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0.0
费振刚先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成就斐然的1955级学生中的标志性人物、著名的文学史家,26岁时就由周扬亲自点名作为老中青三结合中的青年代表,与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一起主编了影响深远的红皮本《中国文学史》,蜚声海内,成就了那个时代的传奇。本书相当篇幅即是围绕这部文学史所发生的故事,为研究这段学术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全书分“一史封皮三易色”、“真理标准讨论中的寻思”、“我心中的圣贤”、“序·跋”四辑,收录费振刚先生记录其北京大学五十五年经历、思考的文章四十余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折射出北京大学中文系半个世纪的沧桑。作者以《守望》名书,是想借以表达其对中文系历史、百年传统和未来的护卫、坚持、期待的心志,以及对那“仿佛是无言之美” 的”难忘的岁月”的深深怀念。
题记一史封皮三易色在战斗中学习和成长我们是怎样编写《中国文学史》的高举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红旗不断前进在战斗中学习,在群众运动中成长北大中文系1955级毕业四十周年聚会纪实《中国文学史》后记《中国文学史》再修订后记揭示文学发展中的内外联系《中华文学通史》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当噩梦醒来时——写给中文系1977级文学专业同学真理标准讨论中的寻思从讨论真理标准所想到的文学学科规划会议大会发言稿
题记一史封皮三易色在战斗中学习和成长我们是怎样编写《中国文学史》的高举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红旗不断前进在战斗中学习,在群众运动中成长北大中文系1955级毕业四十周年聚会纪实《中国文学史》后记《中国文学史》再修订后记揭示文学发展中的内外联系《中华文学通史》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当噩梦醒来时——写给中文系1977级文学专业同学真理标准讨论中的寻思从讨论真理标准所想到的文学学科规划会议大会发言稿古典文学研究的问题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些认识我心中的典型闻一多先生的《诗经》研究闻一多的中国文学史研究游国恩先生学术成就评述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为纪念萧涤非先生百年诞辰作在纪念杨晦先生百年诞辰暨杨晦学术思想讨论会上的讲话(提纲)林庚先生的学术个性与同学共勉《全汉赋》前言《汉赋辞典》后记《全汉赋校注》后记《怀亲诗》前言《古代游记精华》前言《汉魏六朝名赋诗译》序《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诗传》总序《诗经类传》后记《古瓦集》读后《中国文学史纲》序及后记《先秦两汉文学研究》后记《两汉文》前言《从诗到经——论毛诗解释的渊源及其特色》序言《唐诗比较研究新论》前言《魏晋南北朝文体学》序《朱熹诗经学研究》序《校勘学大纲》序《从菩萨蛮到沁园春》序《民族特色文化与行为心理定位》序《淮南子考论》序授予黄珮玉博士客座教授仪式上的发言稿一点希望北大中文系九十周年系庆感言《守望》读后(代后记)
费振刚先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成就斐然的1955级学生中的代表性人物、著名的文学史家,26岁时就由周扬亲自点名作为老中青三结合中的青年代表,与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一起主编了影响深远的蓝皮本《中国文学史》,蜚声海内,成就了那个时代的传奇。本书相当篇幅即是围绕这部文学史所发生的故事,为研究这段学术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全书分“一史封皮三易色”、“真理标准讨论中的寻思”、“我心中的典型”、“与同学共勉”四辑,收录费振刚先生记录其北京大学五十五年经历、思考的文章四十余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折射出北京大学中文系半个世纪的沧桑。作者以《守望》名书,是想借以表达其对中文系历史、百年传统和未来的护卫、坚持、期待的心志,以及对那“仿佛是无言之美”的“难忘的岁月”的深深怀念。
费振刚先生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前任中文系主任。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编委会委员、秦汉魏晋南北朝分支编写组副主编。 本书是关于介绍其生平事迹的专著。 全书分“一史封皮三易色”、“真理标准讨论中的寻思”、“我心中的典型”、“与同学共勉”四辑,收录费振刚先生记录其北京大学五十五年经历、思考的文章四十余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折射出北京大学中文系半个世纪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