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讲演录
现代文学讲演录封面图

现代文学讲演录

刘勇,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45.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作者教授现代文学课程二十多年心得的梳理和总结。书中作者对现代文学史的建构过程做了比较深刻的反思,对现代文学的文化蕴涵作了较为充分的阐释,对现代文学的思潮流派作了颇具现实性的论述,并对现代作家的经典意义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本书在通俗性的演讲中渗透着严谨而又深刻的分析,以生动的讲述方式把读者带入现代文学复杂的历史情境之中。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编文学史建构的反思

第一讲文学史的“断裂”晚清是晚清,“五四”是“五四”

一、被忽略的“近代”

二、被放大的“五四”

三、晚清、“五四”两相宜

第二讲文学史的“统一”新旧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

一、在新文学格局下的旧文学

二、重建新旧文学的研究框架

三、重审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

第三讲文学史的“跨代”现代文学整体观的理论与实践

一、从“断代史”到“通史”

二、作家研究的“断裂”

三、建构有机的“整体”

第四讲文学史的“拓展”从“新国学”看现代文学的定位

一、“新国学”的现实指向

二、“新国学”的学科构想

三、“新国学”的价值预设

四、“新国学”与全球学术

第二编现代文学的文化阐释

第五讲现代文学与宗教文化

一、静水深流:现代文学的宗教蕴含

二、道行殊途:现代作家的宗教思考

三、双重人生:现代作家的宗教体验

四、亦儒亦耶:现代作家的宗教求索

第六讲现代文学与心理文化

一、现代文学的心理学研究

二、死亡意识的直面与超越

三、忏悔情结的生成与演化

四、性恋心态的繁衍与失衡

第七讲现代文学与传播文化

一、出版文化:现代文学的外在塑形

二、职业创作:现代文学的商业转换

三、影视改编:现代文学的媒介转换

第八讲现代文学与地域文化

一、京派:精深蕴藉的文化追求

二、海派:时尚通俗的审美情态

三、老舍:对北京文化的传承与守望

四、张爱玲:对上海都市的想象与沉思

第三编现代文学的思潮与流派

第九讲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

一、在“审美性”和“政治性”之间

二、“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

三、陈独秀:从文学革命到马克思主义

四、李大钊:劳动至上的“平民文学”

第十讲左翼文学运动及其精神遗产

一、无产阶级文学论争的内在向度?

二、鲁迅后期杂文创作的思想新质

三、左翼文学与当今的“底层写作”

第十一讲现代文学的两大留学生阵营

一、“留日派”作家:“激进的叛徒”

二、“欧美派”作家:“温和的绅士”

三、两派作家与中国文学和文化格局

第十二讲日据时期的台湾小说

一、丧失身份的殖民创伤

二、回归中的幻灭与彷徨

三、控诉精神的殖民暴力

第四编现代作家的经典意义

第十三讲鲁迅与胡适: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一、鲁迅:起点处崛起的高峰

二、胡适:浑厚中涌现的平原

第十四讲闻一多与周作人:一个向前,一个向后?

一、闻一多:多思后的慷慨激昂

二、周作人:苦味中的平淡隐逸

第十五讲茅盾与郭沫若:人生派与艺术派?

一、茅盾:用生活来创造艺术

二、郭沫若:用创造来展示生活

第十六讲巴金与曹禺:两个作家,一种情怀

一、巴金:向心中的人民深情忏悔

二、曹禺:对世间的神秘无限憧憬

附录

一、治学心得:知己知彼,乐在一生

二、主要著作及简介

三、主要论文

后记

前言

现代文学是一个非常特殊也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它的时间不长,但话题特别多;它的空间也不大,但内容极其丰富。可以说古今中外文学发展的态势、源头、焦点以及文学的创作、理论、翻译、社团、流派等,都能在这里找到话题,而且这些话题往往是经典性的。喜欢并研究古代文学的人很多,这很正常;喜欢并研究现代文学的人也很多,这看起来似乎不太正常。然而只要懂得现代文学的特殊性,就会觉得这并非不正常。1986年,在我刚开始从事现代文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的时候,这个学科就已经被人们反复宣布为“拥挤的学科”。这是实情。记得当时一位老师为我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现代文学是一座小山,那么这座小山上已经没有一寸土地、一块石头没有被人摸过的了。如今20多年过去了,现代文学这座小山依然成果不断,这说明此山虽小,却蕴藏丰富,是一个富矿。一个时段的文学,其价值大小,不是由它的时空的长短大小来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历史意蕴和文学成就来决定的。这是我想强调的第一点。

第二,怎样讲现代文学,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近年来,现代文学大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出现了一批多方探讨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如《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后现代性”与现代文学教学》《培育一种理性的文学史观》等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笔谈”的系列文章。现代文学怎么讲还算个问题吗?然而仔细琢磨,你会发现这个问题不但存在,而且并不简单。根据我的调查,目前在各个大学中,现代文学课程开设的时间不同(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开课的几乎都有),课时数不同(有的很多,有的很少),课程的组合形式不同(有的相当复杂,有的相当单一),等等,各个学校之间的差距很大。再比如,现代文学从哪里开始讲,是从晚清开始还是从“五四”开始?讲哪些内容?不讲哪些内容?讲不讲张恨水和通俗文学?从什么时候开始讲,是大一还是大二?一些学校在大一就开始讲授现代文学,有人对此就持不同看法,认为怎么讲也轮不到现代文学,或应该追根溯源从古代文学讲起,或是应该由浅入深从当代文学讲起;赞成者则认为,大一开讲现代文学非常合理,因为现代文学是一个特殊的点,讲授它可以前后展望,中心开花,使学生立刻进入情境,既有历史感,也有现实感。这样一个貌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如此不简单,在我看来,这正是由现代文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决定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反复思考,反复探索。

第三,现代文学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经典性。现代文学时间不长,但它是中国文学史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承前启后的点,在它身上交织着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未来。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喜欢现代文学的同学,对现代文学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他们喜欢现代文学的原因比较简单,是因为对他们来说,“古代文学隔着一重山,现代文学只隔一层纸”。然而,无论是一重山还是一层纸,对历史的了解和把握都不是那么简单的。正是历史感的欠缺,使这些同学对现代文学产生了误解。有的认为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是完全脱节的;有的认为,现代文学已完全成为历史,离我们而去;还有的认为,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交织在一起,没有真正的历史可言;等等。总之,他们在学习现代文学史的过程中,是存在着缺乏历史感的状况的。

在现代文学的30年里,一大批优秀的经典作家作品涌现出来,使现代文学因为经典而变得永恒。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文学,总是要在不同的阶段留下它的印迹和影响的,总是要在不同的阶段散发出自己永恒的魅力的。讲现代文学,就是为了强调这些影响和魅力,因为它是我们民族文学发展历程中的经典。而经典的价值就在于:它们是后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是一代代人成长不可缺少的养分。之所以要讲现代文学,就是因为它们能够启发我们的思维,提升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生活。

现代文学正越来越成为历史,不应让历史远离我们,而要让历史伴随着我们面对现实,走向未来。

后记

从1979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读书算起,至今已经有30个年头了;再从1996年研究生毕业留校算起,在北师大我已经度过了20多年的教学生涯,而且一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讲课并从事科研,说起来现在也俨然是一位老教师了。

但回想起当初在北师大读书学习时的情景,一切都恍若眼前。我清楚地记得我们在教二楼201教室上第一堂现当代文学课的情景。记得先后为我讲过现当代文学课的蔡清富、王德宽、朱金顺、郭志刚、张恩和、黄会林、杨占升、刘锡庆、蔡渝嘉及蓝棣之、王富仁、李岫等先生,记得为我们讲过其他课程的名师钟敬文、陆宗达、黄药眠、启功、郭预衡、曹述敬、聂石樵、杨敏如等,记得在现代文学讲习班为我们做过讲演的李何林、王瑶、唐弢、樊骏、严家炎、孙玉石、林非、乐黛云、朱德发、黄修己、叶子铭……

记得那么多名师的名字,拥有这么多名师教诲的记忆,是一种幸福和财富。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已经不在了,但他们当年为我们讲课的神情、声音和他们留下的文字,是我们后辈永远的财富,当然也是我们这个学科的财富。我们愿意永远沉浸在这样的幸福之中。因此,当一个偶然的机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农雪玲来北师大找到我,约我为她们社编写一本《现代文学讲演录》的时候,我突然产生一种恐慌,似乎意识到一种幸福与安逸的结束。原来我们只是习惯于坐在下面听,站在旁边看,现在接力棒突然塞到我们手中,我们要立即起跑了,而耳是竭尽全力。因此,我非常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给我提供的这个机会。它使我蓦地进入到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尽管此前我也写作并出版过一些学术著作和教材,也发表上百篇所谓学术论文,但这次写作《现代文学讲演录》的心情与以往不太一样,它有点回顾自己的味道。以前都是埋头向前冲,现在要停下来回顾一下自己走过的路,真的有些心虚与怆然。我以前难得有这种心情。但我想,现在一旦有了这种感觉,恐怕它再也离不开我了。这大概就是从“不惑”到“知天命”的飞跃吧。

这本《现代文学讲演录》的撰写,尽可能选取了我在不同场合,主要是大学课堂讲课的内容,并尽可能保留了一些讲课的语气和情境,完全的原汁原味难以做到了,但我还是让它尽可能像一个“讲演录”。

再一点就是我非常敬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年来所出版的一系列学术著作,在角度、品位、装帧等多方面都堪称一流。而且该社已有几十部讲演录出版在前了。我添上去的这一本,虽难以再增光彩,但也不敢随便充数。所以我写作的态度是十分认真的,至于水平如何那只能是尽一己之力了,剩下的由读者评说。

特别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对我的厚爱,感谢农雪玲、黄婷两位编辑。

特别感谢我的同事杨志博士为我搜集和整理了大量资料,近年来杨志博士与我合作发表了不少学术文章,两人有一种学术上的默契,这很难得,我很珍惜这种合作。安徽巢湖学院的方习文先生曾于2007至2008年随我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他勤学苦读,全程听了我给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并较为原生态地记录下我讲课的内容,为我留下了一些资料,这对本书的完成也有重要帮助,在此也应致谢。至于我的妻子李春雨博士为本书提供的资料和帮助,就不用说感谢之类的话了。

刘勇

2008年7月21日

内容摘要: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名师们手中,这门艺术往往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放射出迷人的光芒。  您也许没有机会去聆听这些名师讲课,但有了这样的“讲课实录”在手,就相当于旁听名师讲课,应该是可以弥补一些遗憾的。  如果说现代文学是一座小山,那么这座小山上已经没有一寸土地、一块石头没有被人摸过的了。如今20多年过去了,现代文学这座小山依然成果不断。此山虽小,却蕴藏丰富,是一个富矿,依然可以掘宝不断,刘勇此书即为例证。  本书共分四编,对现代文学史的建构过程作了比较深刻的反思,对现代文学的文化蕴涵作了较为充分的阐释,对现代文学的思潮流派作了颇具现实性的论述,并对现代作家的经典意义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本书以史带论,在通俗性的演讲中渗透着严谨而又深刻的分析,以生动的讲述方式把读者带入现代文学复杂的历史情境之中。这本书还特别涉及当下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既充分展示各家的争议,显示了较为宏阔的视野,同时又阐述了作者自己比较严谨的判断与分析。总之,这是一本学术性、生动性与通俗性结合得比较好的讲演性学术著作。【作者简介】  刘勇,原籍江苏扬州,在南京长大,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副主编。中国鲁迅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理事,中国老舍研究会理事。2001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07年当选为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讲学并任客座教授,同时在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希腊、意大利等国家进行文化考察。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现代文学讲演录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大学名师讲课实录
9787563383016
如需购买下载《现代文学讲演录》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桂林出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386 印数 8000

书籍信息归属:

现代文学讲演录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6 的主题关于 现代文学-文学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