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9.0
本书为《王琦医书十八种》之八。养生保健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的中医养生理论和技术方法,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长期以来在保障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人们身心健康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这个古老的命题是我国“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同时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007年吴仪副总理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讲话中就明确指出:“治未病”的实施对保障国民健康,降低医疗费用,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以及促进国际医学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亟待构建预防保健体系,形成新的健康理论。从中医的角度重新对健康和健康状态的概念进行定义,并构建相应的健康状态理论和方法体系,将中医的“治未病”理念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下进行诠释,并充分挖掘其理论内涵和实践方法,这对于完善和改进现代医学的健康观、促进健康医学发展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第一章 论中医健康医学
第一节 关于“健康”的相关概念
一、西方医学的健康概念及其局限性
二、传统中医学的健康标准
三、新健康概念的提出
四、亚健康的定义及范畴
第二节 中医的健康理念
一、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健康观
二、阴阳协调的平衡健康观
二、形神统一的身心观
四、脏腑经络调和的生理健康观
五、顺应自然环境的整体健康观
六、谨和五味的饮食健康观
七、少欲质朴的健康道德观
八、因人制宜的个体健康观
九、不同生命周期的健康观
十、以尽天年的期望健康观
第三节 中医健康状态理论
一、健康状态的概念和分类
二、中医健康状态的构成
第四节 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方法
一、健康测量
二、健康状态的辨识
第五节 亚健康状态中医干预方法
一、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
二、亚健康的筛选方法
三、亚健康的测量和评价方法
四、中医体质与亚健康状态的相关性
五、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干预
第六节 中西医健康状态比较
一、中西医对健康状态认识的比较
二、中西医对健康状态评价的比较
三、中西医对健康状态干预的比较
第二章 论中医“治未病”
第一节 中医“治未病”的概念和重大意义
一、“治未病”的相关概念
二、中医“治未病”的源流
三、“治未病”的历史意义
四、“治未病”的重大现实意义
五、中医“治未病”优势的发挥
第二节 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原则
二、中医养生与“治未病”
三、中医体质与“治未病”
第三节 中医“治未病”三级预防体系
一、中医体质三级预防体系
二、中医体质辨识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应用
第四节 几种特殊人群“治未病”
一、老年人群
二、更年期人群
三、肥胖人群
四、过敏人群
五、抑郁人群
第三章 论中医养生
第一节 中医养生思想
一、《黄帝内经》的因时养生思想
二、《黄帝内经》的体质养生思想
……
附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医学、个体化医学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朝向。近年来,王琦教授先后主持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亚健康状态中医辨识与分类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中医传统养生保健方法系统整理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中医药养生文化普及性研究”等多项研究,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
《王琦医书十八种8:中医健康三论》为王琦医书十八种之八。全书共三章,分别以王琦教授近年来在中医健康医学、中医“治未病”以及中医养生学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涉及健康的新定义、中医对健康和健康状态的认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和测量方法、亚健康状态中医干预方法、中西医健康状态比较、中医“治未病”的概念和重大意义、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医养生与“治未病”、中医体质与“治未病”、中医“治未病”三级预防体系、几种特殊人群“治未病”、中医养生思想、中医养生文化、中医养生方法等诸多内容。
作为研究性专著,本书对于中医健康医学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适合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