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2.0
本收以翔实的史料、流畅的语言介绍了自先秦至民国交通发展变化的历史。共有五篇,每篇目在简单谈及本时期政治特点的基础上,详述该时期的交通特点、交通工具、交通方式、机构以及大都会的变迁发展情况。
第一篇 先秦时代之交通 第一章 先秦交通与民族混合运动 第二章 先秦交通区域之发展 第三章 先秦的都会 第四章 先秦的道路沟渠和馆邮 第五章 先秦的交通工具 第六章 战国晚期之关于交通的传说想像和理想第二篇 秦汉时代之交通 第一章 秦汉交通与大一统政府 第二章 秦汉版图及域外交通 第三章 秦汉的都会 第四章 秦汉的道路和河渠 第五章 秦汉的馆舍和邮驿 第六章 秦汉的交通工具第三篇 隋唐宋时代之交通 第一章 隋唐宋交通与东南财富 第二章 隋唐宋的国内交通路线 第三章 隋唐宋的运河 第四章 隋唐宋的域外交通 第五章 隋唐宋的大都会 第六章 隋唐宋的馆驿和交通律令 第七章 隋唐宋的交通工具第四篇 元明清时代之交通 第一章 元明清交通与海运 第二章 元明清之河渠与道路 第三章 元明清之邮驿 第四章 元明清之中外交通 第五章 元明清的都会 第六章 元明清的交通工具第五篇 现代中国之交通 第一章 现代中国交通与五口通商 第二章 现代中国之水上交通 第三章 现代中国之陆路交通 第四章 现代中国之空中交通 第五章 现代中国之邮电事业 第六章 中国交通事业之前途
本书是第一部全面而综合地研究中国历代交通的学术专著。在国内多次印行,并被译成日文,流传海外,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中国交通史》分先秦、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及近代中国等五个时间段,在交通区域、交通路线、交通设施工具及管理等方面,详细考察中国各时代的交通状况。日本学者牛岛俊在该书的日译本序中,称著者“举凡有关中国交通文化而可为典据之文献,全部搜用无遗”,认为该书“确是一部标志着中国交通文化史著中最高水平的作品”。【作者简介】 白寿彝,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民族理论工作者。回族,河南开封人,早年就读于中州大学、文治大学和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生。曾为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49年,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代表,并在天安门城楼上,亲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此后,为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并与侯外庐等筹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二所并兼任研究员;同郭沫若、范文澜等创办了新中国史学会;创办了《光明日报》的《历史教学》半月刊,与刘大年等发起创办了《历史研究》杂志;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怀下,主持了《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 改革开放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创办了史学研究所、古籍研究所,任所长;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等。国家教育部称他“年高德劭,学识渊博,教书育人,誉满学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赞他“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史学会认为他“学术的追求,是创新的意识,批判继承祖国文学遗产,成自得之学;学术求索的理念,是通古今之变,关注祖国历史的兴衰,思考民族的未来。” 他的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史学概论》、《史学论集》、((中国史学史》、《中国交通史》、《中国通史纲要》、《民族宗教论集》、《回族人物志》、《中国回族史》等,由他总主编的《中国通史》12卷22册全部出版,江泽民总书记亲笔致信祝贺,对《中国通史》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通史》的出版,是我国史学界的一大喜事,一定会有益于推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学习历史的浓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