什么样的精神“兴”,是非常必要的。希望本书能成为一个窗口,为大众提供一个了解中国人祖先的途径。
网络写作工作进行到六万多字之后,因忙于回国事宦而一度中断,回国之后也因琐事缠身,无暇继续进行下去。2007年底,陕西人民出版社的关宁编辑找到了我,以极大的诚意劝我将此文补完,并愿意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由此本人才重拾此书的写作计划。
写作的过程非常艰苦,从学生变成上班族以后时间不再充裕,为写文章而夜深不眠几乎是家常便饭,有时为了史籍中的一句话甚至要查阅数十种相关资料。兼之本人并非那种稳定高产的写手,如果没有写作的情绪,在电脑面前枯坐两个小时也未必能写出一个字来。在这里尤其要感谢关编辑的支持与理解,在我拖稿近半年的情况下依然不急不躁地鼓励我将作品完成,因此这本书最终能与大家见面,关编辑功不可没。
此外还要感谢音速论坛、沉醉唐风论坛、西西河以及天涯社区,没有那么好的网络载体,相信我的作品也无法获得大众的关注。最后要感谢我的同学赵小庄、群内的李姐姐等朋友,给我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
由于本人并非专业人士,文中有细节上错误在所难免,还请各位方家斧正。
宋毅
2008年12月1日于上海
旅欧学者别具眼光的中国隋唐战争史,重现一个“陌生的、史诗般的中国”。杨坚、李渊、李世民、李靖、薛仁贵……帝国在这些英雄手中复活!三征高丽、征服草原帝国、白江口大捷……历史因英雄的功绩而辉煌!岁月悠悠,又是千年逝去。那时英雄的荣光,可曾有丝毫退色?一部全面还击柏杨《丑陋的中国人》,姜戎《狼图腾》的作品。这不单单是一部战争史,更是一部中国人的精神史,不屈史,奋斗史…… 自晚清积贫积弱以来,国人自信心极度萎缩,似乎忘记了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那么一个时代那时的中国不乏失败的英雄,不乏韧性的反抗,不乏敢单身鏖战的武人,不乏敢抚哭叛徒的吊客。 在那个时代中,中国人比游牧民族更会驾驭马匹,比海洋民族更善于操纵船只,比真正的蛮族更勇猛,创造的文明比其他国家更辉煌! 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敢于以三千人突击敌人的首府、敢以数百人向十倍以上的敌人挑战、敢在重重包围之下死战不退。 那个时代是一个英气迸发的时代,无数英雄们的事迹最后都成了评书艺人们津津乐道的段子。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具有英雄浪漫色彩的时代便是后世称之为“隋唐”的时代。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以战争为脉络,以人物为线索,重点描写了隋文帝统一中国到唐高宗击灭高丽、收复辽东为止的这段历史。在这段历史中,强盛的隋帝国两世而亡,天下英雄逐鹿中原,英雄豪杰们在那个时代中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的对决,三征高丽、征服草原帝国、白江口大败日军……最终打造了一个辉煌的大唐帝国。在大唐帝国的荣光下,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第一大国!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那时英雄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224087123 如需购买下载《那时英雄》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西安 | 出版单位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9.8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33 | 印数 |
那时英雄是陕西人民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E294 的主题关于 战争史-中国-隋唐时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