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学“数字化”习题写作教程
和声学“数字化”习题写作教程封面图

和声学“数字化”习题写作教程

赵京封, 张艺, 著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6.0

书籍简介:

本教程包括理论概念、技术规则、作品分析与习题写作指导四个大的部分,对传统教程的结构模式、信息容量及其传导方式予以调整和扩充。四个部分在篇幅、规模和知识结构上自成体系,以“单元式”和“专题性”的资料集成形式,对教程内容及其相关环节构成支持,改变了以往教程中存在着的资料类型单一、实践类信息量不足、缺乏论证数据以及案例论证不充分等状况。另外,教程内容之间彼此关联、互为作用,形成了理论讲述具有实践基础、习题写作具有例证支持、运用实例分析进行理论释疑以及“教程+作品分析+习题集”的“合订本”等特点。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四部和声写作第三章 原位正三和弦第四章 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第五章 用原位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第六章 周和弦转换第七章 和声终止式与终止四六和弦第八章 原位正三和弦综合性题解第九章 和声分析第十章 正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六和弦)第十一章 正三和弦的第二转位(四六和弦)第十二章 和弦外音第十三章 属七和弦第十四章 转位属七和弦

前言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四部和声写作第三章 原位正三和弦第四章 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第五章 用原位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第六章 周和弦转换第七章 和声终止式与终止四六和弦第八章 原位正三和弦综合性题解第九章 和声分析第十章 正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六和弦)第十一章 正三和弦的第二转位(四六和弦)第十二章 和弦外音第十三章 属七和弦第十四章 转位属七和弦第十五章 副三和弦第十六章 副七和弦第十七章 属九与属十三和弦第十八章 模进第十九章 副属和弦第二十章 重属和弦第二十一章 副下属和弦第二十二章 近关系转调附录 光盘使用说明主要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本教程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这一新兴的教学手段,将传统的纸、笔、黑板与图像、声音、软件、“电子文本”互为结合,改善了因抽象、乏味的清规戒律与繁琐、单调的技术规则而构成的“纯技术理论”教学状况,使《和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教材应用与教学效果之间形成对接,为建构教学新方法论提供了帮助。 一、本教程在沿用“理论+技术+谱例”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注重对多元化习题写作技术的训练和对作品分析的重视,运用作品分析与技法训练相结合、通过引证大量的实际作品来诠释理论要点等方式,来达到简化理论概念、化解繁复要领、紧密结合音乐实践和让学习者有效掌握和声应用方法的目的。同时,在资料类型、信息含量及其传导方式上,本教程所具有的“教程+作品分析+习题集”的“合订本”特点,形成了对传统教程模式的完善与扩充。 二、本教程中的习作题目选自国内外众多《和声学》教科书,因而成为众多《和声学》教程的“题解”和“续编”。同时,为了扩大技术处理层面上的深度和广度,还精选了一些优秀教程中的习题案例,让学习者能够接触更多不同的技术类型与多样化的写作风格。 三、本教程中所有例题均为制谱软件Finale2006所做,以往使用纸笔写作的和声习题被转换为音像文件格式,成为被“数字化”了的和声数据而具有了“动态”的流程特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本教程所附光盘,教与学双方可以在即时音响播放的多媒体背景下,结合乐谱显示,对例题进行听赏、感知、判断、分析和技术详解。同时,还可以运用软件的编辑功能,对习题进行修改、调整、多种不同写作方案的实时比较和多样化的技术尝试,将习题写作过程形象的、直观的、用“庖丁解牛”式的“慢镜头”予以再现,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声音材料具象化;技能运用“数字化”;习题程序信息化;理论知识效能化;抽象认知感性化的新教学方法。上述特点在已知的《和声学》课程教学资料领域,尚属首例。 四、本教程的理论部分参考了国内外众多《和声学》教科书,而其中大量的习题写作,则源于笔者多年的教学心得与实践经验积累。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和声学“数字化”习题写作教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0531168
《和声学“数字化”习题写作教程》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西安出版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和声学“数字化”习题写作教程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09.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614.1 的主题关于 和声学-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 的书籍。