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杏坛
守望杏坛封面图

守望杏坛

陈小英, 著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是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名师基地导师。作者以满腔热忱用文字记下了改革开放30年来教学生涯中的生命轨迹,24万文字中有对大教育的思考,包括教育目的的理论探讨、教改探索、新课标解读、教师修养等等;更多的是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包括课堂实录、教学笔记、课例评点、教学设计以及读书笔记和与学生互动的“师生信箱”、教学随笔等,内容丰富。

书籍目录:

序于漪

写在前面的话我的从教之路陈小英

我思故我在(理念篇)

一、当代意识

语文教学与当代意识

今天我们怎样教文言文

引领学生亲近鲁迅

课改背景下的作文批改

二、文化底蕴

让语文课多一点文化底蕴

用语言粘住学生于漪教学语言艺术初探

着眼于用,使理论成为文化积淀

三、写意风格

写意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再谈诗歌教学的写意

教学智慧与写意原则

四、审美情趣

教师审美情趣与教师职业形象

教师审美情趣与新一代的性格塑造及智力开发

教师审美情趣与教育教学

五、教育视野

中美英三国“师带徒”青年教师职业初期岗位培训模式比较研究

备课组工作之我见

头上的星空和脚下的大地陈小英张贤臣师徒二人谈

我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减负首先是教育职能部门的事

让师爱进入理性的层面

浅谈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新课标解读

谈谈教师的科学研究

突出学科本位,打造一个课堂教学的研究实体

我爱故我教(教学篇)

一、课堂瞬间

十分钟是金

别忽视了这个“我”

给全体女生的忠告

二、课堂实录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课堂实录

《白莽作(孩儿塔)序》课堂实录

《如果优美的文字离我们而去》课堂实录

三、教学设计

《再谈随笔选材》

《沁园春.长沙》

《索瓦热老婆婆》

《论美》

《药》

《梦游天姥吟留别》

《祭十二郎文》

四、教学案例

毕业前的最后一课

一场关于校服的辩论

一堂难忘的美学课

一次由学生动手命题的文言文单元测验

我写故我悦(读写篇)

一、写给学生

永远的感谢

课内学习与兴趣爱好

漫话旅游

电影欣赏漫谈

解决矛盾要引导

友谊的真谛

搏击吧,飞翔吧,年轻的鸽子给一九九六届师范毕业生

谈适度

花开有声

《潦草字二》跋

二、读书有感

意境悠远的水墨画《鸬鹚》分析

《赤都心史》解读

妙喻三则

《教师人文读本》若干篇章的题解和读后

《瞬间之二:坚辞总统》阅读笔记

三、生活随笔

难忘摩托艇

曲阜随想

与诗结缘

总是难忘

我的父亲

诗与小溪王小鹰印象

后记

附录

通向真善美陈小英语文教育教学特色述略

前言

我与小英同志在一所学校共事十多年。尽管我早已退休,但因语文教育事业与师资培养经常讨论研究,与往昔在校时几乎一般无二。小英将从教的认识与经验织锦成文,结集成书出版,嘱我写序,我由衷地乐意。

小英是一名典型的语文教师,数十年如一日孜孜讫讫,耕耘在语文教育园地,向学生奉献智慧,奉献青春。为人朴素平淡,温文尔雅,遇事低调,从不张扬自己的成绩;真诚待人,团结同行,深得师生好评。

心中有学生,对学生满腔热情满腔爱,是小英从教生涯中的一大亮点。凡受教于她的学生对她语文教学的认真及无微不至的关爱无不交口称赞。不说别的,在浮跺之风盛行的今日,还有多少教师能坚持一篇篇作文仔细修改,眉批总批?又有多少教师能经常对学生的习作面批面改?哪怕是高三年级大运动量的练习,也要~一订正,把让学生弄懂、学会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受益。就拿一个细节来说,书中的《十分钟是金》描述了阴天、停电、离下课还有十分钟的课堂场景。针对阴天停电所造成的阴暗抑郁的教学环境与学生心情,教师抓住时机,在学生思维池水里扔下一粒石子,要求他们用一句话表达此时此刻自己的感觉。顿时,池水激活,课堂生气升腾,学生七嘴八舌,妙语连珠。十分钟的解颐行动,收获不菲。看似教学技能技巧,实质是爱生浓情浇灌的智慧花朵。

当今教师必须有相当程度的职业敏感,具有当代意识,跟随着时代奋力前进。这是小英从教生涯中的又一大亮点。教育的有效性来自教育的针对性。教学生学语文,绝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需要洋溢时代的气息,需要适应当代学生的内在需求。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根据今日的育人目标、课程目标,继承与发扬经过时间检验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与方法,剔除经不起实践检验的认识与做法,给学生以充满勃勃生气的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培养。由于长时间习惯思维的束缚,对一些文章,特别是名篇的解读,许多教师不敢越雷池一步,往往把一些违背科学的定论奉为金科玉律,框住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独立思考。早在20世纪90年代,小英同志就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呼吁语文教学需要当代意识,撰写文章表明自己的观点。她在文中引述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的名言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语文教学的现状是:中学语文教师几十年、几代人千百万次踏进几乎一成不变的同一条河流,并尖锐地指出:这种陈旧、滞后,与时代与社会脱节的教育现状限制乃至阻塞了语文教学最大限度发挥效能的通道。她主张语文教师的当代意识不仅应体现在文本解读、教材取舍、课堂结构等显性方面,而且作为一种观念,应无痕地渗透在与学生的每一次谈话,批改的每一篇作文,观课评课的价值判断,甚至在师生关系、师徒关系上。

她不仅撰写文章阐明观点,更是躬身实践,让学生感受思维的活跃与学习的乐趣。比如如何引领学生亲近鲁迅,是她心头一直思考、酝酿的问题。今天的中学生不喜欢鲁迅作品,进而也不喜欢鲁迅。如果语文教师不能把鲁迅的思想和精神的薪火传递到下一代手中,将愧对后人,愧对民族,愧对历史,也愧对鲁迅。站在这样的高度思考,她修正教学目标,重组教材单元,更新教学方法,以唤醒学生对鲁迅的亲近感,激发学习兴趣。小英语文教学中的时代意识在书中方方面面均有所体现,这是难能可贵的。

加强人文素养、夯实文化底蕴伴随着小英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是她教学生涯中亮色闪耀的根本原因。她不仅善教,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中执着追求,更勤于学习,认真读书,涉猎广泛,博采约取,智力生活十分丰富。她紧扣专业,深入钻研,绝不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总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比如审美情趣的培养与提高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应有之义。语文文本中美的因素大量存在,课上得情趣横溢,引导学生置身于美的内容,美的文字之中,受熏陶感染,审美价值就会落到实处。为此,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略论教师审美情趣的意义和价值》一文中,她明确指出:教师的审美情趣大体有文化底蕴、人本意识、艺术境界几个方面。并阐明:审美情趣有一个“品位”问题,检验审美情趣品位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其文化含量的密与疏、浓与淡、深与浅。审美情趣实质上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外化。她认为对书的酷爱,“每一天都要用智力财富来丰富自己”,才能使自身变得更为高尚。鉴于这样的认识,她不仅有《教师的审美情趣》的专著,而且爱读书,善读书,身上有书卷气。一堂堂课文化含量高,不断指引学生阅读路径,学生耳濡目染,审美的品位,审美的追求获得提高。

30年教学生涯不寻常。书中汇集的心境、思考、信念、经验,折射出语文教育改革在一线教师身上的时代光影,青年教师认真读一读,定会受到语文教师工作意义与价值的深刻启迪,受益良多。

2009年10月

后记

在这本小书即将杀青付梓之际,觉得还有些话要说。

教师的基本任务当然是教书。不过,教书之余,对教学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心得和感悟,加以思考、整理、提炼、归纳,形之于文字,这对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准,在认识上逐渐由必然王国跃至自由王国,非常有好处。否则,谈教学的改革、创新,岂不是一句空话?

基于这样的认识,从教以来,我没有放弃这项工作。晨风夕雨中,静夜灯光下,伏案笔耕,已经成了习惯。尽管它要花费很多时间、很多精力,甚至可以说是艰苦的劳作,但是,成篇之后的那点快乐,却又是对这份辛苦的有效补偿,特别是当它们见诸报刊,为社会同行所认可的时候。

书中这些长长短短的文章,记录了我所走过的路途、我的一些肤浅的经验和不成熟的思考。而其时间跨度,竟是近三十年。

三十年,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岁月!

三十年,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长成了独立健壮的青年。而我在着手整理和编辑这本小书时,还是不无遗憾地感到它在内涵和体积上的单薄。书名原先打算命为“溪流集”,正是对应着此种心情;当然它也暗示着一个愿望:这是微不足道的一泓小小溪流,它静静地流淌,默默地前行,点滴地汇集,也许终将流入它所渴望的浩瀚的大海,成为她的一滴水珠。后来,有师友指出,这个名字太文学化,容易被误认为是一本单纯的散文集,遂遵嘱改为现在的书名。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感谢于漪老师和我时时难以忘怀的几位前辈老师,他们是我的引路人;还要感谢我的同事朋友,他们在工作上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我也从他们的教学中汲取了灵感。

书就要面世,算是“野人献曝”吧。期待批评和指教!

内容摘要:

  三十年,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岁月!三十年,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长成了独立健壮的青年。这是微不足道的一泓小小溪流,它静静地流淌,默默地前行,点滴地汇集,也许终将流入它所渴望的浩瀚的大海,成为她的一滴水珠。  书中这些长长短短的文章,记录了作者所走过的路途、我的一些肤浅的经验和不成熟的思考。而其时间跨度,竟是近三十年。  作者是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名师基地导师。作者以满腔热忱用文字记下了改革开放30年来教学生涯中的生命轨迹,24万文字中有对大教育的思考,包括教育目的的理论探讨、教改探索、新课标解读、教师修养等等;更多的是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包括课堂实录、教学笔记、课例评点、教学设计以及读书笔记和与学生互动的“师生信箱”、教学随笔等,内容丰富。【作者简介】  陈小英,1955年1月生。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上海市名师培养工程语文基地主持人,语文特级教师。从教30年,坚持读书、教书、思考、写作,先后在《人民教育》《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杂志发表文章50余篇,三次荣获全国教师散文征文和科研论文评比一等奖。专著有《教师的审美情趣》《中学说明文》、合著有《于漪与语文教育》《教师的科学研究》等,发表文字近70万字。先后参与或主持三项市级课题,分别获得市级二等奖、三等奖。先后赴西安、新疆、张家港、云南等地讲学开课,培训当地骨干教师。2000年以来,先后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新中国60年上海百位杰出女教师”、“新中国60年上海百位杰出女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模范教师”等称号。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守望杏坛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4427463
如需购买下载《守望杏坛》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教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守望杏坛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于2009.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4-53 的主题关于 教育工作-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